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導演:嬉笑怒罵

wb2

連導演都得搔首弄姿成為公車廣告上的偶象,《誰才是導演》揶揄了電影圈的光怪陸離。

 

2007年台北電影節選了丹麥作品《誰才是導演(Clash of Egos/Sprængfarlig bombe)》做為開幕片,算是很有趣的選擇,因為該片探討了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的矛盾趣味,批評了許多電影人自以為是的毛病,也點出了許多電影圈內光怪陸離的現象。

隨著電影來到台北的《誰才是導演》男配角尼古拉.雷.卡斯 (Nikolaj Lie Kaas)在電影中扮演一位以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ier)為範本的藝術片導演沃特,他的三部曲作品的第二部《謀殺犯》才在柏林影展得到了天主教人文獎,丹麥的媒體影評也一致給予最高等級的評分,但是回到丹麥市場,一個周末三十五家戲院卻只賣出了七張票,其中有三張票是有燥鬱症的男主角湯尼 (由丹麥影星Ulrich Thomsen飾演)所買的,他因為個性易怒,號有暴力傾向,被剝奪了子女探視權,好不容易才爭取到了五個小時的相處機會,於是就帶著兒女去看電影,本來想看《哈利波特》,卻因遲到了,只能改看《謀殺犯》,卻因該片不宜兒童,父子三人倉皇逃出戲院。we0

憤怒的湯尼於是要求戲院退費,戲院不肯,燥鬱爆發的湯尼當著孩子的面搗毀了戲院,子女看護權再度剝奪,於是他轉向找導演沃特出氣,要求還他錢來,卻陰錯陽差到了拍片現場被沃特從高台推下,全身骨折,為了避免高額賠償,沃特只好同意讓毫無經驗的湯尼與他一起編導新片。

一如菜鳥都可以當導演的劇情,《誰才是導演》是一部開電影人玩笑的作品,常跑影展的人都很容易接受到導演所要傳達的訊息:

1.就算柏林影展這麼大規模的影展,每年大大小小的獎也給得太多太浮濫了;

2.得獎影片,不代表就好看,不代表就有票房;

3.影評意見通常和大眾脫節,評語也很空洞,甚至還挖空心思附和電影創作;wf6

4.藝術片導演常標榜拍片是為自己,不是為觀眾而拍;

5.藝術片導演常標榜一些學術名詞,追求玄妙難懂的曖昧境界;

6.藝術片對白常常拗口又不知所云;

7.有暴力、又滿口髒話的電影最受歡迎;

8.導演創意天馬行空,製片卻能從中找到投資管道;

9.攝影機上肩拍出什麼都不看不清的畫面,卻可以掰出各種藝術意境;

10.女明星只要有片拍,就會攀附導演,自動獻身;

11.新片雖然難看,但是比它更爛的電影多的是……wda

以上只是看完電影後信手拈來的觀影記憶,光憑這些內容就可以想見電影的搞笑程度,《誰才是導演》是丹麥境內2006年票房第三名的作品,主要就得力於導演Tomas Villum Jensen在嬉笑怒罵中,既揶揄又消遣了電影人的德性與圈內的離奇規矩,其中,湯尼自以為理想的電影內容就是彷效美國導演昆汀.塔倫提諾的《追殺比爾(Kill Bill)》第二集《愛逃的大逃殺》的《Explosive Bomb》,演員玩槍耍拳玩得好過癮,滿口髒話更是充斥全場,顯然,就連自以為是的商業電影都難逃導演嘲諷調侃的下場。

做為開幕片,《誰才是導演》在笑聲不斷的熱烈反應中,帶出了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的各自迷思,它點出了問題,卻不可能解決問題(其實,也不想),最重要的是正因為全片的輕鬆愉悅效果,不但讓影展的第一天就充滿了笑聲(這不也是影展期待的功能之一?),更讓愛跑影展的影迷得以在捧腹狂笑之餘,也沈澱思索電影的本質是什麼?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 誘.惑:八卦散如羽毛

    紅塵中人,誰不是罪人?誰不在自己的偏見與愚昧中過日子?    ...

  • 真愛旅程:陌頭楊柳色

    豪宅、綠地、水柱,還有如花似玉的美眷,人生夫復何求?翻開表像往裡鑽,看到的人生風景才是真正的人生。...

  • 07月11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台北愛樂電台FM99.7《電影最前線》節目,星期六晚上八點到十點,聆聽網址如下:http://www.e-classical.com.tw/voice/radio/index.cfm  ...

  • 真愛人生:逐夢與幻滅

      人生多少都有夢想,有的口號響亮,有的暗存心中,一旦逐夢失利,我們能承擔多少的失落?...

  • 變形金剛2:美軍洗腦

      承認吧,沒有美軍全力支援,《變形金剛:復仇之戰》的場面不會如此壯觀,美軍所為何來呢?...

Plur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