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誰在看電影?他們看的電影又是那一部份的電影?其實是一門很有趣的研究。
美國疾病管制局(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日前委託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菸品管制研究和教學中心主任Stanton A. Glantz博士完成了一份賣座電影的吸菸場景分析報告,得到了普遍級和輔導級電影的吸菸場景,已經從2005年的3,967場降低到2009的1,935場,等於快速下滑了49 %,成效不俗。
相關數據還包括:有吸菸戲的好萊塢賣座電影中, 1991年有2,106部,1997年已經增加到了3,386部,1998年跌到了1,612部,但是再一路往上攀,直到2005年最高峰的3,967場,一後再穩定下滑,到了去年已降為1,935場,雖然還不算歷史新低,但是持續穩定的下跌走勢,已經夠讓反菸學者開心極了。
我不太相信數字,我好奇的是Glantz博士每天睜大眼睛看電影時,究竟在注意什麼?如果真的是看到有菸品出現,就要搖一次鈴,夾一張白紙,像不像《新天堂樂園》裡的那位電檢神父?
當然,這種類比未必妥當,神父為著信仰與道德標準,看到接吻與裸露就要求動剪刀,固然是強行壓抑了人性,也極其不當地以父權概念決定了觀眾什麼東西可以看,什麼東西不能看;但是反菸人士的抗爭理由,卻是有科學實據的,前者武斷,後者有科學佐証,感性與理性的判斷態度,其實相距甚遠,不應同款類比。況且反菸人士,並未干預電影的內容,更不可能動剪刀修剪電影,他們只能從數據中反應事實,提醒創作者注意:有必要讓年輕影迷暴露在那麼強烈的菸品暗示空間中嗎?
不過,Glantz博士在記者會上點名《記得我(Remember Me)》中的男主角羅勃.派亭森(Robert Pattinson),因為他在這部被分級列入PG-13(約等於台灣的保護級)電影中,竟然菸不離手,偏偏他又是最懂得妹妹心情的好哥哥,電影的碎心結局,夠讓所有影迷為他一掬同情之淚,但是他這個這麼容易讓年輕孩子認同與崇拜的角色,如果就這樣公然吸菸,會不會對年輕影迷產生洗腦或催眠功能呢?
這其實才是最讓反菸人士憂心的事:好萊塢電影只要持續灌輸抽於就是帥氣,就是神氣的錯誤概念,就等於在打擊或者摧毀反菸人士的努力。
另外一位被Glantz博士點名的影星則是《阿凡達(Avatar)》的女星雪歌妮.薇佛(Sigourney Weaver),她在電影中飾演的Grace Augustine博士,同樣是一位菸不離手的研究員,這樣的角色設計,透過《阿凡達》橫掃全球票房的驚人賣座成績,等於是在水源區灑了一大桶的鈽元素(意思是徹底污染了水源)。這麼強烈的指控,或許會讓更多人反問:「不過是一部電影嘛,有這麼嚴重嗎?」然而,相信電影有感染力的人,絕對不會懷疑這樣的論述,潛意識的訊息傳遞,可能要多年之後才看得出影響,這亦是美國疾管局要緊釘著賣座電影不放的主要考量。
比較有趣的是《阿凡達》導演詹姆斯.柯麥隆的答辯,他強調Grace Augustine博士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身體健康,她只在乎她的阿凡達肉身能否正常運作,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會滿嘴粗話,菸酒全來,應該不會有年輕人視她做為偶像,得到正面向上的學習能量吧?亦有人調侃說,柯麥隆如果加進一場Grace Augustine博士因為菸酒不忌,導致體能衰退,在大戰中慘敗受挫的戲,或許就會得到反菸團體勉為其難地拍手鼓掌了。
美國有些反菸團體一直在鼓吹,只要電影中出現抽菸畫面,就應該列入「限制級」(有點像台灣以前的電檢分級,只要露點或露毛,就得剪掉、噴霧或者乾脆禁演,完全不管劇情有無必要?畫面有無引人迷思?經過二十多年抗爭才讓電影分級制中的限制級去收納這些爭議作品),因為只要年輕人無緣得見這些作品,就可以讓未成年的年輕人不要太早接受抽菸的訊息,確是看似美麗又響亮的口號,只不過,美國負責電影分級的美國電影協會(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則是站在創作自由的觀點,斥為無稽,抵死不肯。
我從沒抽過菸,不但反菸,還協助拍攝過反菸短片《魔鬼在後面》,我能理解反菸人士「地獄不清,誓不成佛」的悲憤心情,畢竟菸草公司財勢雄厚,行銷有道,一般意志薄弱的凡夫俗子如何能夠抵擋得住菸草公司撲天蓋地的洗腦攻勢?但我還是主張應該就片論片,畢竟禁產菸草,才是斬草除根的根本之道,菸草未禁之前,電影還是應該要保留有反應人生的迴轉空間,不必變態頌揚,但亦不必畫地自限。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