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的資料到底可不可信呢?新聞局代表官方所公布的資料,到底可不可信呢?
為了要書寫新片《詭絲》的論述文字,我上網查了資料,卻得到非常困惑的答案。
首先是新聞局的臺灣電影網(Taiwan Cinema),這是新聞局推介台灣電影和影人的主力網站,上面對劇情的描述是這樣的:
「你相信世界上有鬼嗎?」一組由殘障科學家黃三太所領導的科學小組,利用可以捉鬼魂能量的發明「孟結海綿」,捕捉到世界上第一隻鬼。
可是,只要看過電影,你就知道最後的劇情是由日本科學家橋本良晴(江口洋介飾)主持的科學小組請到了一位專門拍靈異照片的賞金獵人,進駐一幢能量異常的屋子內去拍攝鬼的照片,結果他真的看到了一位小鬼,卻也因而心臟麻痺死亡。
這是《詭絲》開場戲的簡單內容,但是男主角的名字從黃三太到橋本良睛,讓你看到了一部影片的成長與盲點。
我沒有讀過《詭絲》的原始劇本,不知道這部曾經獲得2004年新聞局優良劇本專業組競賽首獎的劇本中,最初的科學家的名字是不是叫做黃三太?但是新聞局官員基本上是不會杜撰電影故事的,都是根據業者提供的資料做移植轉貼的,合理判斷,原本就是只有以台灣為背景的捉鬼故事。
《詭絲》劇本完成後,得到了一千三百萬的輔導金,製片小組找到了更多的資金,更多的關注,於是案子越發展越大,從純台產製片因而有了國際市場的考量,因此有了尋找江口洋介的可能。
確定要找日本影星了,劇本就得修改,要讓日本人進入台灣捉鬼,科學研究是合理的安排,所以才有橋本良睛取代了黃三太,也因此才有了日本交流協會主管官員的角色,讓科學家在面對政客的羞辱下,不停按下碼錶,積累他所有的恨,以及能夠轉化的能量。
這是一部電影從發想到成長,最後再定型的合理發展管道,但是「更新」的無能及怠惰,卻也是台灣電影行銷的盲點。
熟悉網路操作的人都知道,「更新」舊資料,舊網頁並不難,只要找到新資料,只要在舊材料上按兩三個按鍵,新網頁就完成了,舉手之勞就能夠做好的事,卻沒有「更新」,其實是欠缺主動關切的動機,也就是少了熱情。
沒有熱情,怎麼做電影呢?
如果《詭絲》的官網犯了這個錯,讓江口洋介的角色名稱繼續叫做黃三太,你一定會砸了這個網站,因為太不專業,太不用心了。可是,為什麼沒有人去砸新聞局的台灣電影網站呢?是看的人太少?還是大家都已經心灰意冷了?
不過是個人名錯誤,需要大驚小怪,大呼小叫的嗎?新聞局官員或許就是因為有這種心態,所以即使是他們大老闆可能下台的治安成績廣告,也照樣出現了數字誤植的錯,所以,小小的一部台灣電影出了點岔,不過是個角色名字出了錯,有什麼了不起呢?
是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更正一下就好了。連更正都不做,那就是根本不當回事了。
當網路的資料成了歷史,後代的人不察,繼續引用錯誤的資料,真相如煙,信史成灰,一切成泡影。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