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打開電腦,google的入口網站上出現了一條龍和一個漫畫人影,心中浮現的第一個連結是:李小龍怎麼了?點圖進去看,才知今天是李小龍的七十歲冥誕。
google的經營者很用心,今年三月二十三日才設計了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圖騰,提醒世人當天是黑澤明的百歲冥誕,今年十一月十二日則是登出了台北
市國父紀念館的外觀圖像,台灣人一看就明白那一天是紀念孫文生日的「國父誕辰紀念日」。
對於用心經營的人,對於用心傳承文化的人,我總是不吝給予掌聲,google的香火傳承作為,就是能帶給我一些意想不到的火苗與火花,高中時期排隊看《精武門》和《猛龍過江》的青春熱情,也就在重逢李小龍圖像的這一刻,重新浮現眼前。
《精武門》1971年上映時,我似乎剛考進台北市建國高中,才是個高一學生(詳細日期已經不記得了,無法確知是春假或暑假時看的電影,無法確定當時自己是國三學生或高一學生?),印像還清楚的是那天陽光亮麗,就在中國戲院(現已拆除)在售票口前遇到了西門國小的小學同學林俊彬(寫得一手好毛筆字,家就住中國戲院附近),才發現我們同樣都喜歡看電影,也同樣有著搶看早場電影,先睹為快的癖好。
李小龍的演技好不好?確實見仁見智,情緒激動時的臉部線條,很誇張,也很煽情,但是身手俐落卻是不爭的事實,對抗日本人的民族主義情懷也簡單有力,至於他與女主角苗可秀的那場銀幕情,反而是情竇初開的我們另外崇拜的英雄神采了。他的嘶吼、吐氣和身體延伸的曲線,都是功夫拳腳電影少見的精準勁力,即使劇情本身乏善可陳,但是迅如奔龍的身手,已然足夠帶給觀眾難以言宣的暢快喜悅(我尤其懷念那種純觀影,不必在思索評論文字該如何寫作的單純觀影樂趣了)。
看了《精武門》,就一定會看《猛龍過江》,也會看《龍爭虎鬥》,李小龍的電影是他的生命紀錄,其實也另外收藏著我(包含著我那個世代的無數靈魂)的青春記憶,「看」與「被看」交錯糾纏,正是電影人生最神奇的趣味了。
從竄紅到32歲猝逝,李小龍的一生真的有如傳奇流星,但是他的影響力也在身後才更清楚顯現出來,從道館到銅像(不只是香港,南歐或中南美洲都有),從接力而起的新星,到一部接一部 以他為藍本的模彷表演,連過去主演的電視影集《青蜂俠(The Green Hornet)》李小龍實踐的夢想是一種電影奇觀文化浸染下的傳奇。
或許是李小龍的傳奇,早已為世人所熟知,很難想像他的傳記電影究竟要怎麼拍,才動人?才會有新意?香港在李小龍七十冥誕前夕分別推出了劉偉強執導的《陳真:精武風雲》和由葉偉民執導的《李小龍,我的兄弟》。前者由甄子丹來向前輩致敬,他也算是拳腳功夫片的最後傳人了;後者則是改編自李小龍胞弟李振輝的小說,由新人李治廷和老將梁家輝合演,據說是要重現李小龍的童年時光,他的兄弟姐妹亦都以訪談的方式亮相憶往。
但是對我而言,對李小龍的一切已經停格在1973年的7月20日那天了,他永遠是那麼年輕,永遠是那麼美好,後續的追思光影都不能增添或撼動他的足跡印痕,我能做的只有拿出DVD,看他再舞一回雙節棍,再迴一次身,再踢一次腿,摸摸鼻子,招招手......
不知是真是假,我的印象是除夕當天下午去看的?
最後一張照片是12吋(約30公分)人偶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