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星如果不再是票房搖錢樹,為什麼還要花大錢請大明星演戲呢?美國時代周刊最近發表了一篇「後電影明星時代(The Post-Movie-Star Era)」,認為好萊塢引以為傲的明星制度已經到了消褪期,未來未必再迷信大明星了。
這篇文章的立論基礎在於電影票房的實際營收,以前,大明星大卡司的作品確實是吸引觀眾上門的主因之一,但是2007年的電影票房卻顯示大明星與票房之間不再有等號關係了。
証據之一:好萊塢的三位天王巨星勞勃瑞福(Redford),梅莉史翠普(Streep)和湯姆.克魯斯(Cruise)攜手合作的《》都只能締造一千五百萬美金票房(連付片酬都不夠) 。
証據之二:布萊德.彼特(Brad Pitt)夠帥夠大牌了吧?他主演的《刺殺傑西(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全美票房只有四百萬美金。
証據之三:有好萊塢最後巨星美譽的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和英國巨星凱特.布蘭琪主演的《柏林迷宮(The Good German)》,票房更慘,只有一百三十萬美金(台灣片商根本不做商業放映,直接發行DVD)。
証據之四: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和茱莉亞.羅勃茲(Julia Roberts)合演的《蓋世奇才(Charlie Wilson’s War)》,票房也不如人意,演了快三個月,全美票房將剛破六千六百萬美金而已。
好萊塢目前還真的有吸金魅力的大明星只剩下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麥特.戴蒙(Matt Damon)和亞當.山德勒(Adam Sandler)三人,而且前提還是得承續過去他們所擅長的動作冒險或諧趣搞笑戲路,否則,恐怕票房也同樣不靈光。
到底,2007年好萊塢的搖錢樹是誰呢?票房的四大金剛是《蜘蛛人3 (Spider-Man 3)》的托比.麥奎爾(Tobey Maguire)、變形金剛(Transformers)》的席亞.拉伯夫(Shia LaBeouf) 、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的丹尼爾.雷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以及《300壯士(300)》的吉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他們的片酬都不貴,但是影片票房卻輕易就超過二億美金,如果再加上一位原本沒沒無聞的女星艾倫.佩姬(Ellen Page),主演了一部未成年懷孕的青春電影《鴻孕當頭(Juno)》,就創下一億三千八百萬美金票房的佳績,這群後起之秀,真的夠讓大牌紅星汗顏了。
但是,數字真的會說話?對比得這麼清楚的數字是不是真的意謂著好萊塢明星制度已經崩盤破局?坦白說,我並不相信時代周刊專任影評人RICHARD CORLISS這篇文章的推論與結論。
小兵立大功,一直是好萊塢最津津樂道的話題,史塔龍在主演《洛基》之前,誰會看好這位口條含混,鼻樑不正的小子會是明日巨星?主演《毀天滅地》時的阿諾,有人曾經認為這麼只有肌肉,沒有表情,也不會表演的老粗會成為明星偶像嗎?人一旦紅了,就能呼風喚雨,片酬自然就高,但是三十年風水一過,光芒熱度已退,票房和片酬都相繼縮減,其實也是自然不過的演藝生態,今天的小子,明天的巨星;今天的巨星,來年的凡夫…影史例子太多了,若因而就得出「後電影明星時代」的結論,也太簡單又輕率了些吧!
影藝圈固然迷信成敗論英雄,但是老將不靈,新秀風光,或許是讓製片人減少開銷的好時機,但是製片人只要能賺大錢,花錢捧明星是一點都不手軟的,因為銀河事業就是人捧人的行當,百花齊放,才見花海,只想省錢,那還是趁早改行得好!
因為,明星有時候心甘情願去做搖錢樹,專演一些沒頭腦,但是會賣錢的電影,有時也會去演一些夢寐以求的冷門作品,或者是不計代價去為一些理念獻身,或者是幫朋友跨刀。
同樣地,一些名不見經傳的演員可能是因為追隨了編導團隊,在創意十足的企畫下揚名立萬,但也未必就從此一帆風順。平心而論,表演事業如果少了明星,光芒與話題就遜色太多,少了明星,都是平凡素人,偶而或許會展現出驚人的寫實力道,但勢必很難吸聚人氣,星不成星,河不成河,「後電影明星時代」一旦成真,反而是好萊塢輓歌了。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