2010奧斯卡:激情過後

 

Mark-Boal-Kathryn-Bigelow-001.jpg

 

這篇文章是我在奧斯卡頒獎名單揭曉後,以二十分鐘寫就的短評心得,或許日後會重修補強,但至少反應我獲悉結果後的一點心情

 

 

 

 

 

 

八十二屆奧斯卡最有價值的一句得獎詞是以《珍愛人生(Precious)》獲得最佳女配角獎的黑人女星莫妮克(Mo'Nique)強調的:「(希望)這個獎項證明這一切關乎表演,而非政治。」

 

的確,以往奧斯卡給獎,不時有政治考量,從黑人影帝到黑人影后都有斑斑血淚,但是第八十二屆奧斯卡更重要的精神卻是向世人昭告:「票房不是唯一指標,藝術才是。」

 

激情容易讓人目眩,《阿凡達》挾著傲人的三D視效,在去年底以狂風掃落葉之姿橫掃全球票房之際,不少激情的擁護者高唱著「特效才是王道」的口號,無視《阿凡達》劇情雜抄百家,欠缺新意的明顯缺點,但是奧斯卡昨天的給獎結果卻適時正本清源,引領電影製作風潮回歸本質:科技不可少,戲劇更重要。

 

一八九五年,法國人盧米葉兄弟首映《女工下班》和《火車進站》時,「活動影像」的新科技撼動全球,電影從此誕生,這些短片有其時代、文化和科技的指標意義,但是藝術成就並非其強項;一九二七年,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手》誕生,電影從默片進入有聲時代,徹底顛覆電影工業面貌,如今同樣沒有幾人記得這部科技前衛,內容平平的作品。

 

科技確實改變了電影風貌,但是藝術才是評量電影成就的終極標準。《阿凡達》的出現,確如平地一聲雷,揭示了未來科技的指標,立體電影風潮在三D特效的成熟精進後,自必成為好萊塢製作主流,但是該片敘事框架薄弱,套用太多刻板印象,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危機倒數》在獲得最佳影片之前,就先摘下了最佳剪輯、混音、音效三項技術獎,再加上原著劇本和導演獎,所有必備的電影技術單元,該片水準都名列前茅,最後水到渠成,贏得大獎絲毫不讓人意外。

08oscars10_span-articleLarge.jpg 

不過,藝術和技術成就固然都不俗,《危機倒數》骨子裡替美國帝國主義護航的色彩,卻也是勝出原因之一。

 

相較於其他好萊塢反戰電影透過破損國旗和受創軍人魂批判中東戰爭(或者越戰)的弊病,《危機倒數》避開了戰爭對錯的辯證,回到人性場面,以「戰爭就是毒品」的文化概念來討論戰場中的人性,為火線戰士的身心壓力尋找「崇高」又「合理」的解讀,看似「批判」,卻是「開脫」勝過「贖罪」,因而激發出「自我感覺良好」的英雄崇拜,順利催票,奧斯卡獎不愧是美國人的終極電影獎。

 

6 Comments

你寫的評論真的很好看
謝謝你給讀者如此精闢的分析

我也跟藍老師ㄧ樣這樣認為,阿凡達是電影科技的創新,但是在藝術層面上,可能連攻其不備都可以擊垮它(雖然兩部電影一樣都有一廂情願的大美國樂觀主義),選擇危機倒數可能是比較四平八穩的選擇,也是美國人口味的表現~

我認為一部最佳電影應該要跨越時代,雅俗共賞,兼顧知性與感性,而且要讓人想要再看一次的衝動吧!
阿凡達讓整個電影進入一個新季元,就好如從黑白進入彩色,目前從2D進入3D(當然不是第一部,但肯定是讓多數戲院願意提昇設備的一部),劇情也許在其他片可找到蹤跡,但讓我有看"風之谷"時的感動都回來了,隱藏之中的環保意識應該是舉世皆同吧!當聖樹倒下那一刻誰的內心不激動呢!
危機倒數我承認攝影,緊張感,主角的偏執皆不錯,但要真正進入主角的內心就難了(當然也許這也不是導演想要的吧!)但在眾多和伊拉克戰爭有關的片子來說,本片顯然選擇了中立的立場,而讓我覺得稍微政治正確了些!

昆丁沒拿到最佳劇本真是可恨和遺憾。十多年磨出來的寶劍就這樣敗給了政治正確! 「危機」的劇本和「惡棍」孰優孰劣,還不明顯? 八十年了,奧斯卡骨子裡的價值觀還是那麼偽善和保守!

我相信十五年後,還能吸引大家津津樂道的電影一定是「惡棍」而非「危機」甚至是「阿凡達」,正如十五年後的今天,世界還是有那麼多人津津樂道地談論「黑色追緝令」的一切,而對「鐵達尼號」、「阿甘正傳」這樣的大片早失去了再看的興趣

可是,明知道奧斯卡不過就是一場大秀,看到「惡棍」失利,還是會為她難過! 心情都被好萊塢制約住了,真是的~~

我總覺得昆丁的尷尬,也象徵了一些趨勢

米拉麥克斯前陣子垮了.....經濟不景氣,各大片廠只敢投資票房有保險的大片也不敢再玩獨立製片,都早早就裁掉了旗下獨立製片發行商。溫斯坦公司這幾年有氣無力,「華麗年代」摔成那樣更是雪上加霜!恐怕收掉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獨立製片式微,反應在頒獎季上就是你做氣勢做不過人家大片廠!九零年代米拉麥克斯在奧斯卡玩的那些公關招數,現在大家都在玩,人家大財團資源比你更多,玩得更兇。前陣子那個金球獎的得獎名單根本就是大片廠在分豬肉!

後「阿凡達」時代,恐怕電影沒弄個幾億美金,3D或IMAX觀眾就不進戲院! 都說3D是什麼電影工業的分水嶺,這分水嶺難道就是以後連獨立製片都要玩3D?

以後要看到商業大片以外的電影,只怕是愈來愈難了

我想獨立製片跟大片場的疑慮可能太言過其實了、美國獨立製片還是一直有精采的火花出現、昆丁當年也是B級電影出身、現在線上這些大咖、包含史帝分史匹柏也都是玩獨立起家的、換個角度想、大片廠不玩3D可能真的玩不過那些低成本但是創意十足的獨立製片、君不見每年都有小兵立大功的新人新題材出現在電影圈、反而是大片廠需要回頭來延攬這些創意十足的年輕人來幫助他們突破瓶頸、這是電影史的必然循環~從20年代的歐洲導演、到60年代的B級製作、以及90年代開始吸收世界各地影人集結好萊塢的現象、都證明好萊塢永遠是玩他自己那套、蛋也永遠倚靠這些新血來維持生命立。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本站文章搜尋(new!)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 賽德克巴萊:語言工程

    我們看好萊塢電影,早已習慣閱讀字幕,觀看《賽德克.巴萊》也得閱讀字幕,其實不成觀影困擾,重點在於這樣的語言堅持,有著還原歷史真相的創作高度。  ...

  • 賽德克巴萊:戲劇工程

    《賽德克.巴萊》是歷史,亦是戲劇,史實有史實的刀法,戲劇有戲劇的琢磨,在史實與戲劇的拔河中,我們看到了魏德聖說故事的功力。...

  • 09月10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台北愛樂電台FM99.7《電影最前線》節目,星期六晚 上八點到十點,聆聽網址如下:http://www.e-classical.com.tw/voice/radio/index.cfm      ...

  • 大象的眼淚:了無新意

     觀眾的口味很刁,一直期待新片能夠提供新刺激,新滿足,偏偏陽光底下沒有太多新鮮事,《大象的眼淚》也只是行走於舊式鐵軌上的舊式通俗劇而已。  ...

  • 喬吉歐莫洛德:終身成就

    很多人一聽到迪斯可音樂就會全身來勁,踩著音符就跳了來,喬治歐莫洛德深諳電音魅力,世界電影音樂獎頒發終身成就獎給他,其實是以更開闊的心來解讀電影音樂的諸多可能性。...

Plur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