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錦衣衛的故事看得夠多了吧?中國導演路陽光是採用了《繡春刀》這個片名就引人遐想(不過,我更喜歡原本的片名─《飛魚服繡春刀》)。
繡春刀是錦衣衛的標準佩刀,刀柄長,刀身略彎,適合中距離交戰;飛魚服則是錦衣衛官服,上有飛魚形紋路,見此服,見此刀,即是錦衣衛奉旨辦案捉入,尋常百姓誰敢不從?用裝備和官服做片名,兼具了考古與炫耀的雙重趣味,也看得出導演的用心與用力。
《繡春刀》的好看之處在於主軸是擒拿魏忠賢,核心則是《投名狀》的再版。往昔描述魏忠賢閹黨電影,都以各廠太監迫害忠良為主,《繡春刀》改成追殺魏忠賢,顛倒主從,趣味就生。
其次,魏忠賢何等人物,豈肯隨便就逮?光看金士傑飾演的魏忠賢踩著昔日淫威,脅迫舊屬的人情精算,就扣人心弦;至於豢養死士護體,或者以金子行賄等談判技法,都讓一代梟雄的精算氣焰灼灼逼人。金士傑用散髮註解失勢,用眼神犀利攻心,戲不多,卻搶盡鋒芒,算是人包戲的代表作了。
不過,魏忠賢在《繡春刀》裡的真正趣味在於要帶出他和崇禎皇帝間的鬥爭。崇禎要的是錢和權,那些是魏忠賢都掏空的國家資產,也是用來抗命和保命的法寶,崇禎要何重振王威,又不致帝國崩毀?在在都是學問,電影安排了崇禎和大臣的一席對話,讓人看見天威難測的政治機鋒,頗有不寒而慄之威。
至於邊塞之外蠢蠢欲動的金國勢力,更讓一部歷史電影的歷史關注有了更全面的視野(其實,那是完全不可忽視的勢力,存在,卻不張揚,更容易解釋明朝潰亡的關鍵)。
權力使人腐敗,閹黨如此,錦衣衛也好不到哪兒去,做為統治集團的鷹犬,同樣是殺人不眨眼,同樣也愛酷刑取供,《繡春刀》中的王千源、張震和李東學三結拜兄弟,各有苦情鬱結,雖然辦起公家事心狠手辣,卻也有著同甘共苦的情義,尤其是捲進捉拿魏忠賢的風波,成為政爭的棋子時,很有狡兔未死,走狗已烹的味道,其間有雙面諜,亦有吃裡扒外的算計,更有拿人錢財替人辦事的交易,終究還是有類似「投名狀」的兄弟情義撐著,才讓黑來黑來的官場黑募,有了一絲暖意,也算是盡得「江湖」詭譎的趣味。
張震的陰沉則是《繡春刀》的一大驚喜了。他癡戀教坊司的妓女劉詩詩的那場戲,其實有如《軍中樂園》的明朝版,因為他愛的女人,另有所愛,他愛的女人,只要看到他那張臉,就會想起自己被迫從妓的那段往事,《軍中樂園》的老芋仔「回不去了」,《繡春刀》的錦衣衛同樣也「回不去了」,處境或許相似,但是結果還是有所不同。這兩部電影都直視了「歡場情愛」的虛假,差別在於《軍中樂園》的結局悲傷,《繡春刀》的結局悲壯。
論考據,《繡春刀》讓人看得興味盎然,論權鬥,《繡春刀》在柔勁上下了不少功夫,算是及格之作。《繡春刀》真正的問題在於所有的難題,不是太可預料(兩段傷心的愛情),就是解決得太過簡易(魏忠賢之死)。還好,最後來了一計「外人亂我兄弟者,必殺之」的投名狀情義,總算有了不俗的結局。
繡春刀片子不錯,比起大陸最近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所謂大片好多了,可以宣傳和電影名字沒取好。賣號不賣座。張震的表演非常的到位,算是一個驚喜。
比一般中國片好,我是相信的。但是還是得回到就片論片的層次來討論。
老師提出了許多優異之處,我覺得三個兄弟各有家庭、愛情、虧心事的壓力是很有發揮之處的地方,可惜未能盡情表現劇情就一路直轉而下,另外我覺得被動作設計被提名有點納悶,因為沒有看到令人驚嘆的過招或剪接,張震竟然還兩次被對手用長槍刺在同一處。配樂也常未能搭配劇情(例如老三與師兄初見,才開始對談就出現緊張的旋律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