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覺是人生極其神秘的召喚,電影導演最高明的技法就是訴諸撞入眼簾的第一印象,以及從中油生的直覺,從中再鋪展出滿室的熱情。
法國導演瑟琳.席安瑪(Céline Sciamma)新作《裝扮遊戲(Tomboy)》中,一頭短髮的Zoé Héran飾演的洛兒穿著簡單的灰色T恤與紅短褲從公寓住家走出來的模樣,傳達的悸動感覺,就宛如《魂斷威尼斯》男主角奧森巴哈意外撞見來自波蘭的14歲美少年達秋(由Björn Andrésen飾演)的那份驚豔。
小說形容達秋俊美得有如希臘雕像,「長著一頭蜂蜜色的柔髮,鼻子秀挺,而且有一張迷人的嘴」,並沒有特別著墨他的衣裳,只說他穿著了一件英國水手上衣,拍成電影時,導演維斯康堤(Luchino Visconti)就很忠於原著地讓他穿上了白衣藍領的水手服,繼而再換穿上很有Chanel風情的橫紋上衣,象牙白的膚色在這些衣著的搭配下,更顯得白嫩。
同樣地,11歲的洛兒似乎也有著風吹即倒的清瘦身軀,但是穿在她身上的那條紅短褲,卻讓她的整個人變得份外醒目。
洛兒的雙親,從來不曾把她當成男生,她的穿著也只能說是閒適隨興,看不出性別,也無意區分性別,但是那件紅褲子,穿在女孩身上,符合穿紅衣女孩的世俗成見,算是貼合性別的安全色;但是穿在男孩身上,亦不覺突兀,反而會多上三分帥氣浪漫神韻,特別是那個綠意繽紛的夏天,她的紅褲身影,穿梭在同伴男孩之間,顯得格外耀眼。
色彩原本只是光譜變化,沒有意義,更沒有性別之分,反而是社會習俗或者政治運動制約了世人的成見,賦予多元解讀,西洋新娘愛穿白紗,東方新娘愛沾紅裳,其實只是約定俗成,並沒有標準答案可言;但在藝術創作上,顏色的選擇卻有深意,也許可多元解讀,洛兒的紅褲(不論是家居短褲或者更短一截的泳褲),輝映著她屢屢在遊戲場合勝出的青春昂揚,有如夏日最後一朵玫瑰,儼然成了洛兒最不落俗套的身份印記。
於是,在父母親的眼裡,洛兒的紅褲平凡得一如尋常女孩;在親吻她的麗莎眼裡,卻是青春玩伴身手矯健,熱力四射的男性符號了。一條紅短褲,女孩男孩相宜,不也就是那個青春荷爾蒙尚未開封的曖昧年代裡,女孩男孩兩相宜,愛怎麼裝扮,就怎麼相像的無性肉身嗎?
《裝扮遊戲》中的洛兒還來不及宣洩早熟的憂鬱,也還談不上性意識的自覺萌牙,她的性別選擇,或許有些青春衝動,正在悄悄萌芽,但是基本上卻還只是一場遊戲,那條紅短褲非常顯著,也非常刺眼地撩撥著觀眾的感官,恰如其份發揮了青春紅豔的註解,成就了電影美術上一次精彩的色彩安排。
如果這個女兒紅,可以被其他的顏色所取代,它就不是最佳選擇,然而只要看過《裝扮遊戲》,只要你有過目難忘的驚豔震動,你就確知這個女兒紅既紅豔又曖昧,你的青春回憶或者祈禱,就能被這份紅給暈染開來了。
感謝老師就電影中的一抹紅,做出如此的解讀。
的確是有趣的觀點。
第一印像應為印「象」
萌牙應為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