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太艱難,模彷最便捷,發明創作公式的人可以造福很多才情有限的人,當然也就得忍受各式各樣的模彷或改造,不管稱之為抄襲或者諧彷(Parody/台北的當代美術館則譯作派樂地)。
好萊塢是美國西岸洛杉磯市的地名,亦是美國電影工業的簡稱,豎立在李山(Mountain Lee)上的地標HOLLYWOOD,更是全球知名的文化與旅遊景觀,有意發展影視娛樂工業的國家或城市,亦都樂意張貼上「XX HOLLYWOOD」的標籤標示其推動文創產業的決心,因此年產量驚人,創意亦極其活潑的印度孟買就新創了BOLLYWOOD一詞,以「寶來塢」之名挑戰「好萊塢」。
但是,就算寶來塢的影視產業真能後來居上,或者分庭抗禮,在文化傳承上,還是只能算是好萊塢浪潮下的附庸影子,只要依舊掛著BOLLYWOOD之名,不能擺脫HOLLYWOOD,就不能獨領風騷。
基於這樣的心情,看見紐西蘭的威靈頓機場有意新豎「WELLYWOOD/威利塢」的地標以招攬觀光客時,心頭難免歎了口氣:「怎麼還沒拚比,就先輸了一口氣?怎麼想做老三,無意做老大?」
紐西蘭山明水秀的觀光事業原本即極吸引人,《魔戒三部曲(The Lord Of the Rings : Trilogy)》橫掃全球電影票房後,更是吸引眾多影迷和觀光客上門,威靈頓的觀光事業蒸蒸日上,多少人慕「末日火山(Mount Doom)」之名,想要來至尊魔戒是如何用雄雄火燄鑄造而成,而且《魔戒三部曲》雖然少不了好萊塢的資金與全球發行網路,但是真正讓影迷動心的卻是紐西蘭的心靈與土法煉鋼,卻卓然有成的動畫產業,不但聲光表現足以與好萊塢分庭抗禮,更讓原著小說的文字意像落實成極其說服力的影像,成就傲人的經典。
既然電影工業都走出自己的路來了(雖然,《魔戒》導演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之後的作品《金剛(King Kong)》與《蘇西的世界(The Lovely Bones)》都不算傑出,似乎進入了創作潛水期,整體來說,紐西蘭的電影工業只能說是忙碌熱鬧,卻沒有風捲雲湧的氣勢),頗有可為的觀光旅遊事業又何必循好萊塢的舊路,強沾好萊塢之光,另行打造威利塢的地標?
訴求名牌,沾光名牌,確實是最省力的行銷策略,諸如台灣矽谷、台北銀座或者台北曼哈頓大概都是同樣的思維,別人的名牌亮,形象清楚,順便也就能夠準確傳達出意欲訴求的重點,模彷HOLLYWOOD地標,換成WELLYWOOD,固然意圖清楚明白,但是格局不高,卻也是不爭的的事實。
問題在於美國人生氣了,負責維修HOLLYWOOD地標的HOLLYWOOD地標基金成員就認為威靈頓機場未打招呼,亦未取得授權,就如此招搖,儼然文創海盜,是可忍,孰不可忍?公然就在紐約時報上開罵了起來。
其實,威靈頓機場東施效顰,根本是多此一舉,只會自眨格局(雖然會有些蠅頭小利);但是好萊塢人的大驚小怪,也是太小鼻子小眼睛了。有人要邯鄲學步,取法乎上,對好萊塢又有何損傷呢?(我並非贊成海盜侵權,只是在文化地標上談授權,收版權費,真的很小題大做)畢竟,所有的模彷跟進,等於是在心甘情願在額頭上烙印了好萊塢的文化手痕,做一個強勢文化的輸出國,面對俯首稱臣的文化子民,一笑置之或許比聒噪擊鼓要來得更大度了。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