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不設限:文化口水

HFOOT0010.jpg

命運讓他們相遇,但是命運也讓他們的愛情多了幾個彎轉,遲遲不敢付諸行動,《美味不設限(The Hundred-Foot Journey)》安排了不少文化與美食的梗,同樣也是轉了太多彎,說了太多話,才繞回了重點。

看完美食電影卻不覺得饑腸碌碌,肯定悵然,Lasse Hallström執導的《美味不設限(The Hundred-Foot Journey)》就給人這種咫尺天涯的悵然。

 

《美味不設限》描寫印度移民Kadam一家人,在命運之神牽引下來到法國南方的小鎮,在Madame Mallory經營的米其林一星「垂柳餐廳(le saule pleureur)」前開起了印度餐館「孟買大堂(Maison Mumbai)」,碰撞了法國與印度文化,也是法國與印度美食的交流。

 HFOOT003.jpg

巧合,通常就是命運之神的別名,也是小說家和編劇最愛用的技法之一。Kadam一家人前進法國時,車子剎那失靈,被迫在南方小鎮前落腳,這是巧合,亦是天意。伸出援手的Marguerite(由Charlotte Le Bon飾演),不但美麗(那是讓Manish Dayal飾演的Hassan一見傾心,就此墜入情網的磁吸),又是垂柳餐廳的二廚(那亦是日後競合關係的伏筆),同樣也只能用巧合來形容了。至於Helen Mirren飾演的Madame Mallory從對立到接受的轉變,則是通俗劇早可料見的結果了。

 

《美味不設限》的劇本拼貼了很多「看似有趣的生命哲理」,卻只是裝飾,無法多做深入琢磨,例如Hassan的母親曾經教他美食秘訣之一就是:烹飪就是殺生。旨哉斯言,可惜後面劇情就再與這句對白毫無關連了。同樣地,Hassan的父親來到南法小鎮借住旅館時,堅持殺價的行為,被Madame Mallory諸多調侃,他的回應是理直氣壯的:「Asking for a discount doesn't mean I'm poor. It means I'm thrifty. 要求打折並不意味我很窮,而是我節儉。」如果電影能從「節儉」的概念上去發想,有許就能得著更多印度移民挑戰上國貴族的情趣,可惜,沒有。

HFOOT002.jpg 

文化對比,當然是《美味不設限》的主軸,不過,美食更是重要門面。Madame Mallory如何經營垂柳餐廳?就透露著法式美食的理念,只見她在朝會上拿起一根烹調過度的蘆筍,對著廚師們說:「我們餐廳的不上這種疲老乏味的婚姻,而是熱情(In this restaurant we do not serve an old, tired marriage, but a passionate affair.)。」 這個理念何其動人,問題在於她的廚師們不是遲到,就是打呵欠,很難與米其林一星精準連結。更別說她會先去看印度對手的菜單,早一步買斷所有食材,要挫其氣勢(器度何其小哉),甚至不堪對手音樂干擾,不但向市長舉報噪音,更上門踢館:「你的菜如果像這音樂一樣,建議你把音量關了(If your food is anything like your music, then I suggest you tone it down.)。」一旦夫人舉止不再優雅時,何只有失身份,更洩露了文化心虛。

 

最不可思議的是Madame Mallory竟然會一再要求法國餐館的員工多說「大家更能明白的」英語,法國人不屑講英語(不是不會說),是一種文化優勢的心態使然,《美味不設限》的英語設定,目的當然在於讓印度演員(印度人以英語為第二語言)能夠流利開口講話,卻因而盡失寫實力道,不但Madame Mallory講的法語不夠地道,也錯失了全片想要探討的文化岐視焦點。HFOOT008.jpg

 

電影的轉折點在於敢於創新的Hassan,最後終於升格成為紅牌主廚,更讓苦等卅年的垂柳餐廳再多添了一顆星,《美味不設限》設定的文化進化路線是讓Hassan先從家傳手藝,透過觀摩法國食譜得窺堂奧(亦即是書法中的先描紅擬摩,到拋開格式框架,終成大家),也就是Hassan得學會法式美廚,才有機會升格成為主廚,《美味不設限》暗示著印度菜只是門檻,法國菜才高明(雖然電影也不忘本,反覆提到美味就是回憶,祖傳的香料一直就是Hassan的靈感泉源)若非Hassan後來居上,有了分庭抗禮之姿,也就不會有廚師縱火塗鴉的劣行。Madame Mallory可以用「馬賽曲」的精義來譴責有種族岐視心態的員工,但是就算她努力要用刷牆來道歉贖罪,卻還是很難交代自己才是岐視的始視啊!

 

HFOOT0011.jpg

至於HassanMarguerite的異國戀,暈染了一些單相思,卻少了說服力,畢竟Marguerite如此甜美,怎麼不會有狂蜂圍繞?Marguerite在廚房中一直不能扶正,又是怎麼樣的性別弱勢?這些都是電影可以討論,卻直接跳過的細節,以致於最後的合夥人關係,因為少了鋪陳,就來得突兀,殊為可惜。

 

因為有印度元素,所以作曲家A.R. Rahman成了最佳配樂人選,他創作的主題音樂創造了一種悠閒風情,那是飄浮在法國南方歲月不時可聞的空氣,反而比電影中的美食更能穿腦入心了。

4 Comments

藍老師,
很難在美食電影看完走出戲院,肚子不會餓的.這部做到了...(嘆氣中).還好最後沒放一段寶萊屋的舞蹈.

正在看這片
覺得很好看
剛有演到Madame Mallory竟然會一再要求法國餐館的員工多說「大家更能明白的」英語,法國人不屑講英語(不是不會說),
----
這是電影,如同紅色獵殺十月中史恩康納萊說俄語變成英語一樣是為讓觀眾聽得懂,這是電影。
版主說的就偏差了。
這片子要欣賞,別去用外國人的眼光去看別國的文化。

…我覺的版主你想太多了,有點雞蛋裡硬要挑骨頭的感覺,巧合本來就是這部片再講述的第二重點,本片就是要演述其文化交流、和命運巧合等相遇的劇情,你硬要說成是「通俗劇」當然可以,但請別整篇文章暗諭「通俗劇」很差勁似的,要知道現在賣的最好電影,這種劇本可是第一名。

片名都叫「美味不設限」了,「節儉」只是在形容男主角爸爸的個性,你又說怎不講到移民可惜…我敢說,就算講到移民,你一定也會說偏離主題,劇情支線太多可惜。
還有米其林的評分標準,沒有評說其後場廚師會不會遲倒、打哈吹,是評說食物、酒、水、服務有沒有達到其美味的基準…

女主角器度小?太過岐視其他種族的人?你都說這是通俗劇了,一開始黑臉角色一定都是這樣演呀…,然後之後才會反醒或是想清楚,該怎樣用心去待人,妳這樣不是自打嘴巴嗎…

還有很多我就不講了…因為我發現你寫的文章雖然條理分明,也有自己的思想分式,但很明顯,跟大眾所想是有落差的,有時看一部電影,可以不用想那麼多,更何況這部片本來就是一部閤家觀賞的美味文化交流劇情,你硬想要高規格、大面向的劇情…那我覺的「藝術劇情片」會比較符合你的style喔~

一篇文章引起火氣這麼大的回響,確實出乎意料。聽聽別人的意見不是壞事,你聽我的也好,我聽你的也好,不合意就一笑置之吧,何需如此情緒激動?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本站文章搜尋(new!)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 屍速列車:給父親的信

    有血(特效)有肉(親情戲)的《屍速列車》,讓鄙夷富豪威權的延尚昊導演得以拿人性做試劑,來檢測人心的純度。...

  • 張國榮拼圖:遙寄老友

    張國榮如果還在人世,今年要過60歲生日了。 或許,他不想過生日, 或許,他把最好的記憶都已經留給觀眾了。 今天的文章是2003年追思辭張國榮時所寫的。轉眼13年了,不勝唏噓。...

  • 戰地女記者:生存法則

    「戰地記者」這個詞,很多人都熟悉,「戰地女記者」只不過多加入一個女字,對前線實況的描寫就全然不同了。...

  • 瘋狂邁爾士:人生爵士

    請仔細看著牆上的金唱片封套吧,Don Cheadle自導自演的《瘋狂邁爾士(Miles Ahead)》細心經營著時代背景,一場電梯戲的美術陳設,都有著時代腳印。...

  • 危城:假鬍子的啟示錄

    黑澤明曾說美術如果假了,演員也就難入戲了,《危城》的美術和造型就讓我好生感慨。...

Plur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