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氣方剛,戒之在色,因為欲望會使人盲目,一時衝動下很可能會做出日後再難回復彌補的憾事,John Carney執導的《曾經.愛是唯一(Once)》,差點被欲望毀了情愛,永遠的殘缺不滿足,反而換來亘久的思念。
先愛慕,繼而有靈肉交融,是情愛世界迷人的進行曲,有的人只求一晌貪歡,不要天長地久,愛恨來去無牽掛;有的人則是惜身如玉,不願輕慢,不想隨意。愛不愛,要不要,確實沒有標準定律可以適用於所有的人。
《曾經.愛是唯一》的男主角葛倫.漢薩德(Glen Hansard)其實是與女主角馬奇塔(Marketa Irglova)一見鍾情,人來人往,濁世滔滔,只有Marketa專心聆聽,而且聽懂了他的心,還會追問著他傷心的往事,加上Marketa長相秀美,讓人頗生好感,一旦兩人又在音樂世界極其合契時,葛倫即使還在失戀療傷階段,放過馬奇塔不追,似乎就真的是笨蛋了。
那天,他帶馬奇塔回家,先在老爹的店面裡修好了她家的吸塵器,再帶她上樓參觀他的臥室,那是他做夢和作曲的基地,馬奇塔沒有多想,只當是參觀好朋友的房間,分享創作心情,但是偏偏葛倫開口要她留下來,「晚上別回家了。」
葛倫想要做什麼?情人都明白,但是馬奇塔愣住了,臉色一變,起身就走了。
馬奇塔的穿著像個保守又乖巧的小丫頭,會為了葛倫的冒然求愛而覺得受辱嗎?後來才知道,她未必是不肯,而是她已嫁了人,也做了媽,雖與老公分居,但是晚上不回家,就於心不安。葛倫還不認識她,還不了解她,就想肉體歡娛,對她而言或許真是唐突了些。
還好,她們的愛情與友情還可以重新來過,不求耳鬢廝磨,但求相會談心,談了許多少年往事,交換了許多愛情創傷,一起創作音樂,一起灌錄唱片,肉體上或許陌生,連手都沒牽過,連臉頰都沒親過的兩人,精神上卻早已相唱和了。
唱片趕在葛倫前往英國的前夕錄製完成,葛倫於是再邀馬奇塔到他家小聚,做什麼?除了做愛,圓了夢,卻還有離熄還能做什麼?馬奇塔笑了,她知道葛倫要的是什麼,她沒有不肯,她相信那一定很美好,於是相約稍晚見。但是馬奇塔爽約了,焦慮又失望的葛倫卻沒有問為什麼?也沒有半夜去敲人家的門,該來的終會來,不該來的,終究就是沒來了。
導演其實也不想告訴我們馬奇塔明明都應允了,何以最後爽約,難道她不會輾轉反側嗎?只有結果,沒有答案的安排,就是讓觀眾和葛倫自己去想像,然後,心胸越開闊的人也許就會有更美麗的結局。
葛倫繼續飛往英倫去追尋自己的音樂夢,馬奇塔的先生則搬來同居,小女孩快樂地在父母親陪伴下成長,兩條短暫交會的平行線似乎已難交集了,但是葛倫卻用盡積蓄買了一台鋼琴送給馬奇塔。
她的音樂天份,只有葛倫明白,不要浪費了,不要虛擲了,人不能伴你一生,琴卻可以,那是充滿祝福的告別禮物啊,每回馬奇塔彈著琴鍵,彷彿葛倫就在身如癡如醉地聆聽著,「何等共翦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她們的心房中永遠都有著對方的形影,不會褪色,不會變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竟然得以在都柏林的街頭上找到當代印証。
如果,他們有過肌膚之親,思念會不會更深濃?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那份擦肩而過的遺憾不滿足,卻在絕對的祝福下找到永恆的位階。電影終場時,馬奇塔心滿意足地彈完琴,含笑的眼睛轉向窗外的攝影機瞧著,相信葛倫明白,相信觀眾亦明白。
愛情是什麼?永恆又是什麼?《曾經.愛是唯一》提供了一個陽光燦爛的答案。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