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材的多樣性,就可以窺見電影工業的生命力。
看到《千杯不醉》的片名,你一定會想到酒。是的,酒的電影不好拍,好拍的話就不會掐指算來卻算不出三五部來了。
酒的電影怎麼拍呢?喝不到,聞不到,是不是只能像《尋找新方向》那樣從品酒哲學中找到人生趣味?還是像《紅高梁》那樣,以酒坊主人和釀酒傳奇來說故事,還是像《失去的週末》和《遠離賭城》那樣,以酒徒的悲慘人生做重點呢?或者從醉拳做文章,拍出武術史上的傳奇《醉拳》呢?
爾冬陞的《千杯不醉》其實是一部以酒食為包裝,實則以男女情愛為重點的市井小人物傳奇故事。在看電影之前,我從來不知道香港有所謂的啤酒小姐,三三成群,遊走在夜市或火鍋店去向民眾勸酒,要當啤酒小姐,酒量一定要好,不但能說笑、更會自嘲,不但老闆歡迎,更能逗客人開心,酒喝得越多,她們賺的錢就越多。問題是這樣的職業,這樣的工作背景,能創造出什麼樣的愛情故事?
這些只勸酒卻不賣身的女郎,每天見盡男人喝醉後的各種德性,印像最深刻的當然就是男人會自吹自擂,還會挖心剖腹公然求歡求愛的各種醜態。爾冬陞看中《千杯不醉》的趣味就在於明明女主角楊千嬅已經看透紅塵是非,偏偏她是單身一人,就會期待愛情,就會在醉酒男人中找到一個還算順眼,還可以改造的對象。楊千嬅糊裡糊塗和經營餐廳失利,買醉療傷的吳彥祖沾上關係,也就莫名其妙地同居一間房,進而投資他開菜色古怪的法國菜餐館,甚至捲進了另一位連鎖餐廳女經理的橫刀奪愛三角戀中。
《千杯不醉》的構想不錯,骨架也有形,可惜的是血肉不足。既然要拍酒國和美食文化,卻沒辦法在菜色中找出人間對話關係,也就是酒歸酒,法國菜歸法國菜,各自有一片天,卻相互連結不在一起,唯一可以和劇情扯在一起的就是「十大出事烈酒」的那場做媒大會 ,楊千燁的狐群狗黨想將男女主角灌醉,好讓他們大醉圓房,劇情的發展是一如意料,但是卻與《千杯不醉》的原題有了出入,畢竟楊千燁真要「酒不醉人人自醉」才能成就姻緣,然而如此一來卻與千杯不醉的本性完全不合,為了成就這段姻緣,前面的千杯不醉鋪排都成了白忙一場,感覺就是牽強,愛情也就有了勉強的感覺。
其次呢,吳彥祖既然要做前衛青年,立志要推廣法國菜,為何又會接受胡靜飾演的餐飲界女强人的邀約,成了迎來送往的餐廳經理呢?劇情不能與人格相連,劇情的發展完全推翻了前題假設,那就是編劇的盲點,導演不能導正盲點,也就讓劇情完全喪失說服力了。
《千杯不醉》是小人物的愛情故事,街坊酒肆的每個配角都有形有神,可愛極了,尤其是方中信飾演的黑道大哥角色,平日就色厲內荏,卻又喜歡打腫臉充胖子,每一次出場都讓人捧腹大笑,完全顛覆了他過去的酷男形象,去年的金馬獎肯定了他和楊千燁的演技,還真是很中肯的評斷呢。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