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難為,給不給獎都要給個說法,尤其難。話太多,講岔了,反而容易滋生事端。而且,評審與評論不同,需要審酌拿捏與關照的人生細節,其實更多。
評審的評法基本上可以簡單區分為兩類,首先是正面表列,詳述作品成就,排序給分;另外則是負面表列,儘挑人家的缺點或盲點,因而排擠出局。不對外公開的內部會議時,兩種策略都有人採用,相當正常;對外公開意見時,我個人傾向採正面表列,畢竟評審是選最好的作品,正面頌揚其成就,遠比挑揀人家的缺失,解釋其失蹄落馬的關鍵,要來得更恰當些。
我的意思是攝影師出身的陳坤厚導演,在金馬獎的給獎講評上,如果能夠細述攝影獎得獎作品《文雀》的攝影到底好在那裡?細緻的經營魅力有那些?而非回頭來挑剔《海角七號》的「友子」老奶奶在天都快黑之際才回身看到信,卻不開燈,如何看信的細節「疏失」,這樣的評審工作,也許就更有積極意義了。
我的意思是評審並非找碴團,雖然,我承認,缺點可能是評審做出心証裁量時的必要考量之一,逐一淘汰較不受青睞作品的「消去法」,也是很多評選會議上有效的運作模式,但是多做正面思維,少在負面糾纏,可能是更精準的評審態度,畢竟從優點論高低,才更能服眾。儘在缺點上品頭論足,就是怪,何況缺點究竟是不是缺點?往往也見仁見智。
光影控制當然是攝影的重要條件之一,而且是必需嚴格信守的基本功,一切就如著名攝影師阿曼卓斯(Nestor Almendros)在『光影大師』一書中受訪時所說的:「我從寫實主義出發,我打燈和觀看事物的方式是寫實的......我只是捕捉光線原來的樣子。」如果連光影的基本功都出現問題,攝影師捕捉的世界就欠缺可信度,但是心理寫實往往可以改變或界定環境寫實的必要條件。
《海角七號》的阿嘉在傍晚時分終於找到老「友子」的家,悄悄把收納七封情書的郵包放置在板凳上,老友子則是在暮色降臨時才側頭看到郵包,先抽出照片,才又再展信閱讀。金馬獎評審直指這個關鍵時刻,「友子」應該點燈看信才合理,《海角七號》的攝影師秦鼎昌卻沒有注意看信的光線條件,明顯有疏失,因而判定出局。
從寫實的條件上來看,暮色降臨,在燈光下展信閱讀,確屬人之常情,那是有備而來的人情反應。然而「意外」卻是老友子的當下心情,意外發現郵包,你會急著先去點燈?還是先打開看看呢?看到日文郵件及昔日照片,無邊往事盡上心頭,你會迫不及待就一窺究竟,還是拿到燈下細品閱讀呢?
陳坤厚的挑剔有其「邏輯」,但用來指責《海角七號》卻近似吹毛求疵,因為「意外」與「震動」是此刻的主軸,因為「意外」,才會順手打開;因為「意外」,才會迫不及待跳開傳統的看信邏輯,就著靛藍夜色中的微薄光線展開信紙,在那樣的心理邏輯下有那樣的行動,違反了什麼寫實元素呢?稍後,友子真要細品往事,要細讀來信,當然會在燈下仔細揣摩愛人來信,但在時間順序的邏輯下,在「意外」的偷襲下,在劇戲元素的撞碰下,藍夜讀信其實符合了人情心理的「邏輯」,卻意外成了評審挑剔的罪証,在我來看,還真是有點「刻意找碴」了。
友子老奶奶的終於現身,其實是《海角七號》的收尾高潮,「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學掌控,才是真正扣人心弦的美學奧妙。從背影、側面到正面,攝影機的鏡位始終不讓老奶奶的輪廓呈現在觀眾面前,友子的形象始終是梁文音所雕塑的青春記憶,畫面一直就在友子容顏將露未露之際徘徊閃動,吊足了觀眾胃口,卻也充份拉開觀眾的想像視野(其實,剪輯的拿捏配合,也是這場高潮意境讓人盪氣迴腸的關鍵元素之一)。
我不想和評審打筆仗,青菜蘿蔔各有所好,論不出個結果來的,我只是真心期待金馬獎評審或許有一天能夠向大家介紹《文雀》的攝影到底好在那裡?讓大家從評選結果上體會到更多的攝影美學,這樣的給獎,是不是更有正面意義呢?
我完全同意你對陳坤厚評論的看法。
不過,海角確實有不少缺失,雖然我喜歡它還甚於無名狀。單就老奶奶的那一場景,我對於她的穿著和所做得事也覺得可以有改進的地方。友子應是至少受過日據時代高中的教育,所以她應該是職業婦女退休下來的,不應該是像傳統鄉下婦女的穿著或在一個大竹籃裡檢理茶葉或什麼的。另外,阿嘉在板凳放信的地方是比後來老奶奶拿信稍遠的地方。
但是那都是小細節,最重要的是阿嘉和現代的友子之間的關係發展在電影裡的描述太過 sketchy。其他人的愛情關係描述更是如此。日籍教師與友子的關係稍微好一點,但是也嫌薄弱。不知道魏德聖是否單獨一個人寫的劇本,他應該多找一、二人合作。
電影的光影的安排,怎麼樣才適當,這些我並不了解。
但常到電影院的人就應該知道,視野的亮度其實並非絕對的,
例如對於從亮處走入陰影的人而言,
瞳孔尚未習慣,往往什麼都看不見。
所以,我們在電影放映後才進場,往往必須摸索許久,
不然很可能會坐在別人的大腿上。
但等待上一段時間後,
我們連地板上一根鹹酥雞的骨頭都不會誤踩了吧?
又例如我們有時白天未開燈而在屋內做事時,
也常會等光線都不夠仍忘記開燈。
因為即使太陽都下山了,
天上的光亮也不會突然就失去。
因為緩慢,所以往往不易覺察。
謝謝分享,我同意的。
狗屁, 陳坤厚根本不懂電影好不好? 他的片子哪一部好看? 根本沒資格當評審. 海角哪裡有缺失? 樓上的也在胡扯, 投名狀的金城武拿兩把美工刀上戰場才低級咧, 什麼是sketchy? 不然要怎樣? 人家鐵達尼兩個人憑什麼上床? 我還很Crappy 咧? Freaking BS~~集結號的服裝不是更大錯特錯?
你們這些人到底看過多少電影啊?
個人學攝影並不久,曾經有問過有經驗的人說:當拍夕陽時,人拍起來不是都會黑黑的嗎? 那會好看嗎?那個人回答我說:所以拍起來的感覺就像"剪影"一樣,這不是很有感覺嗎?
其實我猜這位評審絕對知道這時的"意境"很重要,他應該只是要找個理由來反駁台灣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台灣電影,至於為什麼,這我就不清楚為何他要說這個了。
賣座與藝術之間未必有等號,藝術討論有許多空間,此次的議題其實牽強。
你所說友子日本時代受過中學教育應該是職業婦女退休. 不對. 你忘了國民黨無所不用其極的消滅日本影響. 受過日本教育反而難有適當的職業.
對於老友子看信時,應該是晚上的論點,真是無法認同
電影裡面有非常多幕,都是用日文對白及音樂作為背景,
來帶出其他畫面,那怎麼不說在念信中的內容時,這些故事根本還沒發生呢???
海角缺點不少,但這裡由實在太爛。
所以我才說評審要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