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年度回顧:《三個傻瓜》
時序來到年底,該是秋收冬藏的回顧時刻了,本周開始,陸續介紹今年曾在台灣上映,但是當時來不及多做介紹的一些特殊電影,有的賣座,有的冷門,然而至少都在2011年曾以不同的方式在台灣市場與影迷展開對話,我的目的就是重新檢視這些作品,讓不曾得見的朋友,得能即時補遺,讓已經看過的朋友,亦能溫故知新。
首先介紹的是印度賣座電影《三個傻瓜》,這是一部用寶萊塢的歌舞形式來探討教育與友情主題的電影,三位主角都是印度知名理工學院電機系學生,但是從新生訓練的第一天開始,阿米爾.汗飾演的Rancho就以不接受既定思潮束縛,勇於質疑與對抗,贏得其他兩位室友的尊重,進而發展出堅定不移的友誼,他們出身各不相同,有人習慣逆來順受,有人則是忍氣吞聲,Rancho則是不時挑戰系主任,從針鋒相對的言詞辯論與抗爭行動中,暴露了教育體制下的虛偽和謬誤。
《三個傻瓜》的魅力有三:
一,同情成績差的同學,透過他們的奮鬥奇蹟散播迷人的生命拚鬥訊息;二,以歌舞形式表現大學時期的悲歡離合情節,在如沐春風的歡樂情緒中,享受他們總能逢兇化吉的神奇命運;
三,做為一部青春勵志電影,所有的教條內容看似教條,卻處理得絲毫不刻板與陳腐,反而創造了「有為者亦若是」的激情感動。
使用音樂:《三個傻瓜》原聲帶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年度回顧:《穿風信子藍的少女》
這是一部製作並不成功的電視電影,如果不是葛倫.克蘿絲主演,如果不是以荷蘭畫家維米爾的畫作為主軸,也許電影至今還在出租店的架上站衛兵呢。
知名的荷蘭畫家從林布蘭特、維米爾到梵谷,都曾有電影人把他們的故事搬上了銀幕,《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小說家看著畫作發呆之後,自己想出來的故事,透過精細的考據與歷史重建,讓畫家、畫作與人物的關係,產生了微妙的化學效應。
《穿風信子藍的少女》最犀利,也最迷人的一點則在於維米爾從來不曾畫過這一幅畫,即使是從荒煙蔓草裡蹦出來的一幅彷作,卻也因為小說家有些奇想,也讓我們看見了維米爾的那個年代,他的家園與家人,以及他創作上的困境。
無中生有最是難,《穿風信子藍的少女》的失敗在於故事拖得太長,而且焦點模糊了,但是光憑這個「無中生有」的豪情,就夠讓人駐足流連了。
使用音樂:《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原聲帶
第二小時:
電影話題:金馬獎點點滴滴
過去四十八年來,金馬獎的給獎標準究竟為何?一直沒有定論,亦不可能有定論。有時是政治掛帥,有時候標榜藝術品味,有時候則反應市場力度,不同的時間點,不同的參賽組合,不同的評審,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永遠不會有可供參考或依循的標準答案。
《賽德克巴萊》獲得最佳影片,已經不只是著眼於電影的藝術完整性,毋寧說是電影成就改變了台灣電影的工業格局,也提昇電影的文化影響力,《賽德克巴萊》讓台灣人和看過片的觀眾重新檢視台灣歷史,認識台灣的原住民。提到凝聚台灣共識,電影比政治的力量強得太多了。
有比賽就有遺珠:姜文執導的《讓子彈飛》,不但商業效果佳,整體的藝術水平更是讓人驚歎,它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一樣,在多數的細節內容上都兼及了觀眾的胃口與反應,得能名利雙收。
回顧2011年的台灣電影,簡單來說就是創作活力回來了,電影類型拓廣了,內容趣味提昇了,觀眾自然也就回來了,我的觀察點是以從「單車」到「火車」,分析台灣電影的起飛歷程。
使用音樂:《太陽照常昇起》原聲帶
《賽德克巴萊》原聲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原聲帶
《幾度夕陽紅》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