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一片冰心在玉壼

lin023.jpg

林肯的事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何在兩個小時的跨幅中津津有味地重新認知林肯,無疑是史匹柏最艱難的考驗,平心而論,他的藝術拿捏相當高明老練。

只開一扇窗子,能夠看清楚多少世界?只開一扇窗子,能夠認清一位人物多少面容?史匹柏在《林肯(Lincoln)》中簡約地只選擇了一面窗子,讓人意外,卻已足夠。

 

史匹柏在《林肯》中所做的美學選擇,從視覺到文學,無疑是全片最啟人深思的所在。以視覺來論,全片採用灰藍色調做背景,大半的演員都是政治人物,都得穿戴齊整,暗色禮服成為基本配備,加上大半的戲份都是在室內拍攝,攝影師Janusz Kaminski最艱難的挑戰在於薄弱的燈光下先拍出層次,繼而又在暗黑的空間裡,讓動人的對話得以來去穿梭。

 

《林肯》的精神核心在提點這位政治家站在怎麼樣的高度來解讀南北戰爭,以及攸關戰爭與和平的黑奴制度,很多政治家都想在歷史留名,卻不得其法,有人急就章,以致變法失利;有人意志不堅,輕易就妥協了,史匹柏選擇從文學觀點切入,表現林肯「非常人」的一面,堪稱獨具隻眼。

 

以文學來論,林肯打贏南北戰爭,解放黑奴的事蹟早已寫入歷史,他的堅持與奮戰,無疑是一介匹夫卻能改變歷史的關鍵要素,要重述他的故事,就不能落入俗套,例如,林肯從政前是雄辯滔滔的律師,執政後亦曾有過多場名垂千古的演講,他的文采風流,自然是電影中最好著墨的地方,奧妙在於拿捏的尺寸與力道。

 

史匹柏的第一個選擇是假他人之口,這也是片頭就以他巡視前線,與兵士對話做開場的原因,兵士都能背誦他的名言(那代表政治思想的成功,那代表不分黑白,都以從事聖戰為榮),但是只能背一半,尚未唸完,就得出征了,這種刻意為之,卻又敢於割捨,不做全程灌輸的拿捏,堪稱政治電影的高明處理了(點到為止就好,意猶未盡的部份,留給熟悉林肯演講內容的讀者去體會,反而更有遺韻)。

 

lin01.jpg第二個選擇則是讓林肯先是出口成章,既而是善於引譬。每一回內閣會議舉行前,在他打算大展手腳前,史匹柏總愛讓林肯來兩句莎士比亞的名言,慷慨激昂,而且鏗鏘有力發出攻擊指令;接下來,在眾議紛雜,勁力拔河,難分軒輊之際,他就會即時切入,來一段看似無關痛癢的小故事,一方面緩合了劍拔弩張的情緒,另一方面卻是透過故事的「譬喻」,讓他想要堅持的理念,在小小的彎轉之後,更清楚地浮上檯面,更精準地得以遂行。

 

正因為劇本賦予了林肯「頭腦清楚、辯才無礙」的紮實基礎,舉凡每一場戲,就都成了飾演林肯的Daniel Day-Lewis的個人秀,只見他激昂時,「大弦嘈嘈如急雨」,婉言時,「小弦切切如私語」,然後「嘈嘈切切錯雜彈」,鬆緊快慢有致後,就有了「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聲響和氣勢。Daniel Day-Lewis的外型揣摩,固然像極了林肯本尊,但是劇本提供的聲音空間,才是他得以勝出稱帝的厚實基礎所在。

 

當然,《林肯》的創作企圖還有著匕首功能,讓世人看清楚政治的現實究竟為何?林肯要讓法案過關,就得運用執政優勢說服反對黨議員變節,只有白癡才相信政治是良心的選擇,可以靠著理念或口號就萬眾趨附,林肯不用「賄賂」或「收買」之名,卻行「封官」之實,變節之人或許清議不高,但對林肯而言,卻是完成政治信念的最務實手段,不為名詞所惑,不受名詞綑綁,或許正是律師雄辯/詭辯性格的呈現,卻也是他追求理想的堅定手段(電影中,針對南軍談判代表一事,林肯簽下了不盡真實的回信,右手邊的信差有疑惑,他二話不說,立刻把信轉交左手邊的信差),政治家需要政客手段的刻畫,讓《林肯》不再是歌功頌德的英雄偉人電影了。

lin06.jpg 

更重要的是,廢奴與結束戰爭何者為重?編導同樣提供了外患與內憂的雙重壓力。外患在於世人已厭戰,急著想結束內戰。能夠廢奴與終戰兩者得兼,是林肯的終極目標,他一方面得促成和平的到來,另一方面又得護著廢奴條款,不要成為反戰厭戰人士的和平交換條件,進退之間,他的沈思與決策,是全片最纖細的感情所在,唯有沈靜回味,才能體會其中奧妙。

 

內憂則來自於妻子和兒子,在南北戰爭的風雲年代中,林肯之子羅勃如果從來不曾志願從軍,是否被同伴謔為懦夫?一旦從軍,他是否會像其他戰士一般斷手截肢或者殞命戰場?前者,自尊受挫,後者,家人痛心。林肯妻子不願兒子從軍,但亦不願見廢奴法案中輟,林肯先得順從兒子意志,卻又派他去格蘭將軍手下做幕僚,而非前線,此舉算是威權投機,卻又見父子深情(成全從軍心願,卻又不致出山入死),難以苛責,但是這種「真人」與「完人」矛盾雕塑,不也更讓林肯的浮雕輪廓更清楚鮮明了嗎?lin02.jpg

 

林肯巡視了戰場,卻少了兵刃相見的戰爭場面(沒有人懷疑史匹柏有重建戰場的能力),只給大家看見廢手斷腳傾倒掩埋的場景,一個畫面勝過千言萬語;同樣地,史匹柏也沒有重現林肯遇刺的場景,而是透過小兒子的歌劇節目臨時中斷,然後聽聞噩耗,抱著欄杆痛哭,提供了「想見」的效果......這些都是史匹柏刻意選擇的低調美學手法,一如John Williams的弦樂章節,大人物的傳奇像煦煦和風拂面吹過,不張揚,卻有滿身芳香。

7 Comments

老師您的文章寫得鞭闢入裡,如果有讚可以按,我要按下一百萬個,歌頌你的寫作能力!

藍老師
我想請問片尾他選擇不戴手套是什麼在表達什麼呢

Francis:
表面上,他只是忘了隨身手套;你可以解讀他少了防護,才有後來的遇刺。
不過,這場戲的關鍵並不在手套,而在他起身,要離開會議時所說的話:「我不得不離開了,雖然我很想繼續和你們在一起……」做為告別詞,這句話可以說是一語成讖,但也暗示(不,簡直已經成了明示了)得太過火了些,雖然黏貼得合情入理,總給人預設告別的雕琢之感了。

一直以來我都十分贊同您對電影的意識形態批判(尤其是唐山大地震的以淚洗腦,近期則有Argo的明貶暗褒),原本期待您對這部林肯會有比較激進的解讀,所以看完本文之後滿訝異的。

當然我並非要否認林肯對人類社會的貢獻,但今天看完這部電影後,我的感受和您的觀點不太一樣。基本上我認為這仍然是一部十分典型的歌功頌德傳記,而不是像您所說的「政治家需要政客手段的刻畫,讓《林肯》不再是歌功頌德的英雄偉人電影了」。

本片的議題直接聚焦在現實的政治議題及人物,全場的鎂光燈都打在林肯這位英雄人物身上,他鞠躬盡瘁、能言善道、運籌帷幄;但怎麼說呢,這又讓我感到非常的「不現實」,因為本片只是場個人秀,是英雄解救世人、白人解救黑人(對比於Django Unchanted)的傳統戲碼。其中「收買」的政治手段我反倒認為是林肯神格化的關鍵,證明其高瞻遠矚的理想不會為了現實而妥協(但同時我又是認同的,也覺得這個手段十分「值得學習」)。

縱然如此,本片還是美麗的,是liberal的(但非radical)。史匹柏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要處理其他面向,畢竟片名都大喇喇地取作「林肯」了。

抱歉,Jim,文章沒有符合你的期許,你的留言簡答如下:
一,我的文章,一直不太激進。只寫得出我看到的部份。
二,林肯用過的「政治手段」,合不合宜?是一回事,高不高明?又是另一回事!很多人接受,他為了崇高理想,不惜與現實妥協;也有人認為把黑暗塗得光亮,也是一種歌功頌德,但是我想,《林肯》至少透過眾議員的嘴點出了廢奴法案靠「賄賂」才能過關的「歷史解讀」,已經夠讓觀眾對政治的黑暗剖面有了更深的體認。
三,曲筆來寫人生是非,有時比正面批駁更有力,請參考。

謝謝您的回覆!

謝謝藍老師的回應:)

我也不太喜歡他說的那一句台詞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本站文章搜尋(new!)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 希望之國:核災奏鳴曲

    台灣有許多人不曾忘記311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日本上演過的逃命潮,309的廢核大遊行,就是許多台灣人的反省與行動。問題是一旦核災發生:我們還能能逃向何方?20?50?80公里逃命圈,誰說得準?是台電?是政府?還是上帝?...

  • 03月09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台北愛樂電台FM99.7《電影最前線》節目,星期六晚 上八點到十點,聆聽網址如下:http://www.e-classical.com.tw/voice/radio/index.cfm    ...

  • 決殺令:鮮血口水齊飛

    血債血還是昆汀.塔倫提諾相信的江湖法則,也是他醉心的娛樂法則,除了血漿噴飛之外,昆汀極盡苛薄之能事,揶揄白人的拙笨,完成了他的贖罪工程。...

  • 決殺令:魑魅魍魉現形

    成功的反派演員都有一出場就讓人忐忑難安的力量,《決殺令(Django Unchained)》的眾多演員中,只有山繆.傑克森有此功力。...

  • 鬱妓回憶錄:魔幻人生

    九十歲的老男人了,欲望與體力都像蛋榚上的燭火一般焚燒,是好或不好?...

Plur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