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電影中的電影,創造虛實難辨,又有多重論述效果的趣味,就是後設主義電影最愛玩的手法之一,繼《駭客任務》以虛擬實境的電玩趣味,顛覆了後設主義的虛實論述之後,拍過《尋找新樂園(Finding Neverland)》的馬克.佛斯特(Marc Forster)執導的《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則是新形式的後設主義電影,透過作家和他筆下人物的互動關係,讓我們看到更多的藝術本質。
後設主義的「後設(Meta)」一詞帶有「往上再推一層」的意義,意即人若站在半空看地球,絕對比站在地平線上,看得更寬廣更清楚,後設小說或後設電影無非亦是透過更高層次的「解構工程」,讓我們對主題論述有更清楚的體會。
小說的世界,不管採用的是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的述說形式,作者通常都是隱身在這個聲音背後的藏鏡人,說故事的人只是寫作者的化身而已,一旦作者、說故事的人和書中角色打混在一起,那就容易超越原本的小說架構,展現出不同於一般小說或者電影的趣味。
《口白人生》一開場就透過艾瑪.湯普遜(Emma Thompson)銀鈴般悅耳的口白,鉅細靡遺地訴說著由威爾.法瑞爾(Will Ferrell)飾演的國稅局查稅員哈洛德既規律又單調的生活情貌,你或許會以為這不過是一部俗套到了極點的都市男女生活實錄電影,然而就在口白重複了近三次之後,劇情有了變化,哈洛德不再照著旁白演出自己的生命劇本,他突然聽見了好像一直有人在叫著他的名字,他要走自己的路,不要照著女聲口白所傳達的「天意」指令,繼續生活行動。
從「重複」到「變化」的人生情味,其實就是《口白人生》試圖探索的作家和寫作作品間的矛盾拔河。艾瑪.湯普遜的口白其實是一位作家凱(Kay Eiffel)在叨唸著自己所寫的小說情節,作家所創造的角色,是不是就像上帝造人呢?上帝創造了人類,也告誡了人類什麼不可觸碰,但是人類沒有聽話,在嘗試、摸索和背叛之後,開啟了知識,也開始了苦難,終於被逐出了伊甸園。作家的筆是不是有點像上帝的手呢?
作家創造的角色,無不希望栩栩如生,《口白人生》的角色就是因為鮮活生動,而有了自主的冀求,這就是創作過程的「變數」。多數人相信是作家的筆決定了角色的命運,但是很多作家卻都承認他們是被筆人下人物牽著往前走去。《口白人生》選擇的是在變數與變化中,窺見創作的本質。
要想寫出栩栩如生的作品,通常需要作家身體力行、田野調查或親身體驗才能寫出有生命質感的作品,而非關在書房裡靠著想像力和掰功,自行孵育有成的,《口白人生》中的艾瑪一直在找尋哈洛德的死法,理由只因為她寫的每一本小說,主角最後都死了,所以艾瑪.湯普遜在電影中第一次亮相的場景時,就是滿面愁容的她站在高樓邊,狠著心,閉著眼就真的跳樓自殺了。
那是虛擬場景,艾瑪沒死,她是跳了,只不過,她只是站在書桌邊緣想像著一旦要跳樓前,一心尋死的人究竟會看到什麼,想些什麼東西,然後就跳了下去,現實的高度不過七八十公分,到了電影,到了想像的殿堂之後,就成為高樓跳下的場景。導演用了真實與想像的落差,具體勾畫出創作世界的誇大與奧妙,《口白人生》電影中就充滿著這種多重對照與論述的空間。
一個是作家筆下人物,不願意自己美好的一生就輕易被作家賜死終結了;一位是作家本人,尋找著更真實,更有戲劇性和說服力的筆下乾坤。作家和作品之間,原本是單方操控的傀儡人生,互不往來而且不可能對話,然而《口白人生》卻硬要讓作家和筆下人物終於能夠面對面,爭辯也交易著小說的結局。
關鍵在於作家創造了生活枯燥呆板的國稅局查稅員哈洛德,這麼庸俗的角色,很難累積大眾共鳴,作家必需化腐杇為神奇,小說才有看頭,同樣地,一部描寫作家和小說人物之間關係的作品也才能突破窠臼,有新人耳目的視野。
凱的手法是讓哈洛德奉命到安娜(由瑪姬.吉蓮赫(Maggie Gyllenhaal) 飾演)所開的糕餅店去查緝逃漏稅。安娜是因不滿政府濫用公款,以漏稅來宣洩不滿,哈洛德一見到她就愛上她的勇氣與美麗,魯鈍的他在追求期間鬧出了不少糗事,卻也豐富了生活的滋味,作家給了他美麗的人生轉機,可是卻不時盤算著他的死亡方式,是可忍?孰不可忍!有了自主意識的哈洛德在文學教授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的介入後,知道了自己紙上陽壽將終,卻抵死不從,竟然能夠找到了一手創造他的凱,達到了作家和筆下人物當場拔河的戲劇高潮。
後設主義最愛在虛實難辨的鋼索上玩真相辯証趣味,《口白人生》卻是虛構人生/實際人生清楚分明,偶而的交叉相會,與其說是創作過程的心思出軌奔竄,不如說是作家在決定人物命運時的天人交戰心情。類似「作家/筆下人物」以及「上帝/凡人」等不同層級的哲學論述議題,在《口白人生》中達到交錯共鳴,觸類旁通的幽默效果,是一齣用心雕琢的諧趣喜劇。
後設主義的「後設(Meta)」一詞帶有「往上再推一層」的意義,意即人若站在半空看地球,絕對比站在地平線上,看得更寬廣更清楚,後設小說或後設電影無非亦是透過更高層次的「解構工程」,讓我們對主題論述有更清楚的體會。
小說的世界,不管採用的是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的述說形式,作者通常都是隱身在這個聲音背後的藏鏡人,說故事的人只是寫作者的化身而已,一旦作者、說故事的人和書中角色打混在一起,那就容易超越原本的小說架構,展現出不同於一般小說或者電影的趣味。
《口白人生》一開場就透過艾瑪.湯普遜(Emma Thompson)銀鈴般悅耳的口白,鉅細靡遺地訴說著由威爾.法瑞爾(Will Ferrell)飾演的國稅局查稅員哈洛德既規律又單調的生活情貌,你或許會以為這不過是一部俗套到了極點的都市男女生活實錄電影,然而就在口白重複了近三次之後,劇情有了變化,哈洛德不再照著旁白演出自己的生命劇本,他突然聽見了好像一直有人在叫著他的名字,他要走自己的路,不要照著女聲口白所傳達的「天意」指令,繼續生活行動。
從「重複」到「變化」的人生情味,其實就是《口白人生》試圖探索的作家和寫作作品間的矛盾拔河。艾瑪.湯普遜的口白其實是一位作家凱(Kay Eiffel)在叨唸著自己所寫的小說情節,作家所創造的角色,是不是就像上帝造人呢?上帝創造了人類,也告誡了人類什麼不可觸碰,但是人類沒有聽話,在嘗試、摸索和背叛之後,開啟了知識,也開始了苦難,終於被逐出了伊甸園。作家的筆是不是有點像上帝的手呢?
作家創造的角色,無不希望栩栩如生,《口白人生》的角色就是因為鮮活生動,而有了自主的冀求,這就是創作過程的「變數」。多數人相信是作家的筆決定了角色的命運,但是很多作家卻都承認他們是被筆人下人物牽著往前走去。《口白人生》選擇的是在變數與變化中,窺見創作的本質。
要想寫出栩栩如生的作品,通常需要作家身體力行、田野調查或親身體驗才能寫出有生命質感的作品,而非關在書房裡靠著想像力和掰功,自行孵育有成的,《口白人生》中的艾瑪一直在找尋哈洛德的死法,理由只因為她寫的每一本小說,主角最後都死了,所以艾瑪.湯普遜在電影中第一次亮相的場景時,就是滿面愁容的她站在高樓邊,狠著心,閉著眼就真的跳樓自殺了。
那是虛擬場景,艾瑪沒死,她是跳了,只不過,她只是站在書桌邊緣想像著一旦要跳樓前,一心尋死的人究竟會看到什麼,想些什麼東西,然後就跳了下去,現實的高度不過七八十公分,到了電影,到了想像的殿堂之後,就成為高樓跳下的場景。導演用了真實與想像的落差,具體勾畫出創作世界的誇大與奧妙,《口白人生》電影中就充滿著這種多重對照與論述的空間。
一個是作家筆下人物,不願意自己美好的一生就輕易被作家賜死終結了;一位是作家本人,尋找著更真實,更有戲劇性和說服力的筆下乾坤。作家和作品之間,原本是單方操控的傀儡人生,互不往來而且不可能對話,然而《口白人生》卻硬要讓作家和筆下人物終於能夠面對面,爭辯也交易著小說的結局。
關鍵在於作家創造了生活枯燥呆板的國稅局查稅員哈洛德,這麼庸俗的角色,很難累積大眾共鳴,作家必需化腐杇為神奇,小說才有看頭,同樣地,一部描寫作家和小說人物之間關係的作品也才能突破窠臼,有新人耳目的視野。
凱的手法是讓哈洛德奉命到安娜(由瑪姬.吉蓮赫(Maggie Gyllenhaal) 飾演)所開的糕餅店去查緝逃漏稅。安娜是因不滿政府濫用公款,以漏稅來宣洩不滿,哈洛德一見到她就愛上她的勇氣與美麗,魯鈍的他在追求期間鬧出了不少糗事,卻也豐富了生活的滋味,作家給了他美麗的人生轉機,可是卻不時盤算著他的死亡方式,是可忍?孰不可忍!有了自主意識的哈洛德在文學教授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的介入後,知道了自己紙上陽壽將終,卻抵死不從,竟然能夠找到了一手創造他的凱,達到了作家和筆下人物當場拔河的戲劇高潮。
後設主義最愛在虛實難辨的鋼索上玩真相辯証趣味,《口白人生》卻是虛構人生/實際人生清楚分明,偶而的交叉相會,與其說是創作過程的心思出軌奔竄,不如說是作家在決定人物命運時的天人交戰心情。類似「作家/筆下人物」以及「上帝/凡人」等不同層級的哲學論述議題,在《口白人生》中達到交錯共鳴,觸類旁通的幽默效果,是一齣用心雕琢的諧趣喜劇。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