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或許聽過詹姆斯.狄恩(James Dean)的名字,也知道他是好萊塢英年早逝的閃亮彗星(二十四歲就出車禍身亡),但是卻未必看過他主演的《天倫夢覺(East of Eden)》、《養子不教誰之過(Rebel Without a Cause)》和《巨人(Giant)》等片,畢竟他已離世五十三年了。
如果,詹姆斯.狄恩對你而言都只是響亮但又陌生的名字,你很可能就完全不知道李奧納.羅森曼(Leonard Rosenman)是誰了?其實,如果不是詹姆斯.狄恩英年早么,或許李奧納.羅森曼的音樂創作才華會吸引更多人注意,畢竟,詹姆斯.狄恩的第一部長片《天倫夢覺》的音樂就出自李奧納.羅森曼的手筆,當初就是詹姆斯.狄恩向導演伊力.卡山(Elia Kazan)推荐李奧納.羅森曼來作曲的。
李奧納.羅森曼在今年三月四日因心臟病去世,享年八十三歲,日前讀到他的訃聞時,我才猛然想起,大約十年前,我就買過一張李奧納.羅森曼的電影音樂專輯,但是卻從來沒有打開聽過,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李奧納.羅森曼是誰,會買這張CD,唯一的理由只是因為CD封面上有一幀詹姆斯.狄恩的帥氣劇照,十足呈現了「too fast to live, too young to die」的叛逆風情,至少我還認識狄恩,於是就順手買下,只是沒空重溫狄恩的作品(即使伊力.卡山過世之際,我也只重看了他的《岸上風雲》,沒去看由小說「伊甸園東(East of Eden)」改編而的《天倫夢覺》),羅森曼的音樂CD也就一直在音樂架上站衛兵。
因為訃聞,我打開了這張CD,然而很多時候不太能明白音樂的起承轉合,直到看了《天倫夢覺》,這才明白,這才驚歎, 因而更加明白電影音樂有時候是不宜脫離電影,單獨聆賞的,看過《天倫夢覺》你才會明白羅森曼的音樂是緊緊黏著劇情,配合角色心情,也說明了氣氛,甚至成為影片的自然聲響,功用多元,震撼力極強。
小說家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的「伊甸園東」書名是聖經典故,原來指的是亞當的兒子該隱與亞伯因為爭寵,進而骨肉相殘,最後被放逐到伊甸園以東,《天倫夢覺》中,詹姆斯.狄恩飾演的男主角卡爾一直不能得到父親的關愛,孽子作為更加觸怒父親,電影開場時是他一直對鎮上的神秘女子充滿好奇,認為她應該就是父親宣稱已經死亡的母親,從她到銀行存款開始就緊釘不捨,羅森曼的音樂從一開始就隨著卡爾的腳步透露著有事即將發生的蠢動情緒,但是他被女人拈了出來,只能黯然攀上火車頭返家,他的悲憤與無奈,就在音樂的註解下,透露出了家族史詩的氛圍。
這樣一場開場戲,既透露了神秘氛圍,也揭示了卡爾的激進性格,等到他返家後,看到哥哥艾倫凡事順利,老爸卻老看他不順眼,就越想搗蛋搞鬼,孩子氣的他其實是找不到方法來和父親交心的,這時,羅森曼玩了一個高明的音樂技巧,就是讓艾倫和女友哼唱起電影的主題旋律,音樂不再是配樂,而是主角自然哼唱的樂章,隨後的配樂再根據這幾聲哼唱發展成主要樂章,不時浮現,創造了音樂與劇情交相共鳴的效果;至於卡爾的父親致力冷凍蔬菜時,一手摸著蔬菜,一面哼著主題音符的得意神情,也再度讓電影音樂有了「真實在人間」的魅力。
看過《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的觀眾不會忘記女主角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彈著吉他在小窗旁唱起「Moon River」的場景,那是全片最美麗的時刻。《第凡內早餐》一開場就是她在黎明時分到第凡內看珠寶,結尾更是她在雨天裡找回貓咪,也找回愛情,從開場到終場,亨利.曼西尼(Henry Mancini)打造的「Moon River」其實正是從頭貫穿到尾,而且因為赫本的本人演唱,使得這首歌與電影有了更緊密的黏結,成為電影劇情不可切割的一環。
《第凡內早餐》是1961年的作品,《天倫夢覺》則是1955年的作品,當年李奧納.羅森曼替好萊塢電影配樂帶來最大的改變,就是改寫電影配樂只能在剪接完成後,到錄音間去錄音製作的傳統,他不但愛跑拍片現場,更是早早就完成了主題樂章,不但讓演員早早就明白未來的音樂風情,更能夠順理成章哼唱起音樂主旋律,有來有往,讓電影音樂成為劇情一環,再難切割,也增說服力,看過《第三類接觸》的影迷,或許就更能體會音樂溶入劇情的力量:電影主題音樂不但是外星人發射的訊息,也是信徒手指天庭的「天音」,更是科學家與外星人溝通的「交響樂」…
李奧納.羅森曼的前衛理念後來成為許多人跟進的電影音樂創作信念,也該算是他留給世界影壇的美麗註記了。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