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見《大河戀》中飾演哥哥的童星時,我愣了一會兒,好眼熟,在那兒曾經看過,不是嗎?他叫什麼名字呢?問號在十分鐘後有了比較肯定的軌跡,他應該就是主演過《戀夏500日》和《全面啟動》的那位影星吧?心頭篤定了些,有了片名,就不怕查不出名字了。
第二眼看見《大河戀》中飾演弟弟保羅的布萊德.彼特時,心頭不禁歎了口氣:「哇,青春真好,他也曾經如此稚氣又帥氣!」那一年他才29歲,如今一代帥哥業已逼近半百了。
第三眼看見《大河戀》中飾演哥哥諾曼女友時,我又不禁脫口驚呼說:「她,她,她,我認得。」是的,Emily Lloyd是我記者生涯中開始注意及報導的新生代女星,1987年她主演《Wish You Were Here》時,有如一顆彗星出現天際,不但歐美媒體爭相報導,她也曾參加過東京影展,成為我報導筆下一定會特別注意的人物,只可惜,她的青春氣息在歐美影壇並不算突出,不能因此爭取到更多的演出機會,終究還是像彗星一般掠過。
重看一部十九年不見的老片,究竟會想起多少往事?答案,看個人。
喬瑟夫.高登-李維當年演出《大河戀》時才十一歲,如今也才卅歲,但是他的長相輪廓改變不多,小時候的模子並沒有因為歲月風霜起過多少變化,電影中帶有三分天真好奇,卻又不敢違逆父親意志的長子神采,卻也準確預告了長大後接棒的Craig Sheffer在成年人生中必定有的生命軌跡,可喜的是喬瑟夫後來的戲份相當寬廣,成年後陸續主演的電影有青春喜劇路線,有性別徬徨迷途,亦有冷酷幹練的盜夢偵探,還有鼓勇對抗癌症的生命鬥士,唯一有待突破的可能是他那張清純迷人的娃娃臉。
看見喬瑟夫,可能對年輕影迷比較有意義,因為可以看見當紅影星稚年情懷,多了點撫今追昔的樂趣(那種感覺很近似四十歲左右的影迷看布萊德.彼特的稚氣模樣),但是像我這種年過半百的影迷而言,最深刻的感受則是又見証了一位童星的成長(我那個世代的馬克.李斯特(Mark Lester)、布魯克.雪德絲(Brook Shields)、提摩西.赫頓(Timothy Hutton)甚至麥考利.克金(Macaulay Culkin)早已淡出銀幕),畢竟,中外童星的最大宿命都在於「小時了了,大必無戲」,只有少數幸運兒持續能以全新能量綻放電波,開疆闢土,重逢喬瑟夫,其實是祝福多過期許了。
我反而是對Emily Lloyd的感觸多了些。她是我記者生涯中開始注意及報導的新生代女星,1987年她主演《Wish You Were Here》時,的確光芒耀眼,在這部描寫叛逆少女大膽追逐性愛自由,最終還是不懂得自我保護,只能獨自承擔未婚懷孕的窘境。平心而論,《Wish You Were Here》只是一部青春成長電影,故事不新,手法不新,唯一新鮮的就是Emily Lloyd的面龐與胴體,敢愛敢恨的銀幕表現,或許就是勞勃.瑞福選中她出任《大河戀》中那位讓男主角諾曼一見傾心的女郎的主因,片中最有趣的設計無非就是兩人初次約會,母親焦急在家守候,勞勃.瑞福不拍母親的焦急神情,只是走廊前的燈不時明滅互換(母親在家裡按開關),然後再由捨不得和諾曼吻別的Emily Lloyd回頭喊一聲:「媽,我知道了。」完成了保守年代的春情紀事。
只可惜,《大河戀》中的Emily Lloyd一旦情有所歸時,所有的戲份與光采都全黯淡了,彷彿只是個花瓶,曾經滿插瓶花,卻又快速移到了牆邊,不復記憶,《大河戀》奠定了布萊德.彼特的巨星地位,其他的影星則都被奪走了光芒。移居好萊塢的Emily Lloyd在演完《大河戀》後,得到了精神分裂症,偶而會是有戲約,偶而還會亮相,但是光采不在,真的就是顆悄悄滑過天際的流星了。
我個人對喬瑟夫高登李維的認識
來自當年sun movie一部很有趣的影集
叫"外星人報到"(Third Rock from the Sun)
主演是大名鼎鼎的John Lithgow
後來在"神秘肌膚"等片陸續看到這小孩
特別開心他沒有因為一部熱門得獎影集下檔而從此消失
一轉眼他也來到而立之年了...
還有Angels in the Out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