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美國作家Tracy Chevalier.每天看著牆上懸掛的荷蘭畫家Johannes Vermeer的名作《戴珍珠耳環的女孩》,就想像出十七世紀的畫室風景,寫下同名小說;2003年,美國導演Peter Webber把小說搬上了銀幕,找到女星Scarlett Johansson來詮釋這位畫中女孩Griet,完成了《戴珍珠耳環的女孩》這部描寫畫家與模特兒的傳奇電影。
我並不確知,導演Peter Webber什麼時候看到了二次大戰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與日本天皇的合照照片,但是他在2012年的作品《日落真相(Emperor)》中,安排了飾演麥帥的Tommy Lee Jones與飾演裕仁天皇的片岡孝太郎(Takatarô Kataoka)合影,那可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事件,那張照片是早已寫入歷史的重要圖片文獻,那是佔領軍領袖與戰敗國元首的歷史性會面,至於照片是麥帥強迫拍的?還是裕仁主動促成的?那就是《日落真相》可以自由遊走的創作空間了。
好萊塢拍過無數二次大戰題材的電影,歐戰題材從諾曼地登陸、納粹迫害猶太人到紐倫堡大審都有,亞洲戰場則以殘酷的島嶼戰爭為多,卻很少觸碰日本戰敗的關鍵時刻,《日落真相》從美軍投擲原子彈作開場,繼而以麥帥率領幕僚於
《日落真相》是歷史題材電影,彷真元素攸關全片可信度,本片的選角可圈可點。
例如,Tommy Lee Jones飾演的麥帥,從年齡、體態到元帥風格,都處理得有模有樣,特別是他深諳媒體需求,從插好菸斗才要走下飛機,卻會在機艙口停頓片刻供媒體拍照的「作秀」模樣,就足以說明他操縱媒體的強人性格。例如,麥帥在1942年受到日軍追擊,被迫從菲律賓撤往澳洲時,雖然說過:「I shall return.」的名言,但是當年倉皇逃命,來不及拍照存証,日後竟不惜重返菲國海灘「重建」歷史圖像,《日落真相》中的麥帥就常在鏡頭前擺帥擺酷......歷史褒眨,就在看似不經意的人物細節中逐步建立完成。
例如,發動侵華戰爭的首相近衛文麿、攻擊珍珠港的首相東條英機到內大臣木戶幸一,即使他們已是敗戰待審的犯人,除了東條英機自殺未遂,武士氣節備受質疑外,其他大臣都還動靜有節,並無倉皇失志之情,編導顯然相當偏袒日本,但也唯有在這種氛圍的烘脫下,才能得出麥帥的最終決定。
《日落真相》的最終高潮就是麥帥下令他的日本通幕僚Fellers准將(由Matthew Fox飾演)在十天內完成調查,確定要如何處置日皇?是廢黜天皇,並讓天皇接受戰犯審判,甚至送上絞刑頭,吊死天皇?還是尊重日本神國體制,重建民主?從Fellers發動逮捕到親赴皇宮,所有美軍與日本高層接觸的戲,從牆上貼照片逐一認人到情報回報的過程,都是叩人心弦的歷史時刻,有著引人入勝的磁吸能量。
不過,《日落真相》卻在此時悄悄轉了兩個彎,偏離了主題,淡化了張力,殊為可惜。
其一是:Fellers與日本教員綾(由初音映莉子飾演)的戀情。綾的章節,目的在鋪陳Fellers所以是日本通,展現他對日本文化的獨到觀察,甚至在審訊時能以流利日語卸除日本大員心防的關節所在,但是Fellers假公濟私的戀情追思,不但太過冗長,也未能強化美國人應該包含日本文化的必要元素,反而混淆了劇情焦點,拖累了全片節奏(有的人就會吹毛求疵質問Fellers何以能在一片廢墟中,找到綾的舅父舊居)。
其二是:Fellers的蒐證查案過程,只強調大臣的片面證詞。雖然,大臣轉述天皇在得悉內閣決定要偷襲珍珠港時,曾經脫口唸出祖父愛唸的詩句以明志:「我等希望世界的海洋能和平連結,何以狂風與海浪憤怒地掀起?」轉述的場景何等動人,但是日本人明知美軍是要來追究戰爭責任,誰不會為天皇諱?誰不會努力保全天皇?就算編導曾經讓Fellers一度做出處死報告,但那也只是唬人噱頭,《日落真相》只是就歷史事實中草草就推論出無罪免死的結論,未能再就戰爭責任,以及日本安定的前線指揮官決策(還有七百萬軍隊可反抗,美軍至少還要派出百萬鎮守)多做琢磨,以致於有一種先有結論,再填內容的匆匆之感。
不過,高潮就是高潮,《日落真相》的魅力在於麥師與裕仁會面的那張照片,重現會場氣氛,也就成為《日落真相》最吸睛的好戲,捉住那張照片,重現彼時情境,就已夠讓人回味了。
搭配日本最長的一天來看真的頗有意思
湯米李瓊斯真的很傳神,可惜戲份太少了是最大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