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傾城之戀」來形容《加州大地震(San Andrea)》,張愛玲肯定會氣到從黃泉起身來罵我,可是若把原著中那句:「香港的陷落......」改成「加州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著......」不正就是《加州大地震》的核心論述嗎?
張愛玲是犀利先知,她的愛情預言,竟然也可以套用在一部災難電影中。
差別在於《加州大地震》女主角是Alexandra Daddario飾演的嬌嬌女Blake,地震前她就與Hugo Johnstone-Burt飾演的Ben一見鐘情,地震來襲時,Ben也曾冒死見真情,只不過,最後關鍵時刻,Ben只能旁觀,巨石強森(Dwayne Johnson)才是主角,因為《加州大地震》探討的是父女情,是對Super老爹的超級迷戀與超級頌歌。
這個劇情安排妥當嗎?見仁見智,你唯一要思考與咀嚼的是:巨石強森夠魅力?夠說服力嗎?會這樣問,我的答案顯然是:No.
畢竟,這麼顧家這麼疼女兒的老爹,真的會因為救不回另一位女兒而與妻子Emma(Carla Gugino飾演)仳離嗎?又如何解釋Emma是如此識人不明,選擇了因為掉了一隻鞋子,就禁不起考驗的大建築師Daniel?
不過,劇情合不合理真的不是《加州大地震》的重點,讓見證世紀災情,讓你享受逃命快感,才是。
《加州大地震》的結構很像邀請大家進入環球影城的大地震遊戲列車,戴上三D眼鏡的那一刻,遊戲就已展開。不論是地震落石的車墜峽谷,或者是隨即而來的胡佛水壩徹底潰堤,Paul Giamatti飾演的加州理工學院教授Lawrence根本還來不及大張旗鼓解說或預告他的地震理論,規模九以上的巨紀世震已經來襲,不廢話,直接進入遊戲,不正是玩遊戲的觀眾,最期待的心理嗎?
透過倖存的監視器畫面,日本福島海嘯讓世人真正見識到海嘯的可怕,也提供了《加州大地震》的創作模型(至於911事件的大樓傾圮慘劇,就更不用說了),製作團隊真正要努力的則是調高震災規模,堆疊海嘯浪高,同時全面摧毀洛杉磯與舊金山的知名地標,Hollywood Sign或者金門大橋都還是小事,讓高樓大廈全都像地毯上的積木一般,隨著震波倒塌,讓鋼骨大樓全都像豆腐渣一般崩毀...都是製作團隊費盡心血打造的結果。
壯觀,場面真的壯觀,毀滅,真的有夠徹底,可是為什麼你不驚慌?甚至不會捉緊椅臂,深怕被落石或玻璃碎片擊中?
關鍵之一在於速度,之二在於規模。
地震來襲,通常一兩分鐘的地動天搖即已釀災,製作團隊服膺這個準則,讓觀眾在最短時間就進入到毀滅的最高級,剎那就已高潮,後面你還會有啥期待?只有特效,而且災難峰峰相連,來不及喘息,固然可以創造一種窒息的危機感,卻也因為少了留白與呼吸,很快就讓觀眾麻痺了,俗話說「如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如今則是「入災難之都,久而不覺其慘」,《加州大地震》的特效不是不好看,亦不是不新奇(至少在都市裡行船,而且是快艇,同時還可直接衝撞大樓,都是在追求一個爽字),只可惜少了更吸引人的戲劇加持,所以容易讓人累。
真正的問題在巨石強森。
他的肌肉過人,但是你看不見他的靈魂與演技,加上一開始就得面臨離婚協議,還得懊惱於未能救回女,接二連三的挫敗,都在削弱他的威權可信度,以致於他所說的:「I promise.」就一如他的墜谷救援一樣,終究是會成功啦,而且一定充滿了逆轉神效,但也少不了機損人傷的小挫敗。
至於Alexandra Daddario飾演的女兒Blake,天生誘人好身材,還懂得體貼男人,理所當然唬得Ben兄弟都為之神魂顛倒,但是最後讓公主甦醒的不是Ben這位王子,而是巨石強森這位super老爹,是的,為了成全神奇老爹的神話,不但王子Ben被晾在一旁了,就連前妻也都詛咒起掉了一隻鞋子,就失魂落魄的富豪......
是的,導演愛死了巨石強森,把所有的神話能量全都賜給了他,這是編導的選擇,只可惜巨石強森的演技釋放不出等量動能,所以,遊戲結束時,你就覺得若有所失:「為什麼我沒有驚聲尖叫的快感?」
我也想說「為什麼我沒有驚聲尖叫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