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敏的短片《荒城之光》帶給我三大驚喜。
首先,這是另闢新徑的「核災後」電影。
其次,這是當代武俠片(當然,也可以說是新型災難片)。
第三,龍門客棧不必在大西北,也可以在花蓮。
《荒城之光》的原型有些近似《奪天書(Book Of Elia)》,同樣都是核災餘生的人們為求繼續活下去,有人浪遊,有人掠奪,有人追尋,科技災難讓文明畫下了句點,卻也讓暴力手段恢復了要在蠻荒之地中求生存,就得拚搏浴血的原初面貌,科技退化,物質短缺後,利器刀刃與俐落身手因而得著了快意縱橫的空間。
林克敏對核災的處理,其實採用了非常經濟,卻是訊息明確的符號拼貼:先是101大樓的文明符號,繼而是空曠街景及一個孩子的凝視,再來就是踟躕路上的倖存人影。城市毀滅了,文明褪色了,流離失所,踉蹌前行的人影,再直接跳到海邊沙灘......這些都是極其基本的浩劫後場景,也許不盡新鮮,核災病變訊息卻已然飽滿。
林克敏替現代武俠找到可以著力的時空座標,當然是《荒城之光》非常重要的思考突圍,一方面反映著文明衰敗後的科技與物質困境,一方面則是讓技擊搏殺與維生兵刃都有了合理存在空間,要活,就要殺,如此殘酷無情的叢林法則,卻也是武打人生的堂堂書寫了。
《荒城之光》的主題在於一位女俠(英文簡介裡的描寫是一位女軍官)為了找尋核災失散的孩子,一路尋覓,擋她者死,攔她者傷,但是她也會累,也需要飲食,因而來到一個以物易物的「黑店」(那不正是「龍門客棧」的芻型?),在黑吃黑的時空下,鬥智與鬥力的武俠電影傳統又在這兒接上了線。
雖然,《荒城之光》的動作場景還有些生疏,內容還待補充,細節亦還有琢磨空間,但是導演與製作團隊的膽識與企圖,卻值得一記。
林克敏告訴我,《荒城之光》先花了三百萬元,以短片形式拍攝,只是習作,他的目標是要重建武俠電影,一個在台灣已然消失許久的電影類型,一個電影工業已難支撐的電影類型(陌生且遙遠),又如何用電影特效讓現代武俠有更多的內容補充......我不知道林克敏的夢想何時得圓,但他邁出的步伐來看,《荒城之光》一如那位走在隧道中的孩子,遠遠已然看見了光。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