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很難忘記娜塔莉.波曼在《終極追殺令》中梨花帶淚的癡情演技,不是每位童星都能像她如此星運順遂,拍戲時遇到的挑戰,其實都是血淋淋的殘酷人生呢。
我清楚記得,1994的初冬,《終極追殺令(Léon)》,一位職場上的女同事看完電影後,連聲說:「叫我瑪蒂妲(Mathilda)。」
為什麼?因為《終極追殺令》中的瑪蒂妲太迷人了,當年才十一歲,第一次演戲就挑大梁的女星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 ),演活了那位見証自家滅門血案,又在殺手Léon(由Jean Reno飾演)的照顧與掩護下,勇敢活下去的堅強少女。
看完《終極追殺令》,你很難不迷戀瑪蒂妲,事實上,導演盧.貝松(Luc Besson)很懂得女性的美,他所創造的女性都有股迷人氣質,他的前兩任妻子都是他的電影中的女主角,從《霹靂煞(Nikita)》的安娜、芭麗瑤(Anne Parillaud )到《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的蜜拉.喬娃維奇(Milla Jovovic)都因為拍片而結下夫妻情緣。
至於盧.貝松如何發掘?又如何教會才十一歲的娜塔莉.波曼詮釋瑪蒂妲?很多拍片現場的秘密,其實只能以佛曰:「不可說!」來形容,因為一方面,娜塔莉的父母親不放心女兒演出這種暴力血腥電影,另一方面,娜塔莉本人對角色性格亦很有意見。說服娜塔莉超齡(心理年齡,而非生理年齡)演出,就是他的導演人生中最重要的技術手法了。
首先,古靈精怪的瑪蒂妲絕非一般乖乖牌,而是很有個性的前衛少女,盧.貝松設定的劇本中,她的角色特質之一就是會抽菸的少女,才十一歲的娜妲莉當然不會抽菸,更不想抽菸,不願讓觀眾從抽菸行為中認定她是個特立獨行愛搞怪的「壞女孩」。盧.貝松了解她的心思後,於是反其道而行,告訴她說:「抽菸不好,但是一開始,妳是抽菸的人,遇見了Léon,有了出生入死的患難與同之情,於是妳為了Léon,決定戒掉香菸,這樣好不好?」
肯於,而且懂得循循善誘的人,往往都能心想事成,瑪蒂妲從抽菸到戒菸的轉折,確實讓人看見了愛情的力量,兩人在小房間裡,一個反串扮起卓別林,一個擠眉弄眼裝可愛的患難情,亦極為迷人,當然,以盆栽為信物的生死相許之情,在槍林彈雨之中,不惜捨身護盆栽的「山盟海誓」,更都是癡情人一看就能懂的密碼,身外物全可拋,唯有盆栽不能丟的執著,成了全片最迷人的愛情論述了。
我常覺得小孩子拍電影很可憐,因為往往要面臨太多早熟意念的洗腦,以及超齡演出的挑戰,每回看到媒體又在大篇幅報導天才童星時,心中總覺不忍,趕緊就按下遙控機轉台不看了。
不久之前,看過女星芮妮.齊薇格(Renée Zellweger)在《39號特案(Case 39)》,被年僅十三歲的童星Jodelle Ferland折磨得死去活來的故事時,心頭頓時變得好沈重,一句影評文字也寫不出來,心中只念著編導何以要一位小童星飾演惡魔化身的女孩,強迫她說出一輩子都可能用不出口的最惡言語?用最猙獰的表情來刻畫人生心計呢?
最近重讀盧.貝松的訪問稿,看見他當年「說服」娜塔莉演出抽菸戲時的策略內幕,不禁又想起了這段觀看《39號特案》的噩夢經驗,心頭又多沈重了三分。
so true
覺得成就總伴隨一些犧牲。
就是不忍。
孤兒怨 才是惡夢吧!
藍老師寫得真好
我也剛寫完一篇童年再見 略聊終極追殺令Leon the professional
http://icarus0304.pixnet.net/blog/post/31767676
我是以童年的社會學角度來看這部片
拜讀大作了,相當用力的一篇精彩文字,圖象的力量亦極有說服力,讓昔日精華,重現螢幕,讓人動容。感謝。
好精采又令人欣喜的電影見解,話說前陣子也因為娛樂片「特攻聯盟」讓我意外憶起「終極追殺令」,劇中超殺女(Hit-Girl)的身影雖然沒有Mathilda的個人特質迷人,但她戲裡的化身彷彿讓我想起Leon當年帶給我的童年電影樂。
謝謝藍老師的分享
挺喜歡小小的女性童星喔,能當女童星有很多人的疼愛呢!獨獨對伊卡魯斯影評中的照片難以理解,所以不苟同,得罪之處請包含!
伊卡魯斯
原來看這齣戲自始自終你腦子裡想的都是性
當時我竟然完全都沒有察覺
太可怕了 那不過是你的想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