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文化帽子,不會讓你變得更高貴,穿上文化外衣,不會讓你變得更有氣質,但是許多知識份子就愛拿文化貼金,賣弄一些多數人聽不懂的名詞,這些毛病全都讓瑞典導演Ruben Östlund在去年橫掃坎城影展和歐洲電影獎的《抓狂美術館(The Square)》徹底打臉。
Ruben Östlund最擅長用一起小事件直指咽喉,帶領角色和觀眾進入他所質疑的道德困境。他的前一部作品《婚姻風暴》,描述一位父親帶著太太和子女上山滑雪,不料遇上雪崩,混亂之際,父親只顧自己逃命,沒想要保護家人,雪崩之後,他的婚姻風暴才要展開;至於《抓狂美術館》則是大刀砍向那些陳義過高,又愛故弄玄虛的文化人。
這位名叫Christian的館長(Christian可以是一般男人的小名,也可以指基督徒,擴大為對歐美文明的反思)舉辦了一個光纖圈圍起來的「廣場」藝展,標榜「廣場是信任與關懷的殿堂,在裡頭,我們有同樣的權利與義務」,但是我們隨即看到他走過車站廣場時,對路旁志工的籲求無動於衷,對乞討遊民視而不見,面對一位疑似遇上暴力威脅的求救女郎,也怯懦瑟縮,不敢挺身而出,說一套,做一套,那是世人的真實嘴臉。
半吊子的文化人都愛咬文嚼字,所以「廣場」的官網上出現「以特定場域/非特定場域的精神,探索公共性的建構」和「以展出品/非展出品的普通概念在大型展出的擁擠時刻」的古怪文字,普羅大眾當然看不懂這款有字天書,卻又怕開口相問就會暴露欠學無知,只能囫圇吞棗,不懂亦要裝懂,最後全賴一位女記者戳穿「國王的新衣」,一再追問,才得到「妳的包包,平常只是一個包包,一旦放到美術館裡,就成了藝術品」的唬弄回答。
後來,Christian的理性要他別跟女記者上床,但是血性卻還是讓他難抵誘惑,春風一度後,女記者要幫他處理掉保險套,竟然引爆一場「搶套」大戰......讓人不禁想起多年前,一位風流官員同時跟多位「寶寶」交往,完事後一定把保險套放進手提箱中帶走,不留春風痕跡。
Christian做愛後先是要瘋狂護套,接下來還要面對女方質疑他虛情假意遊戲人間,問他:「是否記得我的名字?」雖然Christian同樣也會質問對方是否因為他是名人,所以一拍即合,熱情獻身。然而看見女記者家中豢養著一隻寵物大猩猩時,相形見絀,更是讓人拍案叫絕的神來一筆。
Christian最大的挑戰則在他的道德有虧。首先,他掉了手機,查知扒手可能是某棟大樓的住戶,竟然挨家挨戶送出警告信,逼對方還機,一人犯案,卻牽扯眾人,等到無辜少年登門求償,看對方人單勢孤,他就裝傻耍狠。其次,他的行銷廣告玩了炸死小孩的噱頭,網路瘋傳,行銷業績快速達標,卻引發輿論大譁,全片因此進入「要沒人性到什麼地步?才能觸及你的人性」的「點擊率」批判,更能引發觀眾共鳴。
《抓狂美術館》由一連串的小事件組成,把原本枯澀乏味的文人德行,用幽默詼諧手法還原本色,有時揶揄,有時調侃,讓觀眾在捧腹大笑之餘,更加洞悉文化美容的矯情面貌,也對人性黯黑有更多的體會,《抓狂美術館》的境界類似幽默大師林語堂所說的:「諷刺每趨於酸腐,去其酸辣,而達道沖淡心境,便成幽默。」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