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癡情最動人,中國導演馮小剛的作品《集結號》之所以動人,就在於塑造了一位癡情硬漢:張涵予飾演的連長穀子地。
穀子地的名姓奇特,主要是因他是孤兒,父母餓亡,他被人在穀子地上撿獲,見他無名無姓,就以穀子地命名,這樣的出身,這樣的名姓,點明了他孑然一身的孤絕個性,一旦選擇了自己的生命道路,他其實沒有太多的顧慮與不捨。
故事從1948年國共內戰的汶河戰役開始,國共兩軍對壘,各有伏兵,國軍有重炮壓陣,共軍則是肉身挺進,一度因為國軍火力太猛,共軍攻勢受挫,穀子地想要 讓士兵歇口氣,但是指導員(輔導長)斥責他畏戰,兩人還沒吵完,重炮已經轟掉了指導員半個身子,悲憤的穀子地於是發狂反攻,甚至指示槍殺已經投降的戰俘。
穀子地發狂,是基於他對浴血死難同袍的癡情。後續的不開槍抗命,以及穀子地被判禁閉三天,則是刻意呈現解放軍紀嚴明的「清新英明」形象。因為沒有人真的責怪穀子地的狂言亂命,人們看到的是他的癡狂情深,反而有了悲憫同情。
接下來的是「死守陣地」的臨危受命,胡軍飾演的團長以熱麵、乾糧、菸草和新鞋做為激勵他再上戰場,而且相約以「集結號」聲做為最後聯絡訊息,號角未響,即 使戰至最後一人也不能撤。這根本就是最後告別的叮嚀了,但是穀子地昂然受命,不是(延安基地打造出來的)癡人,誰能如此?
接下來的癡,則是他帶著一起關禁閉的文化教員下部隊,文化教員畏戰急尿,被人視為懦夫,他要如何改造這位軍人?又如何眼睜睜地看著四十六位袍澤一一死於敵 人槍桿下?為國死難,真相卻遭蔽蓋,明明是忠烈志士卻被判定為失蹤,讓家屬都不得從優撫卹,也是唯一倖存者無從迴避閃躲的責任。於是穀子地就從堅守死令的 癡漢,變成要為袍襗洗刷冤情的癡人。
穀子地的苦悶在於弟兄信任他,追隨他,而他生前沒給他們一天好日子過,死後更是事蹟不彰,撫卹降級,如果他就此隱姓埋名,齎恨吞志,他就不是條漢子,他的 不俗就在於他不甘平白人間蒸發,一定要為死難弟兄爭個說法,爭回榮耀,所以他不惜挑戰官僚體系,問題在於不曾冒死浴血,如何想見戰爭慘烈;在後方搖筆為文 的人憑什麼質疑前方戰士的勇氣與怯懦?他的悲憤讓自己有如挑戰風車的唐.吉訶德,也像矢志移山的愚公,一聲聲吶喊,一把把掘地挖屍的鏟鎬,都成為悲壯的生 命見証。張涵予極度低調的戲份詮釋,卻讓人在他佝僂無語的身影裡看見一個不屈的靈魂,那正是《集結號》最仰賴的召靈肉身。
追根究柢,《集結號》依賴與標榜的情緒就是人生情義的「信」,穀子地相信他的長官與黨國,連上弟兄也相信他的領導,他被黨國遺棄,他也遺棄了自己的兄弟, 黨國無信,他則無義,如果沒有「不相真相喚不回」的癡情傻勁,他可說就已經完全失去繼續存活信念的廢人,但是他鍥而不捨的奮鬥與抗爭,卻將他生命幽暗的低 谷中拉回到潔淨人性的高度。
《集結號》做為宣揚愛國精神的中國主旋律電影,馮小剛很聰明地緊貼著穀子地的擇善固執,不再採取過去那種聲嘶力竭的歌功頌德法,而是高舉個人英雄主義迎戰 時代石環境的意志與毅力,另闢山頭。精神上那也是堅持要給個說法的「秋菊打官司」再版,最後的名節能夠清還,冤情得以雪刷,則是黨國依舊清明可信,正義公 理依舊可期的迂迴包裝法。癡情傻志終能得圓,未必是人生真理,卻是戲劇世界最完美的煽情術,也是集結號角必定響徹雲霄的賣座保險。
穀子地的名姓奇特,主要是因他是孤兒,父母餓亡,他被人在穀子地上撿獲,見他無名無姓,就以穀子地命名,這樣的出身,這樣的名姓,點明了他孑然一身的孤絕個性,一旦選擇了自己的生命道路,他其實沒有太多的顧慮與不捨。
故事從1948年國共內戰的汶河戰役開始,國共兩軍對壘,各有伏兵,國軍有重炮壓陣,共軍則是肉身挺進,一度因為國軍火力太猛,共軍攻勢受挫,穀子地想要 讓士兵歇口氣,但是指導員(輔導長)斥責他畏戰,兩人還沒吵完,重炮已經轟掉了指導員半個身子,悲憤的穀子地於是發狂反攻,甚至指示槍殺已經投降的戰俘。
穀子地發狂,是基於他對浴血死難同袍的癡情。後續的不開槍抗命,以及穀子地被判禁閉三天,則是刻意呈現解放軍紀嚴明的「清新英明」形象。因為沒有人真的責怪穀子地的狂言亂命,人們看到的是他的癡狂情深,反而有了悲憫同情。
接下來的是「死守陣地」的臨危受命,胡軍飾演的團長以熱麵、乾糧、菸草和新鞋做為激勵他再上戰場,而且相約以「集結號」聲做為最後聯絡訊息,號角未響,即 使戰至最後一人也不能撤。這根本就是最後告別的叮嚀了,但是穀子地昂然受命,不是(延安基地打造出來的)癡人,誰能如此?
接下來的癡,則是他帶著一起關禁閉的文化教員下部隊,文化教員畏戰急尿,被人視為懦夫,他要如何改造這位軍人?又如何眼睜睜地看著四十六位袍澤一一死於敵 人槍桿下?為國死難,真相卻遭蔽蓋,明明是忠烈志士卻被判定為失蹤,讓家屬都不得從優撫卹,也是唯一倖存者無從迴避閃躲的責任。於是穀子地就從堅守死令的 癡漢,變成要為袍襗洗刷冤情的癡人。
穀子地的苦悶在於弟兄信任他,追隨他,而他生前沒給他們一天好日子過,死後更是事蹟不彰,撫卹降級,如果他就此隱姓埋名,齎恨吞志,他就不是條漢子,他的 不俗就在於他不甘平白人間蒸發,一定要為死難弟兄爭個說法,爭回榮耀,所以他不惜挑戰官僚體系,問題在於不曾冒死浴血,如何想見戰爭慘烈;在後方搖筆為文 的人憑什麼質疑前方戰士的勇氣與怯懦?他的悲憤讓自己有如挑戰風車的唐.吉訶德,也像矢志移山的愚公,一聲聲吶喊,一把把掘地挖屍的鏟鎬,都成為悲壯的生 命見証。張涵予極度低調的戲份詮釋,卻讓人在他佝僂無語的身影裡看見一個不屈的靈魂,那正是《集結號》最仰賴的召靈肉身。
追根究柢,《集結號》依賴與標榜的情緒就是人生情義的「信」,穀子地相信他的長官與黨國,連上弟兄也相信他的領導,他被黨國遺棄,他也遺棄了自己的兄弟, 黨國無信,他則無義,如果沒有「不相真相喚不回」的癡情傻勁,他可說就已經完全失去繼續存活信念的廢人,但是他鍥而不捨的奮鬥與抗爭,卻將他生命幽暗的低 谷中拉回到潔淨人性的高度。
《集結號》做為宣揚愛國精神的中國主旋律電影,馮小剛很聰明地緊貼著穀子地的擇善固執,不再採取過去那種聲嘶力竭的歌功頌德法,而是高舉個人英雄主義迎戰 時代石環境的意志與毅力,另闢山頭。精神上那也是堅持要給個說法的「秋菊打官司」再版,最後的名節能夠清還,冤情得以雪刷,則是黨國依舊清明可信,正義公 理依舊可期的迂迴包裝法。癡情傻志終能得圓,未必是人生真理,卻是戲劇世界最完美的煽情術,也是集結號角必定響徹雲霄的賣座保險。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