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旅客:火車元素

ts023.jpg

火車是移動載具,火車亦是密封空間,在火車上做文章,搞戲劇,還真要有點功力。

 

乘坐一趟火車,花七天時間,穿越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你會遇見什麼風景?所有的秀麗、壯觀或者清冷,在劇情電影的需求中,能夠露臉的場景很難超過三分鐘,景色只是點綴,介紹一點環境,映照一點情緒,鬆弛或繃緊劇情張力。

 

中外電影以火車為背景,描寫在火車上發生的傳奇故事,其實多到不勝枚舉,信手拈來,親情版有《鐵道員》,愛情版有《安娜卡列妮娜(Anna Karenina)》、《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電車男》、《珈啡時光》和《戀戀風塵》,懸疑版有《東方列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和《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驚魂版有《飛越奪命橋(The Cassandra Crossing)》,暴力版有《滅(Runaway Train)》......布雷.安德森(Brad Anderson)執導的《消失的旅客(Transsiberian)》則是兼具了懸疑、驚魂和暴力三項元素。

 

TS099.JPG布雷.安德森首先給予女主角艾蜜莉.莫特(Emily Mortimer)一抹浪漫色彩,她飾演愛好攝影的美國女郎Jessie,在西伯利亞鐵道和車廂中捕捉各式人物及風景畫面,確實是個攝影創作的好題目。

 

浪漫之後,就是文化隔閡,美國旅客遇到了脾氣不好,語言不通的俄羅斯服務小姐,所有的溝通,不但是雞同鴨講,甚至還隱含了嚴密監視的氣息(那是美蘇冷戰的陰影),傳統的刻板印像在布雷.安德森的手法中,添加了一些調味鹽料。

 

第三個重點在於狹小的四人臥鋪,起初只有伍迪.哈里遜(Woody Harrelson)與艾蜜莉.莫特飾演的美國夫妻RoyJessie同住,等於蜜月小套房的臥鋪,也讓RoyJessie兩人有了片刻激情,但是Jessie堅持要Roy戴上保險套的掃興要求,卻也使得歡情場景嘠然而止,他們的愛情到底有沒有問題?在小臥鋪中埋下了一個問號。

 

TS097.JPG接下來則是艾杜阿多.諾里加(Eduardo Noriega)與凱特.瑪拉(Kate Mara)飾演的異國情侶CarlosAbby住進了臥鋪,電影中的「闖入者」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效應,Carlos的探索、炫耀、誘惑與威脅,因此牽動著劇情運轉,布雷.安德森用了層層轉進的技法,讓電影調色盤呈現出了更豐富的色彩變化。

 

因為是西伯利亞鐵路,因為是人生地不熟的俄羅斯,才會發生貪看舊火車頭的Roy錯過了列車,也才讓落單的Jessie既心急,又孤單,讓暗懷鬼胎的Carlos有了可乘之機,導演在此先創造了一個「消失的旅客」的驚愕意外(Roy是不是遭了毒手?),引導著觀眾翹望真相。

 

ts032.jpg然後,觀眾看見了Carlos成為第二個消失的旅客時,以為可以放下一顆不安的心時,故事才真正進入高潮,Jessie面對警方的逼問,破綻百出,心慌意更亂,她既要在找不到出口的車廂中處理被Carlos栽贓的毒品,還要閃躲服務員的懷疑眼神,好不容易打開車門,卻險些被急速風雪給捲走時,果然帶動了驚呼效應,也讓Jessie不得不招出「部份」的真相,以隱飾她更大的謊言。

 

但是導演的厲害之處卻在於Jessie自以為已經瞞天過海了,才要到餐車上拿開水時,快步打開車門,卻差點摔出車外,原來,他們的列車已經和主列車脫勾了,黑幫已將她們掛上了另一輛火車頭,駛向他們的秘密基地,RoyJessie才是真正的「消失的旅客」。

 

ts025.jpg一列火車可以安排出這麼多的戲劇層次,確實看得出導演布雷.安德森的巧思與敘事功力,最後的火車對撞場面,也就不讓人意外了。火車曾經提供許多電影做為故事溫床,《消失的旅客》善用了每個元素,才得以提供緊湊迷人的娛樂效應。

7 Comments

Jessie的謊言是片中最核心之處,無論是否吐實都對自己不利,真是一大人性考驗!

我一直大惑不解的是....
女主角為什麼不說是那個男的要強暴她呢?
這女主角是不是太笨了一點...
再說到後來
的確是女主角不想要 那個男子卻一直追著她跑...

我一直大惑不解的是...
女主角為什麼不說是那個男的想強暴她呢?
都一直這樣逼她給一個答案了
是不是太笨了一點....
再說到後來
的確是女主角不想要 男的卻一直追她....

抱歉多打了一次....
我以為之前沒有PO出來

我想她不講的原因是她太愛老公了,即使沒被強暴,也會引起老公的猜疑,特別是在老公失而復得後,她更覺得不能沒有他。

我不太了解為捨麼最後那個光頭要殺了他的夥伴放他們兩個走??

因為警察要來了 這樣他才能脫身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本站文章搜尋(new!)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 張作驥:橫眉斷牛馬命

    驥是千里馬,良驥難尋,亦難馴。採訪張作驥的難度,不亞於觀賞他的電影。他的電影一如他的名作《醉.生夢死》,敘事如醉,影像如夢,魅力無窮,但要尋找意義的人卻很容易迷航。他的人則如他膺選今年金馬獎開幕片的新作《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明明無話不談,有問必答,但是回答玄奇如謎,很難精準落成文字;明明貼身訪談,卻有霧橫亙,咫尺天涯,終究有如陌生人。 「母親也很後悔把我取名張作驥,」調侃自己,他很自在:「原本想取名張作為,又怕兒子將來沒作為。沒想到名中有馬,又屬牛,注定這輩子做牛做馬。」三歲時他被人推倒在地,眉毛斷成兩截,張媽媽氣到拿著菜刀去追人家,「我兒子破相了!」是啊,橫眉破相又兼牛馬命,讓他這輩子的紅塵浮沉,硬是比別人坎坷多磨。...

  • 下半場:青春夢籃球魂

    青春的最後一場戰役,18歲之前的最後一場球賽,你會比誰都認真都拚命,青春只有一回,錯過了,青春就變色了,《下半場》的青春書寫很生猛。...

  • 出發:極地賽的人與景

    視覺上好看,確實是《出發》的強項,但是除了好看,我們還想多看見一些靈魂,這亦是運動紀錄片的核心趣味。...

  • 淪落人:你殘我缺不失志

    有的電影像詩,透過影像和聲音打造意境,讓人揣想,沒想多給些明白答案;有些電影像小說,起承轉合各有魅力,讓人看得目不暇給,初嘗就驚豔,細嚼更回甘,香港新導演陳小娟的《淪落人》屬於後者。...

  • 我們與惡的距離:劇本

    一齣戲有多紅,看盜版程度就知道。公視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才播了四集,就已經有高中老師直接下載給同學看,全班一起討論;還沒進中國市場,微博網上就有數千則討論文章,甚至出現「台灣真的是華語劇最後一片淨土」的留言。該劇挑揀社會敏感話題做文章,直言敢言又言之有物,才能引發熱議,但是編劇呂蒔媛很焦慮,做完採訪還要補充再補充,修改再修改,「我真的不習慣大家釘著,逼問我在想什麼,我只想請大家多看戲!」不過,別擔心,人雖然龜毛,有時又很阿Q,但是戲比人精彩,訪談又比戲更坦誠!...

Plur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