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鬼玩家:好萊塢傳奇

q97.jpg

馬丁.史柯西斯的新作品《神鬼玩家》獲得了第七十七屆奧斯卡獎的十一項提名,很多人關切的是馬丁再不得獎,就只能去領終身成就獎了,很多人也關切娃娃臉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能否當上奧斯卡影帝?這些都不是本文關切的焦點。

偉大與瘋狂,通常只有一線之隔。就像全壘打與高飛球只有一牆之隔一樣。球兒越牆而去,就是掌聲與歡呼;球兒無力墜下,就是懊惱、歎息與咒罵!

2005
一月二十五日,馬丁.史柯西斯()站上奧斯卡打擊板,振臂急揮,球兒高高飛去,會是全壘打嗎?還是高飛球?答案要到228才知道。

但是,我可以確定《神鬼玩家(The Aviator)》距離偉大的電影還有一段距離,卻絕對是一部瘋狂的電影。瘋狂不是眨詞,凡夫俗子庸碌度日,有夢想的人才有瘋狂的資格和權利, 只有敢於加速狂飆的人才能享受風馳電掣的瘋狂滋味;然而,急撲直來的狂風也就會扭曲人的嘴臉,讓形影模糊,讓真相更渾沌。

歷史上的第一部電影就是人類活動歷史的記錄,爾後,成千上萬的電影也都欣然肩負起記憶重建工程,透過「重建」,要讓後人「重見」某個時代,馬丁.史柯西斯 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工程師之一,《紐約黑幫》如此,《神鬼玩家》亦然:二百五十年前的紐約風情,他信手拈來,如數家珍;七十年前的美國風情,靠著音樂、服裝 和髮型的排列,他就能絲毫不手軟地讓人驚歎連連。

寫史詩,對馬丁而言,搭建施工鷹架,一點不難,難的地方在於史詩的魂魄。

《紐約黑幫》的歷史長河氣勢,何等磅礴,卻在奧斯卡盛會上抱蛋回家,關鍵在於劇情太像「王子復仇記」,你如何愛上一位臨事懦弱的悲劇英雄?況且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也無法具現「To be or not to be」的憂鬱氣質。

《神鬼玩家》的劇情描寫美國首富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的半生傳奇。富可敵國、才華洋溢的他,有嚴重潔癖、 又耳背,最後卻因為性格和心理上的失衡把自己關在一間房子裡,與世隔絕。這樣的人物,表面上符合了古典戲劇上非常重要的「tragic flow」特質,實質上卻容易混淆了主角的性格詮釋,只讓觀眾看到他的怪癖與困惑,卻無法理解偉大的英雄何以不能掙脫這種性格枷鎖......傳記電影不只是鉅細 靡遺地排列已知史實或模擬某些細微動作,而是要提供內幕(inside)觀點,深入探索角色內心,真人實事的是非成敗早已寫入史冊,編導不能改變史實,然 而透過敘事歌詠手法,卻可以讓觀眾在重新認知史事的過程中,找到認同的著力點,這正是戲劇的魅力所在。

刻意讓角色特質隱伏在幾句關鍵對白中,基本上確實是戲劇創作的奧秘,然而,太白太露,就顯得斧鑿太深,匠氣十足;太隱晦,沒人看得到或看得懂,就等於是白忙一場,過與不及之間就是學問。

馬丁處理得太白太露的戲份諸如:母親從小教他背誦「quarantine(隔離)」單字,提醒他「You are not safe(你不安全)」,顯然是從後來的人生機運,回頭替人性毛病找個說法,手法不算不高明,但在母子關係、瘟疫時代都論述不足的情境下,就顯得牽強附 會。

至於隱晦的手法呢,十八歲就繼承家產,成為德州首富的休斯,難免會被人識為少不更事的少爺,馬丁表現他穩坐江山的手法卻太強調傳奇色彩,顯得有些財大氣 粗,例如就一句他不希望人家稱呼他「二世(junior)」來對照他事必躬親的工作狂;例如他不時靠著「你的薪水,我加一倍」的手法挖角,也用「你要四倍 力氣來回報」的男人豪語來要求部屬......這些都是側寫人物性格的暗流伏筆,細節的勾畫很清楚,但是人物的魅力何在呢?這樣的性格剪裁,只能給人瞎子摸象的印象,大家都掌握到部分真實,但是看完一百六十分鐘的電影,你還是很難形容霍華.休斯,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腦袋空空走出戲院的你,要如何向朋友介紹這樣一部電影?

反過來看一代女星凱薩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在她厚達418頁的回憶錄「Me」中只用了十三頁的篇幅追述她和休斯的往事,而且坦承,她和休斯都有急於出名的強烈衝動,但是她光用一 句:「People who want to be famous are really loners. Or they should be.(急著出名的人都很寂寞,也應當寂寞)」就替休斯晚年的離群索居行為做了最佳註腳。

赫本還用打高爾夫球的心態來形容她倆的性格差異:「我打球是為了好玩和運動,霍華打球則是進步再進步!」同樣是只用一句話,霍華.休斯的求勝性格就跳了出 來。赫本的演藝生涯掉入低潮,被人罵做「票房毒藥」時,好不容易讀到一本非常精彩的劇本「費城故事」,霍華給她的建議卻是:「先買下電影版權,再拍片!」 生意人的精明幹練,就表現在遇事決斷的狠準上。

電影用「The Aviator」做片名,以突顯霍華最愛飛行的性格,他的「地獄天使」一拍就三年,關鍵不在於恃「財」傲物的財大氣粗,也不是他凡事就愛特立獨行,而是這 是一部空戰電影,所以他要動用二十六架攝影機,而且親自飛上天去拍片,這才是他會從電影轉進航空事業的心理奧妙,多一點註解,多一點描寫,觀眾或許就更能明白他的飛行夢,就更能體會他不但愛飛行,更愛自己設計飛機,甚至一定要自己試飛的探險家性格(電影中,他說了一句:「我為什麼要花錢來讓你爽?」確實能讓他的性格脈絡更鮮明,但那也是絕無僅有的一點手痕)。

《神鬼玩家》中出現了四位明星,裘德.洛(Jude Law)的埃洛.弗林(Errol Flynn)像小丑、Gwen Stefani飾演的珍.哈露(Jean Harlow)像白癡,只會說「不要買東西給我,請我吃飯就好的」艾娃.嘉娜(Ava Gardner),在凱特.貝琴薩(Kate Beckinsale)的詮釋下,有形無魂活像行屍走肉,只有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飾演的凱薩琳.赫本真正有血有肉,馬丁.史柯西斯眼中的好萊塢可以寫成另外一篇研究論文,他對大亨的批判也是針 針見血,夠味得很,但是電影就是電影,不是好萊塢的批判史,若無浪漫在心頭,霍華的好萊塢歲月不過是酒池肉林的酒醉金迷而已。

「霍華教會我飛行!」電影中和回憶中的凱薩琳.赫本都說了這樣一句話,她們空中夜遊洛杉磯,情動又心動,終於相擁纏綿的那場戲,堪稱是全片最有浪漫氣息的場景。分手後,用股票交換八卦報導的情義相挺,更是最八卦的富豪傳奇了!

然而,回憶錄中的凱薩琳卻嫌霍華剛開始追求她的時候,老愛開著飛機在她頭上飛來飛去,而且老在不該降落的地方著陸,煩得很呢,後來她參加劇團演出,霍華一 個城市接一個城市陪伴她,一場飯局接一場,兩人才開始交往親近,結為摰交。真實人生與戲劇人生當然是不同的,戲劇就要去蕪存精,就要加油添醋,才會好看, 只要對比回憶錄與電影的異同,就可以明白好萊塢打造銀幕傳奇的心態與手法了。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 頭號公敵:眼淚的角色

    嚎啕大哭,未必能撼動人心,一滴情淚,來得即時,力量往往更大。  ...

  • 頭號公敵:電影的角色

    電影中有人看電影,有時隱含一語雙關,有時則是歷史背景的交代,有時則是讓人看到了角色的內心呼喊。...

  • 8月8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台北愛樂電台FM99.7《電影最前線》節目,星期六晚上八點到十點,聆聽網址如下:http://www.e-classical.com.tw/voice/radio/index.cfm...

  • 鐵道員:最後的華爾滋

      日本大導演降旗康男很懂得用歌曲來煽情,「最後的華爾滋」就是他獻給天下父親的一首情歌。  ...

  • 黃羊川:不說話的美學

    觀看《黃羊川》,我有著驚歎,也有著疑惑,今天先談驚歎!...

Plur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