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浮生錄:波麗露啊

Un_et_les_autres

來自瑞士的現代芭蕾知名團體莫里斯‧貝嘉舞團三月四日再度來台演出,而且是再度演出經典招牌「波麗露」,贏得台北藝術界高度禮讚,也讓我再度重看了法國導演克勞德.李路許(Claude Lelouch)在1981年拍攝的名片《戰火浮生錄(Les uns et les autres)》。

 

《戰火浮生錄》用「波麗露」的舞劇做開場,也用「波麗露」的舞劇做結尾,電影中主跳的舞者就是由莫里斯‧貝嘉舞團中外貌絕美、身材俊美的舞者喬治唐主跳,隨著「波麗露」一再循環的音樂旋律,你的人你的情緒就好像被催眠一般,再難忘懷,後來該片在美國上映時,根本就放棄了《這些人.那些人》的原始法文片名,乾脆就直接叫做《波麗露》,更能夠讓觀眾明白該片的力量與精彩。

當年,《戰火浮生錄》在台灣上映曾經讓許多人動容,三年前,愛樂電台的一位聽友寫信給我,詢問我還有沒有機會再看到這部二十年前轟動一時的電影?因為她的母親一直很想希望能夠再重溫這部電影的滋味。做人子女的深情讓我深受感動,因而費了一番功夫後,我終於弄到《戰火浮生錄》的錄影帶獻給這位從未見面的聽友。寄出錄影帶的那一天,我彷彿可以想見老太太再看到這部電影的感動,那是多美好的回憶!

隔了幾個月後,在一次演講的場合裡,老太太也到了現場,沒有多說話,送了我一份禮物,表達她的心意,那個場合那種感覺,很像《似曾相識》的場景,其實,我們共同擁有的其實就是對某些電影的共同喜愛與共鳴。人生的經緯交叉線,就是會有這麼多意想不到的遇合。

年輕的觀眾無緣得見《戰火浮生錄》,無法想見「波麗露」的音樂和舞蹈帶來的強烈情緒衝擊,年輕觀眾對於克勞德.李路許的認識可能就是四年前轟動一時的《偶然與巧合》,該片對於男女戀愛世界中充滿變數與轉機的生命遇合有既深刻又美麗的探討,劇場和電影世界裡的虛實對話場景,更是開人眼界,加上女主角Alessandra Martines的清秀風采(她就是李路許的太太),以及動聽的電影配樂,堪稱是藝術電影曲高和眾的典型代表,也使得電影公司後來又接連進口了李路許拍攝的《女人只有一種(Une pour toutes)》、《男人女人:戀愛手冊(Hommes, femmes, mode d'emploi)》,讓我們看到了這位法國導演一輩子的嚮往與迷戀:愛情。

1966年李路許拍了唯美的愛情電影《男歡女愛(A Man and A Woman)》,其實拍片過程其實是經費短缺,彩色底片不夠用了,便用黑白來拍,事後再經過巧妙的剪接與音樂搭配,時而彩色、時而黑白的影像節奏,反而襯顯了愛情來敲門時,男女心情的忐忑與狂喜,尤其是香頌歌曲的巧妙穿插,以及法蘭西斯.賴(Francis Lai)所寫的主題音樂,更成為電影最鮮明的註記。該片後來不但獲得坎城金棕櫚獎,也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編劇的兩座金像獎,成為愛情電影的經典,該片的男女主角尚路易.特罕釀(Jean Louis Trintignant)與安諾.艾美(Anouk Aimée)也都成為一代紅星。

李路許一輩子都在男女的情愛世界裡打轉,他的創作主題變化不大,但是敘事的手法卻一直有新的風貌,他曾經說過一句名言:「第一部電影拍的是我的夢想,第二部是我自己寫的,第三部是我拍的。」

初試啼聲的人總是大膽嘗試自己的夢想,有機會能拍第二部的時候,才會開始安靜下來構思,試圖走出一條穩健的大路,等到真正的成熟了,一個電影作者才開始成型,其實每個階段都有其重要性,都有其故事性,實際有效地引領帶進另一個階段。他因此說:「每當我進入新階段時,我總會看見自己的缺失,最美好的時刻就是拍戲的時刻。」只有能夠自省自覺的導演,才會一直前進,他在生命的里程中所見証到的美麗,才會成為大眾久久難忘的共鳴,《戰火浮生錄》中的「波麗露」其實不就是你我觀影世界裡永恆的舞姿嗎?

6 Comments

這部電影,我前前後後,看了有二十幾次,從九十幾分的“電檢版“到長達四個小時的“一刀未剪版“真是令人懷念啊!我還依稀記得當年這部片有個特色,就是到每個國家的首映收入,是鑰捐給國際紅十字會,無奈當年的“電檢制度"跟環境,台北首映真是慘不忍賭,還好讓當時的紅十字會會長另外湊錢捐出一百萬來,很想再看這部片,尤其裡面的電影配樂,令人難以忘懷,去年還有在雅虎的拍賣網站看到有人賣dvd,當然不是一刀未剪,而當年未購入,直到現在還是有點後悔啊!

Does anybody know where can I find a DVD or VCD of the movie with chinese captions?

多年前台灣發行過有中文字幕的影碟(即LD),如今已經絕版。

YouTube 可以找到戰火浮生錄的影片。還有法文版的影片,跟波麗露的舞蹈,
我看這部電影時哭到不行。

確實感人又感傷的電影,一直期待台灣的大銀幕能夠重映該片。

我一直在等待《戰火浮生錄》的修復重映,前年一度傳聞有機會,最後又不了了之,很可惜的。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本站文章搜尋(new!)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 2018奧斯卡:誰是黑馬

    如果你努力替奧斯卡整理規則,你很快就會發現,這些規則,這些公式,很快都會自打嘴巴。奧斯卡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有時很藝術,有時很政治;有時孚眾望,有時眾人嫌......它的難以預測,正是它的趣味所在。...

  • 霓裳魅影:女人的手段

    燈不點不亮,一旦燈亮了,世界全是她的,《霓裳魅影》中的Vicky Krieps就有這樣的能量,這款本事。...

  • 郵報密戰:奧妙在細節

    傑出的電影海報都有畫龍點睛之效,《郵報:密戰(The Post)》的階梯版海報說明了官媒對抗的艱辛;辦公室版說明了發行人與總編輯之間的互動關係。前者見門道,後者見熱鬧,都能引人深思。...

  • IFMCA2017:榮譽榜

    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International Film Music Critics Association)日前選出了第十四屆的ifmca獎的得獎結果,入圍名單出爐時我來不及介紹,就利用這次機會,一次介紹清楚,我亦會陸續在廣播節目中介紹這些入圍或得獎作品。 這次比較特別的是有菅野洋子和光田康典兩位日本作曲家獲得提名肯定,儘管最後沒得獎,但已撩起的興趣,一定要找來聽聽。 至於ALEXANDRE DESPLAT雖然再度獲選年度作曲家,他的《水底情深》在年度電影音樂和科幻恐怖片音樂獎項失利,難免惆悵,我相信不同的評審就會有不同的結果,獲勝的作品各有強項,值得聆聽回味的。...

  • 抓狂美術館:刀砍文青

    精彩電影有如滔滔江水,任人各取一瓢飲,《抓狂美術館(The Square)》中的每段故事都可以讓人信手拈來做文章,餘韻無窮。...

Plur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