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曾經語重心長地說過:「我是賣豆腐的,客人來到我的豆腐店要想吃煎牛排,炸大蝦,這就使我為難了。」
史匹柏的電影強調高潮起伏和劇情離奇,買票看他新片的觀眾,多數心裡有個準,不會有太多期待上的失落。
然而,你如果不知道高達是何許人,抱著看史匹柏的心去看高達的電影,可能只看了十分鐘,你就會開罵了。
為什麼開罵、罵些什麼呢?無非就是小津安二郎的豆腐哲學。
店家的招牌寫得很清楚,只賣豆腐,客人上錯店吃不到想吃的東西,千錯萬錯還是店家的錯? 錯,在於廣告標示到底清不清楚?問題是,誰造成了觀眾的誤解?
侯孝賢曾經拍過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如「就是溜溜的她」和「在那河畔青草青」,後來他的創作風格起了大變化,成了和小津安二郎一樣知名的豆腐專賣店,觀眾如果上門找牛排吃,那就簡直是存心要來踢館了。
然而,豆腐店和牛排店都是餐飲文化的一支而已,合則萬花嬉春,世界更美麗;分則各有千秋,各有特色,誰都不能自稱代表某一國或某一地區的煮食文化的主流。
所以,侯孝賢電影不等同於台灣電影,就像你很難用王家衛電影來代表香港電影,更難用史匹柏電影來界定好萊塢電影一樣。 所以,李行電影、蔡揚名電影、宋存壽電影、楊德昌電影、蔡明亮電影、張作驥電影、周美玲電影和朱延平電影也都無法等同於台灣電影。
台灣電影是一個更寬大的集合名詞。蔡明亮電影只是台灣電影中特立獨行的藝術分枝,問題在於其他的導演幾乎都已經許久不曾拍片了,不然就是所拍的電影在藝術和商業成就上沒有獲得應有的重視。 蔡明亮作品集得獎聲威,挾媒體報導優勢,儼然成了當前台灣電影的唯一代表。 媒體報導,有利電影行銷;媒體報導,卻也可能讓觀眾錯焦。
蔡明亮的《天邊一朵雲》被媒體炒做國產A片,然而,熟悉蔡明亮風格的人,熟悉蔡明亮合作班底的人,在還沒有走進戲院之前,早就心知肚明,《天邊一朵雲》絕對不可能是一部撩撥人心情色欲望的電影,蔡明亮只是想藉由A片工作者的情境來象徵台灣人的身心處境,只是想透過A片工作者的困境,引領大家去思考人的身體問題。 從柏林得獎回來,蔡明亮就一直希望改變媒體報導焦點,一再告訴大家《天邊一朵雲》不是A片,你看A片怎麼會哭?
但是媒體一向只報導自己關切的焦點,百分之九十的人在報導之前,根本沒看過電影,就算看過了電影,最看得懂的部份,最淺顯明白的部份還是A片情色,所以還是只願做摸象的瞎子,繼續在A片情色上做文章。
想看A片的人看不到傳統A片,吃不到牛肉,罵不罵?罵!當然罵!問題是,阿亮賣的是豆腐,吃不到牛肉,該罵誰?
評論市場的萎靡不振,其實是最應檢討的一部份。 新聞媒體通常只是浮光掠影地隔靴搔癢,多數記者都是剛入社會不久,閱歷不廣的年輕人,做了三五年記者就可以被其他媒體封為「資深權威」,再加上媒體主管都把媒體當商品,不要深度,只要熱鬧,看新聞看不到門道,成了大家的共識。問題是:我們有專業的評論管道?專業可信的評論人嗎?還是,評論也只是那一層次的瞎子摸象?
台灣有不少評論團體,台灣的平面、電子和網路媒體上不時可以看見新舊評論人的讜論,有的是商品代言人,有的看似義正詞嚴,卻腦袋如漿糊,唇齒含糊不知所云。不論是宣傳代言,或是毫無重點地天花亂墜,都未必能替作品加註明確的商標,讓大家知道導演賣的是牛肉或豆腐。
媒體競逐虛名,評論如淌渾水,大家相互和稀泥,報導是即興式的順口溜,評論是印象主義的隨機取樣與見風轉舵,台灣影迷除了自力救濟,也只有像買樂透一樣,試試自己的手氣吧。遇上好看的電影,樂稱自己賺到了;不幸摃龜了,罵兩聲,也就算了。
不然,你能怎樣? 可是,這樣的世界,你甘心嗎?
史匹柏的電影強調高潮起伏和劇情離奇,買票看他新片的觀眾,多數心裡有個準,不會有太多期待上的失落。
然而,你如果不知道高達是何許人,抱著看史匹柏的心去看高達的電影,可能只看了十分鐘,你就會開罵了。
為什麼開罵、罵些什麼呢?無非就是小津安二郎的豆腐哲學。
店家的招牌寫得很清楚,只賣豆腐,客人上錯店吃不到想吃的東西,千錯萬錯還是店家的錯? 錯,在於廣告標示到底清不清楚?問題是,誰造成了觀眾的誤解?
侯孝賢曾經拍過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如「就是溜溜的她」和「在那河畔青草青」,後來他的創作風格起了大變化,成了和小津安二郎一樣知名的豆腐專賣店,觀眾如果上門找牛排吃,那就簡直是存心要來踢館了。
然而,豆腐店和牛排店都是餐飲文化的一支而已,合則萬花嬉春,世界更美麗;分則各有千秋,各有特色,誰都不能自稱代表某一國或某一地區的煮食文化的主流。
所以,侯孝賢電影不等同於台灣電影,就像你很難用王家衛電影來代表香港電影,更難用史匹柏電影來界定好萊塢電影一樣。 所以,李行電影、蔡揚名電影、宋存壽電影、楊德昌電影、蔡明亮電影、張作驥電影、周美玲電影和朱延平電影也都無法等同於台灣電影。
台灣電影是一個更寬大的集合名詞。蔡明亮電影只是台灣電影中特立獨行的藝術分枝,問題在於其他的導演幾乎都已經許久不曾拍片了,不然就是所拍的電影在藝術和商業成就上沒有獲得應有的重視。 蔡明亮作品集得獎聲威,挾媒體報導優勢,儼然成了當前台灣電影的唯一代表。 媒體報導,有利電影行銷;媒體報導,卻也可能讓觀眾錯焦。
蔡明亮的《天邊一朵雲》被媒體炒做國產A片,然而,熟悉蔡明亮風格的人,熟悉蔡明亮合作班底的人,在還沒有走進戲院之前,早就心知肚明,《天邊一朵雲》絕對不可能是一部撩撥人心情色欲望的電影,蔡明亮只是想藉由A片工作者的情境來象徵台灣人的身心處境,只是想透過A片工作者的困境,引領大家去思考人的身體問題。 從柏林得獎回來,蔡明亮就一直希望改變媒體報導焦點,一再告訴大家《天邊一朵雲》不是A片,你看A片怎麼會哭?
但是媒體一向只報導自己關切的焦點,百分之九十的人在報導之前,根本沒看過電影,就算看過了電影,最看得懂的部份,最淺顯明白的部份還是A片情色,所以還是只願做摸象的瞎子,繼續在A片情色上做文章。
想看A片的人看不到傳統A片,吃不到牛肉,罵不罵?罵!當然罵!問題是,阿亮賣的是豆腐,吃不到牛肉,該罵誰?
評論市場的萎靡不振,其實是最應檢討的一部份。 新聞媒體通常只是浮光掠影地隔靴搔癢,多數記者都是剛入社會不久,閱歷不廣的年輕人,做了三五年記者就可以被其他媒體封為「資深權威」,再加上媒體主管都把媒體當商品,不要深度,只要熱鬧,看新聞看不到門道,成了大家的共識。問題是:我們有專業的評論管道?專業可信的評論人嗎?還是,評論也只是那一層次的瞎子摸象?
台灣有不少評論團體,台灣的平面、電子和網路媒體上不時可以看見新舊評論人的讜論,有的是商品代言人,有的看似義正詞嚴,卻腦袋如漿糊,唇齒含糊不知所云。不論是宣傳代言,或是毫無重點地天花亂墜,都未必能替作品加註明確的商標,讓大家知道導演賣的是牛肉或豆腐。
媒體競逐虛名,評論如淌渾水,大家相互和稀泥,報導是即興式的順口溜,評論是印象主義的隨機取樣與見風轉舵,台灣影迷除了自力救濟,也只有像買樂透一樣,試試自己的手氣吧。遇上好看的電影,樂稱自己賺到了;不幸摃龜了,罵兩聲,也就算了。
不然,你能怎樣? 可是,這樣的世界,你甘心嗎?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