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一直有著濃厚的東瀛情意結,以明朝為背景的《東方不敗》系列,就和東瀛勢力糾纏不清(同樣有船隊,同樣有海戰,東瀛頭子同樣有一統天下的野心),以唐朝為背景的《狄仁傑:神都龍王》的造反勢力同樣來自「東島」(敵對勢力則是位處東北亞的扶餘國,是日本或朝鮮的籠統代言),從龍王面具到東島語言,毫不諱言帶出大唐帝國與鄰邦的矛盾鬥爭,甚至連大唐軍隊的盔甲裝備,都有濃濃東洋氣息(也可以解釋成唐風東漸,影響了後世的日本軍容,只是稍嫌勉強啦)。
徐克與陳國富聯手打造的《狄仁傑》系列電影,擺明了是要創造中國獨特的刑案推理與歷史武俠電影類型,2010年的《狄仁傑:通天帝國》,算是投石問路之作,從歷史模型到人物塑造,都已成功扮演了開路先鋒角色,這一集的《狄仁傑:神都龍王》才是系列電影的真正開拔,從趙又廷的狄仁傑,馮紹峰的尉遲真金到林更新的沙陀忠,從智者、勇者到技術顧問,三個面向的角色組合,構成了神探辦案的雛型,如果你再細看片尾畫面帶出的諸多奇案圖像,就更能明白那是電影工廠系列商品生產線的正式預告了!就此一企畫規模來看,《狄仁傑:神都龍王》已非單純的一部商業電影,隱藏背後的電影工業高度與視野,已昭然若揭。
在熟悉的體材上追求進化,是很多導演樂此不疲的創作模式,徐克導演從《新蜀山劍俠》到《倩女幽魂》都積極向好萊塢取經,但有一長串時間陷在夜景的棚內製作框架中(暗,可遮百醜;夜,可降低穿幫瑕疵的能見度),讓人已然有些煩膩;《狄仁傑:神都龍王》則託數位特效的精進,得以不必全靠夜景(片頭的水軍遇龍王與蝙蝠島的攀岩大戰,都還是標準的徐克作業模式),在藍天白雲的海景棚裡大玩特鰲怪翻船的特效,儘管場面調度還不盡如人意,特效規模亦還不算生猛獨創,卻已看得出徐克的用力了。
所有的奇案電影都需要在情理上下足功夫,《狄仁傑:神都龍王》的主線既是愛情故事,亦是政治盤算,先從獻祭龍王的花魁銀睿姬(由Angelababy,楊穎飾演)帶出她與金汎飾演的茶莊少東元鎮(故意混淆夾用大詩人元稹之名)一段「美女與野獸」戀情,再帶出東島頭目霍義(胡東飾演)下蠱的政治陰謀。凡是能與歷史沾上邊的傳奇元素,從洛陽、大理寺到雀舌茶,《狄仁傑:神都龍王》都處理得相當到位,在引經據典的滔滔雄辯中,開創了中國式的古典辦案趣味。
只不過,在幾個可以往下鑽研的趣味點上,徐克卻只稍稍沾了點醬油,就輕輕放了過去,殊為可惜。
例如,狄仁傑到大理寺報到,還要先送上官儀,才能補缺,那種跋扈與囂張,是多犀利的官場現形記(千年來,不管朝代如何更迭,政治口號如何更換,又何曾改變的官場現實)?
例如,狄仁傑下牢後,只要說服醫工沙陀忠,就能騙倒長官,溜出大牢,那既是狄仁傑的乖巧,亦說明了只要掌握關鍵,就能悠哉遊哉的政治巧門。
劉嘉玲飾演的武則天動輒就是要辦事屬下拿人頭來見,這種只用威嚇,不見權謀的領導學,雖然可能接近專制皇朝的真相(欺君之罪就是砍頭),卻是既不通人性,又太膚淺的戲劇處理,例如,尉遲真金只有十天破案期,自己受困迷局,摸不著頭緒,一有線索卻屢被狄仁傑搶了先機。前者,讓他對自己的權位不保,頗有憂慮,後者則讓忌諱手下搶了他的風頭,這些微妙的權勢心理學,初期都只是點到為止,只有到了狄仁傑被封為欽差大臣才正式浮上檯面,少了暗中較勁的冷嘲熱諷,殊為可惜。
例如,狄仁傑拿自己人頭來換銀睿姬一命,武則天在意的是真相?還是什麼樣的花魁女人會讓國人皆傾心?她在意的是交戰國的人質?還是搶了她風頭的競爭對手?劉嘉玲拿到的台詞太少,主要的戲份一如她的尖豎雙毛,只把厲害寫在臉上,只見沈沈殺氣,絲毫不見深沈權謀,少了天威難測的震撼,如非最後來了畫龍點睛的一句:「上解藥!」還真是浪費了這樣一個角色。
當然,《狄仁傑:神都龍王》中的劇情主軸來自於兩大之間難為小的東島苦悶,小國未必能用武力顛覆強權,東島領袖霍義懂得從腸胃著手,雖然有些誇張,但從流行品味中滲透穿刺,其實是高明的政治精算術,也為「流行」賦予更多層次的思考空間了。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