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欺的,落單的寂寞心靈,一旦得著意外的溫暖,心頭會浮生多少的感動?丹麥電影《更好的世界(Hævnen/In a Better World)》對於寂寞與溫暖著力甚深,對於青少年的孤獨亦有著動人的描述。
青少年的孤獨往往有一種特殊的耽溺,老覺得自己的心事無人能解,身旁沒有一個可以信任的朋友,對身邊所有的一切都看不順眼,似乎一切事物在與你作對,得不著安慰,更得不著共鳴,孤獨因而有如無底深淵,讓人墜落,也因為高速墜落,孤獨滋味就變得更厚實濃鬱,除了自我舔拭,再也無人會幫你療癒傷口。
《更好的世界》兩位主角是Elias(由Markus Rygaard飾演)和Christian(由William Jøhnk Nielsen飾演)其實就是飄盪在孤獨國裡的兩隻青春身影。Christian因為癌症奪走了母親,走不出遭死亡劫掠的憤恨影影;Elias則是在校園常受到同學霸凌,即使父母都出面向學校申訴了,依舊得不到該有的重視與平反。
同是天涯孤獨人的他們,卻意外成為同班同學,而且課堂座位就是並肩靠坐,成雙了,就不孤單了,就有了相互聲援的可能性。Christian上課的第一天,就曾目擊Elias遭人霸凌的事件,當時他只是旁觀,直到看見Elias被人惡搞,洩了單車輪胎胎氣, Christian看不過去,仗義質言,卻也遭籃球襲臉,流了不少血,這時他們也就有了「同時天涯淪落人」。
差別在於,Elias習慣忍氣吞聲,很有主見的Christian就在下一回的霸凌事件發生時,從背後撲倒霸凌同學,甚至拔出腰間小刀,比著對方咽喉,要脅不能再有霸凌事件。確實,以暴制暴是最直接快速的生命主張,對於習慣張牙舞爪,揮舞拳頭的惡人確有震嚇功效。
然而,很多老師對於同學們的拳腳相向,或許不以為意,懶得積極處理,學生們會在校園拔刀,等同於威脅了生命,非同小可,可是沒有人找得到那把小刀,Elias和Christian都承認打架,卻否認有刀,他們連手迴避了成人世界的焦慮,卻也滋生了情義相挺,互相掩護的好友默契。更重要的是,看似弱小,沒有主見的Elias卻知道在天花板的夾縫裡藏住Christian的小刀,Christian更不惜把這把小刀送給Elias,一來一往之間,男孩間的義氣情懷完成了平鋪直敘的交流互動。
但是,刀是兇器,就是不祥,《更好的世界》的高明之處就在於透過小刀的流動轉手,交代了分享與交棒的男兒情義,但是另外亦賦含了暴力即將擴大的暗示。因為兩個小孩即將面對「世不更事」的災難,這回不再是小刀了,而是殺傷力極強的土製炸彈了。
Elias是聰明的孩子,他目擊Christian的試爆成功,當時確實有著放鞭炮般的喜悅與興奮,而且Christian做炸彈的目的,卻又是替Elias的父親Anton出口鳥氣,懲治那位出言不遜,還恣意動手羞辱人的粗魯工人,Elias其實很難拒絕Christian的實彈邀約,忐忑不安的Elias試圖向遠在非洲行醫的父親請益解惑,卻得不到他所想要的答案,只好放棄理性,從血性激情中激發自己的義氣共鳴。
Christian不知天高地厚,一味沈溺在自己建構的世界中,Elias想要踩煞車,卻拗不過朋友的堅決眼神,更不想失去唯一的朋友,縱然明知不妥,還是得咬牙以赴,Elias在爆炸前一刻的掙扎與良知,卻也透過他的肉身血祭,即時讓他和Christian的青春狂想曲,從任性偏執的小圈子擴張達到深情人性的格局。
孩子不壞,何以孩子會走岔路呢?《更好的世界》讓我們從兩個小男生的義氣情懷中,看到孤獨怪獸的巨大殺傷力,那才是最讓人悚然一驚的人生觀察。
是呀!! 每個人豈能孤獨一生呢!孤獨是能吞沒心靈的怪物
寫的真好!!
另外我想到
其實成長的過程中有ㄧ位導師的話
真的可以減少很多錯誤和後悔
如果是自己的父母親是最棒的了
只可惜大部分的父母親只能是父母親
其實並非大部分的父母親只能是父母親,想幫卻幫不上忙,也是很多父母親心裡的痛。
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