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頒獎:典禮奧竗

525.jpg

 不管是奧斯卡獎或金馬獎,我們通常爭著看星光,看贏家,對於典禮的奧妙或精心設計,常常是有看沒有懂,或者是根本懶得看,甚至不過瞎子摸象就大發議論...... 我們不能期待媒體從業人員都是專家,但是不懂就不懂,不懂就少開口,這麼簡單的道理,做起來卻很難呢!

製播頒獎禮的ABC電視台透露,2005年的奧斯卡獎頒獎典禮,今年約有4150萬美國觀眾收視奧斯卡,收視率相比去年微跌5%,即流失約200萬觀眾。

奧斯卡趨冷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兩點:

一、今年強片不多,利害得失的矛盾不強、競爭態勢不鮮明,誰得獎或不得獎,多數人沒有期待,也就沒有失望。

二、典禮不好看,主持人不精彩。

遙想前年的黑人影帝影后雙雙出線的驚歎聲,以及去年《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的盛況,大家都在等待彼得.傑克森加冕登基,最後敲出全壘打時,萬民歡呼,眾望所歸,這些都是奧斯卡盛會最期待的高潮。

今年改由黑人搞笑男星克里斯.洛克擔任主持人,冷笑話講太多,只會耍嘴皮子,卻欠缺真刀實槍的個人才藝或精彩的變裝表演,再加上電影短片的剪輯乏善可陳, 五首電影歌曲的演唱更是荒腔走板,完全不能掌握原曲的精華,如《放牛班的春天》雖然請了三四十位學童合唱,但是音樂內容表現貧乏,大失原曲意味;得獎作 《河的對岸》,打著影史上第一隻入圍的西班牙語歌曲,又由吉他大師桑塔納加持,當紅帥哥安東尼奧.班達拉斯擔綱主唱,還有女星莎瑪.海耶克打頭陣當前鋒譯 翻歌詞,聲勢最強, 儘管唱得聲嘶力竭,音樂趣味不但比不上電影,連現場觀眾的耳朵都捉不住,簡直是褻凟名曲,還好評審早早都投了票,真要看了現場表演,恐怕票都投不下去了。

對於現場表演的不堪入耳,在場的五位入圍者得獎人應該最是刻骨銘心,最後由《摩托車日記》的詞曲作家Jorge Drexler上台領獎時,說完所有的感謝詞之後,他決定現場清唱,那份深情,那種脫口而出的美麗流暢,確實就是我們在看電影時最美麗的記憶,一首歌的表 演比不上原作者的清唱,只能怪奧斯卡獎的製作人走岔了路。 


人的表現很差,節目的設計卻是匠心獨具的。


電影獎的盛會無非就是肯定電影人,今年的頒獎方式一改過去把得獎人叫上台領獎的傳統方式,另外增添了觀眾席上頒獎、所有入圍者一起上台等待揭曉等兩個新噱 頭,而且都是針對多數人叫不出名字的幕後技術人員或紀錄片工作者,一方面讓多數入圍者都能有驚鴻一瞥,親近頒獎人的亮相機會;一方面則是讓多數上不了舞台 的非得獎人也能上台走一趟。

對觀眾而言,得獎才是焦點,其他的入圍者則是陪榜;但對入圍者而言,入圍即是肯定,能夠多風光一下,留下一點回憶,感受一下被尊重的崇隆感覺(想想看有多 少連上榜的機會都沒有),都是短短人生裡值得回味的片刻。冷眼旁觀的媒體,不能將心比心,自然看不出奧斯卡獎這個小小的頒獎場景的變動設計,對於等了一輩 渴盼亮相這一次曝光機會的電影從業人員有多少的溫暖慰藉。

事實上,頒獎區位的變動,增加了不只三倍人力,攝影鏡位也要多增加好幾套、連頒獎人的讀稿機和燈光照明和成音等器材陳設和相關的聯絡助理人手都要倍數增 加,這麼吃力又煞費周章的變動,增加了突槌穿幫的機率(例如主持人洛克的胸前麥克風就曾經一度失靈,現場助手趕緊調送一隻手持麥克風來應急,導播晚了兩秒 鐘才切進洛克的特寫,背影還可以瞄見助手急遁而去的背影)。

奧斯卡寒流過境,表演節目欠缺光采是最主要的原因,然而,製作單位力求創新的努力,不是做給圈外人看的,而是要讓圈內人感受窩心溫暖,不是外行的評論人三言兩語就可以抹殺的。

頒獎典禮的節目設計和流程排是大學問,評論人要先懂電視實務,才知道奧妙在那裡,才明白好壞在那裡,才不致於妄加議論,徒留笑柄。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本站文章搜尋(new!)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 白蟻:精雕細琢台灣玉

    精品,耐得住時光慢慢琢磨,小處用心,大處用力的《白蟻:慾望謎網》絕對堪稱台灣電影精品。...

  • 林北小舞:少女的祈禱

    《林北小舞》有黑道色彩,卻不是黑幫電影,一切只因為爸爸混黑道,陌生的女兒怎麼看待陌生的父親,親情為經,黑道為緯,還有奇特的金門背景,交織出真情動人的台灣電影。...

  • 漫漫回家路:美食鄉愁

    少年Sunny Pawar飾演的Saroo,是《漫漫回家路(Lion)》催人熱淚的主角,因為他瘦小,因為他勇敢,因為他不曾忘記那些讓他垂涎三尺的美食。...

  • 樂來越愛你:光的雕刻

    赫然發現,這麼喜歡《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竟不曾好好寫過一篇文字?今天讓我從光,從光的雕刻寫起吧。...

  • 第一夫人的秘密:拍板

    政治人物都非常人,他們的言行舉止都不宜以常人視之,黑紗下有多少心思在翻滾?那些臆測與論述,正是《第一夫人的秘密》最犀利的地方。...

Plur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