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渠成,人生境界最美麗,因為一切天成,不必勉強,硬要選擇,硬要割捨,必定就痛,就有悔恨懊惱,陳宏一執導的《花吃了那女孩》的後半段,就像是生命的選擇題,不想選擇的時候,卻不得不選;選了,卻又想要重新再選…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的糾纏難捨,成就了《花吃了那女兒》的曖昧難題。
電影中的第三段《夢見相反的夢》之中,高伊玲飾演的Summer愛上了吳立琪飾演的Spencer,只是Summer必需下嫁莫子儀,她們於是相約十年前再見,等她盡完結婚生子的義務之後,再敘舊情。但是十年太長,三年後,Summer就回頭來找Spencer了,第一回帶著女兒,再一回,連她的先生也來了……。
愛情是有排他戲的,兩人之間很難容下第三者,《夢見相反的夢》也不是誰愛誰多一點的簡單命題,Summer想先盡義務,因為多數同志其實都難以迴避異性戀傳統的社會壓力;但是她也不是不愛莫子儀了,只是也想同時再享有Spencer的陪伴。但是,每做一回選擇,Summer都有沈重的壓力,有莫子儀在身旁,她依舊孤單;即使抱著女兒來會「情郎」,Summer還是寂寞;即使Spencer緊緊抱著她,Summer緊皺的眉頭也並沒有因而得告紓解,她的人生在她做出向世俗妥協決定的那一刻,宿命就已定調,剩下的翻騰,全是煎熬。因為她還是不能做決定,即使那位酒醉的男人已經提出了三人行的建議,然而,誰都不確定酒醒後,這條情路怎麼 走。
激情的華爾滋旋律與王菲的「約定」歌聲貫穿著兩位女人的心扉,那是全片最華麗,火花最四射的章節,觀眾看見了兩女之間的歡愉與默契,但是沒看到Summer 如何面對女男雲雨?同樣也看不清Spencer如何迎接莫子儀的介入或者干預?愛情的排他天性會在莫子儀一句我們三人行的簡單前提下就順利化消嗎?無解的三角愛情困局就這麼容易脫困嗎?看不見的一連串問號,其實提供了《夢見相反的夢》中最神秘的酵素,在Summer、Spencer和莫子儀的寂寞心房中不停發酵膨脹,因為再怎麼組合,他們都不能擁有全部的對方,無邊無際也無解的殘缺,形成了他們最濃烈的寂寞鬱結。
第四段〈像花吃了那女孩〉則是唐璜傳奇的女性版,也呼應了陳宏一導演「去性別,依舊一體適用」的愛情論述主題:男兒花心,女兒劈腿,都是人性之常,何需大驚小怪?這也是第四段的風格猛然一跳,不再遵循前三段的風格寫實基調,而是走向刻意kuso,極其漫畫的跳tone影像。
是的,極其平常的劈腿劇情,就用實驗手法來換穿新衣吧!外衣雖新,骨子裡卻還是極其媚俗譁眾,卻也因為外衣奇特,讓人得以興致盎然地尋找陳宏一蘊藏其中的叛逆與顛覆。
主角林嘉欣主演的「帥T」Ricky,因為帥,因為花心,所以到處劈腿,征戰情場,她有風捲殘雲的瀟灑身姿,問題是她的女友們都有暴力傾向,不是對她拳打腳踢,就是割腕自殘,原本無往不利的愛情獵奇,最後總會匯聚糾結在一起,是驀然回首,亦是輪迴果報的算總帳…總之,那是花心人的懺情錄,無關是男或女。
然而,一切就像陳宏一在創作《花吃了那女孩》時所想的人生關係命題一樣:「愛情究竟能有多少形式?在一起就很快樂?還是不在一起才能真正的快樂?」答案很明白:「有人在一起快樂;有人在一起不快樂;有人不在一起才快樂;有人不在一起更不快樂。」在極其輕快的旋律與美術風格下,《花吃了那女孩》悄悄藏起了最深沈,也最悲觀的「寂寞」宿命,所有的追逐看似華麗喧鬧,但是骨子裡卻是最沈重的悲涼。
一切,就像片尾最後浮現的歌曲「泡泡」的歌詞所寫的:「我們找呀找,找到一個愛的黑洞,然後住在裡面!嘿,我在這裡喲,會一直在這裡,等我的寶貝!」電影中的十一個女人都在愛情世界中尋尋覓覓,最後還是發現在泡泡的黑洞裡等待最是美,選擇太傷心,還是等待的好吧!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