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國與西洋文化接觸,洋名中文化就是擾人不已的話題,電影《黃飛鴻之獅王爭霸》中就有一段,黃飛鴻應十三姨之請,在攝影機前來一段武術表演時,十三姨喊了一聲:「Action!」結果黃飛鴻聽成「鴨腎」的趣聞。多少反映出中國人對洋文的音譯態度,早年還不懂得用音標學英文時,誰不是靠一些音域相同的中國字來注音強記呢?「Action!」與「鴨腎」的發音像不像?國語唸來怪怪的,可是用廣東話來說就像極了。
至於《黃飛鴻》系列最有名的英文中譯名詞則是「愛老虎油」了,如非對照英文,你真的很難與「I love you」連結在一塊。口語俗文學的力量與趣味可見一斑。
譬如,我就從來沒搞懂過「米高」這個名字,是從那種譯法叫出來的,可是外片史上的「米高」巨星可多著呢,從老牌米高.肯恩、米高.約克到近年來當紅的米高.福克斯,明明都是從Michael衍生而來的,卻成了台灣「米糕專賣店」的特產。還好,金像獎影帝邁可道格拉斯沒被片商改稱「米糕.倒個拉屎」,搖滾巨星麥可.傑克森也不致成為米高.傑克森。
一個Michael,兩種譯名,一國兩制的離奇現象原來早就存在於英譯社會之中了。
曾經來台灣演出的電影配樂大師Michael Nyman,遇到的卻不是麥可變米高的問題,而是Nyman到底該唸成尼曼或是奈曼?Michael Nyman的音樂煽情動聽,唱片商早就進口了,只不過,第一步就錯譯成「尼曼」,所以大家一路錯用下來,就算是他都來台演出了,而且非常明確地告訴大家:「我的姓叫做奈曼,不是尼曼!」可是你只要隨便到唱片行架上去看,只有麥可.尼曼的音樂,沒有麥可.奈曼的音樂。顯然,不知悔改,不只是政客的問題,很多譯名也是寧可一路錯到底。
有人說米高是某些台灣人的英語發音習慣,看到Michael中的「Mi」,就念成「米」,渾不知Michael中的i要唸成「愛」,再搭配M就合成了「麥」;也有人說米高是從廣東英語過來的,廣東人洋化早,可是鴃舌之音重,就有一堆奇譯出現,譬如,好萊塢(Hollywood)就叫作荷里活,一代巨星柯德莉.夏萍(Audrey Hepburn)則是我們習稱的奧黛麗.赫本,還有費.唐娜薇(Fay Dunaway)成了菲.丹娜慧,畢蘭.卡斯特(Burt Lancaster)則成了畢蘭加士打,娜妲麗.華(Natalie Wood)如果知道香港人叫她「妮妲莉『活』」,一定會在落水後再掙扎求「活」,不必與影迷在水底告別!
好萊塢男星Kevin Cline(凱文.克萊恩)當年以《笨賊一籮筐(A Fish Called Wanda)》」奪得奧斯卡男配角獎時,國內各大報,幾乎全面都譯成凱文.克林,唬得我們一愣一愣,還以為大家近三十年的英語工夫都白修了呢!有不服氣的影迷打電話給媒體,答案很簡單:「片商叫他克林,我們就跟著寫克林!」理直氣壯的模樣,絲毫不覺得一個錯誤的譯名,會如何誤導初識英文的莘莘學子。
平心而論,克萊恩變成克林,不過是人名小事一樁,不像科學文獻的翻譯一樣,錯一字就可能導致導向飛彈反過頭來打自己,唯一讓人不解的是,保守華人西化也近百年了,卻連老外的名姓都還搞不定。
一代豔星費雯.麗的姓名Vivien Leigh若直譯應叫作「維文.賴」,只要影迷不堅持「看電影學英文」,我相信大家都會和我一樣,衷心感.謝改譯成「費雯麗」的那位妙手前輩。
台灣片商嗜好在女星的名字加點花花草草,好像不加點花草就不成為女流,於是有了珍.「芳」達、潔米李.「蔻」蒂斯,完全不管她們家族團聚時,影迷會不會問亨利.「方」達或湯尼.「寇」蒂斯兩位巨星,怎麼會生下姓氏戴草的丫頭來了?
女星安潔莉卡「休」斯頓更慘,她的家族本姓是Huston,只因歷代的發音法不太相同,她的大導演爸爸當年被台灣人譯作約翰「赫」斯頓,當代人則改口稱她為「休」斯頓,害得她連認祖歸宗的機會都沒有,宛如被「休」的女兒,真是嗚呼哀哉!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