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0凌晨密令:美學選擇

dark8513.jpg

傑出的女演員,能幹的女導演,讓《00:30凌晨密令(Zero Dark Thirty)》展現了不同於以往好來塢愛國電影的風采,但是事件重現的美學選擇,亦讓電影節奏太顯沈緩。

00:30凌晨密令(Zero Dark Thirty)》告訴世人三件事:第一,沒有女性的堅持與嗅覺,男人查不到911事件發動者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的下落;第二,沒有男人的行動,美軍無法擊斃賓拉登,女人的心願難以得圓;第三,獵殺賓拉登其實算不得英雄行徑,只是一場豪賭,美軍賭對了,成敗結果決定了誰是英雄。

 

比多數男導演還會拍戰爭戲,其實是《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導演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的天賦之一,《00:30凌晨密令》的時空背景與《危機倒數》相近,但在戲劇的稠密度與氣氛掌握上,《00:30凌晨密令》其實更接近於一部新聞事件電影,「重現」賓拉登末日的始末,既是電影的高潮,亦是拍片的始意,但是《危機倒數》的Mark Boal選擇用編年體與大事紀的方式來「重現」歷時十年的獵殺始末,難免就讓人覺得漫長又折磨了(畢竟電影長達157分鐘,兩個半小時多的觀影過程,呼應著Jessica Chastain飾演的女主角CIA探員Maya十年守候的心路歷程)。

dark8522.jpg 

00:30凌晨密令》的故事主軸在於CIA究竟怎麼鎖定賓拉登的行蹤?又如何下令攻堅?奧妙在於前頭線索皆錯,歷經十年抽絲剝繭,才完成拼圖,在這個主軸上,Maya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她進入CIA後的唯一工作就是要找出賓拉登,她就憑著毅力、直覺和鍥而不捨的決心,才完成使命,這符合著好萊塢電影的造神品味。

 

Jessica Chastain的表現也確實可圈可點,齊備了所有造神運動的元素:獨居、沒有親人,沒有朋友,除了工作,還是工作,擁有完全獻身的純美理念。工作上,從旁觀拷問到主審用刑,她的「進化」有著「專業」的狠勁;從餐廳爆破、同仁捐軀到車庫遇伏,整個人浸泡在血海中的情仇,亦為她的堅持,添加了不少柴薪能源;從簡報的口吐髒話到在窗玻璃上塗寫「猶豫」時程,鞭策長官行動的眼神與姿態,同樣有著巾幗不讓鬚眉的趣味。

 

dark8518.jpg

 有她在場,電影不致太過陽剛;有她調味,男人的豬頭濁氣益鮮明,雖然最後非經她認屍不可(其實,她又何嘗見過賓拉登?)的劇情設計,屬於太煽情的好萊塢造神術(驗DNA更有說服力吧),但是導演讓她走出軍營,獨對蒼茫大地時,精神與氣力幾近崩毀的唏噓,卻也是極動人的真情流露(當然,最後的一架大軍機就只接她一人返國的場面,又是另一款的美國愛國主義的虛榮極致了)。

 

00:30凌晨密令》的真正困局在於導演的美學選擇。獵殺賓拉登是美國近代史上的大事,但若拍成約翰.韋恩的牛仔式勝利或布魯斯.威利的終極警探式勝利,只不過是好萊塢又多了一部配著爆米花吃食的愛國主義電影。凱薩琳.畢格羅最後選擇了類新聞紀錄片的「寫實」手法,她敢做如此抉擇,膽識確實不凡,只可惜最後只做到了「反英雄」的美學選擇:行動前,眾家男兒總要奚落女性的線索與判斷;半夜展開行動,先是直昇機迫降,既是喝叱,又是爆破炸門,都已經鬧得乒乒乓乓了,賓拉登的手下還不知應變?不近情理的「事實重現」,固然可以說一切帶有三分僥倖(畢竟美軍非神),但也確實削弱了觀眾的期待與震動。dark8503.jpg

 

正因為《00:30凌晨密令》的調性一直緊守著新聞紀錄片的「寫實」風格,讓導演凱薩琳.畢格羅得能揮灑的戲劇空間其實有限,因此很難出現扣人心弦的高潮戲。但是她還是極其用心地用了「對比」手法來探索「重現」的藝術可能,例如:片頭的911事件原音剪輯,藏有多少美國受難者臨終前的吶喊與驚恐,隨後的審問虐囚戲,同樣是呻吟,但是角色換成了中東人,苦難的因果,在聲音的對比下,有了脈絡相傳的連結點。

 

至於CIA明明用了毆打與灌水等刑罰來逼供,但是美國總統歐巴馬卻高舉道德大旗,在電視上宣稱美軍絕不會虐囚,個個都是刑求高手的CIA幹員,看著總統在電視上大放厥詞,政治騙術與人間現實的曖昧性,就昭然若揭,凱薩琳.畢格羅無需聲嘶力竭找人批判,她讓觀眾目睹矛盾,自行解讀的「並列」處理手法,有些機巧,但仍不失聰明,只是雕琢刀法明顯了些。

 

從選材到執行,《00:30凌晨密令》反應著美國人的911情意結,但從藝術表現上來審視,《00:30凌晨密令》就顯得單薄且乏力了,美國奧斯卡獎最給予劇情片、編劇、女主角、剪接和音效提名,忽略了導演,或許也反應著如此觀點。

8 Comments

直接翻拍歐巴馬的電視畫面
的確是太便宜在這十年中先行開始虐囚逼供的小布希了......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 雖然覺得算是精采 卻總覺得那裏少了些甚麼 現在看到藍先生的這篇文或多或少解了一些疑惑
謝謝..

"鬧得乒乒乓乓了,賓拉登的手下還不知應變"...我的看法是賓拉登為了掩人耳目,身旁並未配置武裝人員(如果有,早被衛星監視到了);再者那些被殺的男子都是一家之主,為了避免妻小受到傷害,所以自始都沒打算武力還擊.....這反而是比較接近事實吧

這部片既然是寫實拍法 又怎麼談藝術
不同的電影有不同的風格
就要用該風格去討論
沒有一部片什麼風格都有
A風格的片 說它缺B風格
沒意義

既然導演將調性守著新聞紀錄片
就是盡量接近事實的拍攝手法

一天發生的事都要有高潮嗎
該不會是要一堆血漿才算高潮吧

我同意 Steve Kuo所說
那個地方是為掩人耳目
一堆人就太招搖
那麼招搖早就透露行蹤
誰都知道有大人物在裡面
美國早就找到

況且電影裡
有一段有說明裡面多少人

做任何評斷之前
先要進行瞭解
並且要看仔細
才能真正瞭解導演的佈局手法

寫實與藝術並不矛盾,只看你做到了多少。本片採取了低調姿態,那是導演想要有別於其他軍國電影陽剛美學的選擇,本文也點出她曾有過的創意與執行。

以下這篇影評
個人覺得寫的不錯
顯現作者用心觀賞
並談到導演安排的重要僑段
例如主角脫韁而出的言行
值的參考
http://movie.kingnet.com.tw/movie_critic/index.html?r=6375&c=BA0001

給她驗是因為她是帶頭的 不是造神

軍機載她回去
也許就只有她一人要回啊
或是可以說敬佩她 給她的一種高級待遇
能找到賓拉登 那是何等不易
這跟虛榮沒有關係

撇該這兩種
我個人認為是表現出
這個幹員完成任務之後的心情
她不是雀躍反而是沉澱

我們做好一件事情的時候
有時也會這樣的心情

導演沒有用雀躍的手法拍攝
是不想表現殺了人還很高興

用心看
就能體會導演想要表達的想法

電影的畫面或許有多元解讀的空間,但是每個畫面都反應著創作者的選擇,一機載一人,多強烈的視覺符號,從視覺上解讀,構圖與用心就已清楚顯現,不是強做解人,而在於你看到了什麼?

太多電影 例如藍波 , 007 ... 主角以一檔百
真要說造神 007還有高科技以及後勤支援
藍波就真的可以算是神話

與之相比
這部片並沒有描述主角有什麼特異功能 特別了不起之處
最多只能說是一個小探員
棄而不捨終於找到賓拉登的過程

也許事實真是如此
賓拉登真的是被這樣的探員找到
但是 別忘了 這是電影
導演大可拍成一個超級優秀的全方位探員
就像007這樣的人
然後搭配驚險萬分 九死一生的劇情
以及超高解像衛星 地面毛髮都能拍到
有最先進的武器
然後再加上高級超跑追逐
而且探員要是男的 還有超級辣妹
這樣大概就有高潮迭起


完全沒有
原來找到賓拉登
是靠刑求
然後靠著一台車 繞來繞去
土法鍊鋼找訊號

觀眾們一定要留意
片中很清楚的演出 根本沒有確認賓拉登在那棟房裡
參與行動者 多半也是半信半疑

如果這部片要演的是美國多了不起
會這樣拍嗎
不會

當然是要拍 美國運用超先進科技找到賓拉登
然後一舉成擒 
最後還要一幕
我們在很多英雄題材的電影常能看到的
頒獎典禮

事實上
與很多英雄電影相比
這部片刻意淡化成功的喜悅
你注意到了嗎
賓拉登被槍殺的畫面 一閃而過
最後主角檢視他的時候
只拍一點角度
完全沒有血腥感

然後
完成一件這麼大的任務
那些隊員很簡單的歡呼了一下

主角完全沒有表現喜悅
更沒有白宮官員頒獎

你想
這樣大的功勞 總統都看直播
隊員完成會是這麼淡的反應
那個主角會沒被表揚嗎

導演一點都沒著墨在這裡
更不想要太多的血腥
也不渲染美國多了不起
我想是因為不想激化更多對立
導演用心良苦
一點也沒有虛榮

這部片
沒有通俗的所謂例如飛車血漿的高潮場面
帶給觀眾滿寫實的一種感受
我願意相信
這部電影跟事實相近

這部片
值得一看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本站文章搜尋(new!)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 印象雷諾瓦:有風吹過

    對光的禮讚是「印象派」畫風的核心,做為一部印象派畫的傳記電影,李屏賓另外帶進了風的力量,光與風的對話,讓遊走在銀幕上的男男女女有了立體刻痕。  ...

  • 06月01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上面這四張劇照,能否直接讓你哼想起它們的主題曲? 台北愛樂電台FM99.7《電影最前線》節目,星期六晚 上八點到十點,聆聽網址如下:http://www.e-classical.com.tw/voice/radio/index.cfm    ...

  • 閉嘴聽音樂:歸去來兮

    得見《閉嘴聽音樂(Shut Up and Play the Hits)》其實是種福氣:可以認識James Murphy此人,可以聽見以他為首的「LCD Soundsystem (液晶大喇叭)」樂團的告別演出,可以思考一位搖滾歌手究竟可以有什麼下台身段?...

  • 看電影:預告片的學問

    一部預告片要透露多少美術和劇情,才會吸引你願意花錢進場呢?小小的預告片究竟要多長,才不會讓觀眾厭煩呢?你想不想知道這張照片來自那一部新片呢?...

  • 追思翁清溪:音樂人生

    翁清溪,1936年在台北市出生,一輩子都奉獻給台灣流行文化的音樂創作者。   從1960年代開始,他的歌曲創作就成為流行文化的主力,知名歌手從鄧麗君、包娜娜、陳芬蘭、陳蘭麗、崔苔菁、鳳飛飛到高凌風等都要叫他一聲老師,創作力非常旺盛,先後以「湯尼」、「波度」、「光陽」和「公羽」等藝名加上本名,發表過上千首歌曲,他曾戲稱用翁清溪的名字發表的歌不賣錢,反而是湯尼的作品才會紅,就一路沿用下來了。  翁清溪天生音感過人,小學五年級私下拿起口琴把玩,就悟出了道理。23歲時更進入美軍俱樂部演出,對於當時流行的大樂團編曲方式最為崇拜,後來還自組湯尼大樂隊及台視大樂團。他的影響力遍及廣播、歌廳、電視及電視,傳世作品包括「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南海姑娘」、「葡萄成熟時」、「大眼睛」、「愛神」、「秋水長天」等,堪稱是台灣流行音樂文化的創造者及見證者。...

Plur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