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這東西,剛開始是歐美人發明的洋玩意,最會玩的玩家就是歐美人,東方人只能效顰,只能學步;然而,百年之後,東方人也開始嫻熟地操縱起電影,玩出自己的章法,反而吸引了歐美人跟進。
這段論述,適用於李安的《臥虎藏龍》,也適用於劉偉強和麥兆輝的《無間道》(如果更廣義一點來看,不也適用於洋基隊的王建民?),這是我看完馬丁.史柯西斯的新作《神鬼無間(The Departed)》時的感受。
香港人拍出了劇情曲折的《無間道》,好萊塢因而買下重製版權,使得我們得以在銀幕上看到了寰亞公司聯合出品的字樣,名義上是合作,然而,真正的影迷都會想要來比較兩個版本的異同,或者是優劣。
最明顯的三個比較標竿是「馬丁.辛(Martin Sheen)/黃秋生」、「麥特.戴蒙/劉德華」和「曾志偉/傑克.尼柯遜」。今天先談馬丁.辛/黃秋生。
同樣是派出臥底警探的警官,黃秋生的犀利在於他的那張臉有看透世俗的滄桑,精神狀況經常處於警戒狀態下的他,人因而疲累倦怠,但也有隨時都可以爆發的對抗能量,動與靜之間,你看到的是一隻莫測高深,不可小覷的睡虎。
不過,《神鬼無間》中的馬丁.辛卻像是個風塵僕僕的老芋仔,沒有精明,沒有幹練,只看到蒼老,簡單講,這麼一個糟老頭子是很難讓人信靠誠服,願意冒著一切危險去做臥底的。比較「馬丁.辛/黃秋生」的型與戲,你就可以知道「老練」的定義是什麼了。
重拍,往往是基於讚歎別人作品的好,想要致敬或超越,但是卻也可能反而暴露自己的無能。黃秋生所立下的標竿,馬丁.辛未能超越,如果馬丁.辛尚且可以算是 好萊塢的頂尖B級演員,黃秋生早就可以成為A級演員,只是他生活在東方,而非西方,除非他有機會像王建民那樣上大聯盟,美國人才會知道不是只有好萊塢明星 會演戲。
馬丁.辛比不上黃秋生的關鍵原因在於《無間道》的秘密結構:情義。
「臥底」是《無間道》的主要論述,明明都已經混跡白道,做了高官的小子何以甘願做黑道臥底?明明都做了警察,何以又會願意轉身回到黑道做臥底?《神鬼無 間》試圖找出更合理的人性解答,編寫過《王者天下(Kingdom of Heaven)》的編劇威廉.莫納漢(William Monahan)選擇的兩個答案是「利誘」和「威脅」。
利誘是傑克.尼柯遜從收保護費的角頭老大開始,就懂得收買人心,所以讓麥特.戴蒙甘心為他驅使,然而,小恩小惠就能夠買下青年警察的一生,甘做黑道派往警方的臥底嗎?太過簡單的描寫,反而損低了這個角色的可信度。
同樣地,警方質疑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飾演的比利因為出生背景差,為何要來當警察的情節,其實應該放在他考進警校的身家調查之時,要用威脅似的質疑逼他到黑道當臥底,同樣也欠缺說服力。
真正的關鍵是香港《無間道》三言兩語就交代清楚的「情義」兩字。電影中不曾交代曾志偉飾演的黑道老大如何收買人心,但是拉著大夥到關帝廟前撚香許願,正是 幫派份子篤信的「忠義」情懷,一旦背叛,人神共憤,反而會像枷鎖般緊緊套死著劉德華,少了這一層愚忠情懷,《神鬼無間》的邏輯就顯得太一廂情願了。
同樣地,「有黑底才容易打進黑幫」是很淺顯易懂的邏輯,只要說清楚,何必連哄帶罵,羞辱到不行之後,才要交付生死盟約?馬丁.辛該大聲的時候,不能展示長 官的說服力,丰采全被一張賤嘴的馬克.華柏格(Mark Wahlberg)給搶走了;執行任務時,又欠決斷力;面對臥底的比利時,沒有警覺,又不能應變,就算身體從高樓墜下,也完全喪失了震撼力。
或許是因為編劇把重點全放在傑克.尼柯遜身上,以致於馬丁.辛的戲份比不上黃秋生,然而,就算只有少數幾場戲,馬丁.辛的眼神和肢體卻也是完全比不上黃秋生的。看到這裡,你或許會和我一樣感歎說:「如果黃秋生去打大聯盟,是不是就會三振馬丁.辛了呢?」
生在香港,或許讓黃秋生少賺了不少錢,但是幸虧有《無間道》和《神鬼無間》做對比,你才會更清楚明白香港演員的水平比起好萊塢毫不遜色。雖說好萊塢主宰了全球市場,但是將戲比戲,顯然香港演員只要站在同一個基準點上來競技,精彩度是遠勝好萊塢的。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