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眷村與外省子弟,王偉忠與表演工作坊聯合製作的《寶島一村》,成功召喚了舊時記憶。《寶島一村》的浮光掠影就像是一本舊相簿,每一張泛黃的照片中都藏著故事,有時歡笑,有時濺淚,符合了從鄉愁中取暖的懷舊要件,但要深化成寶島的記憶基因,戲劇的輕重比例拿捏還有商榷餘地。
二分時代素描、三分傷感,再加上五分搞笑的劇情架構,讓《寶島一村》成為一部劇場效果佳,笑聲不斷的作品,關鍵就像法國小說家André Maurois說的:「幸福的歲月是失去的歲月。」重新拼貼那一段曾經存在,如今已然失去的歲月,其實就是一樁重建記憶的幸福工程,這亦是導演何以用「教我如何不想他」的鋼琴樂音貫穿全劇的原因,目的就在讓觀眾咀嚼到微酸卻又帶些甜味的幸福感。煽情是表坊的強項,只以打水漂的方式來餵養觀眾,就未免可惜了那個大時代。
台灣眷村文化源自1949年國共戰爭後,國民政府南遷,據統計,全台灣先後曾蓋過886個眷村,《寶島一村》只是個符號,以嘉義空軍眷村為藍本,實則在重溫那個戰亂年代的酸甜苦辣。戰爭陰影,讓那時的人們從名字、身分、籍貫到年紀都可能是假的(知名作曲家周藍萍本名為楊小谷,籍貫填了湖北,實為湖南),多少凡夫俗子窮盡騙術只想騙得一房眷舍,他們想家又回不了家的鄉愁卻都是真的,全劇從排隊等分配開場,再從即將拆遷等分配做結,70年歲月等閒過去,從眷村文化比對審視台灣發展史得著了相互佐證牽引的能量。
有了房子就有了故事,《寶島一村》的敘事魅力在於掌握了「擁擠下的混亂」和「貧乏中的溫暖」兩大要素,光是從98號和99號兩戶眷舍中硬是擠出一間違建,靠著電線桿賺接電財,就讓人聞嗅到那個年代有彎就轉、有縫就鑽的克難人生。至於入住其中的趙家、朱家和周家,因為牆壁薄如紙,聲氣相通,你家就是我家的「偷聽」、「插嘴」、「叫罵」帶來的混亂交響樂,都是表坊最擅長的戲鬧巧門,而且每玩必中;至於眷村大家庭的守望照顧,從集體看電視轉播到如喪考妣的元首過世,都是追憶往事時不可或缺的吉光片羽,但也只有來到小兒女的偷情換來兩戶家長的咆哮指責,讓出身名門的趙太太喊出我就是不希望妳跟我一樣的歇斯底里,她那種「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浩歎,竟然是全劇最淒厲,也最真實的時代聲音了。
《寶島一村》的半世紀寫真靠著三個不變元素來串連:朱家包子、周太太的旗袍和老榕樹。包子代表的是美食技藝/記憶融入台灣食材的傳承與融合;飾演周太太的蕭艾永遠一襲旗袍亮相,則代表著美感堅持與人生尋夢的始終不二;至於榕樹下的「政論」時光,既是茶餘飯後的生活寫真,亦加入時光飛逝的參數(例如主角缺席的那張籐椅)。相似的物件每回都有些微的差異,一如那只十塊錢的棺材,看似重複了,底層的人物情感卻從無奈到深情,藏納著巨大起伏,觀眾都捉得準其中的異同,也就容易起共鳴了。
至於開放探親之後的返鄉三部曲,則讓人看到王偉忠的巧思,三戶人家都曾返鄉,趙家兒子代父受過,被祖母摑臉;朱家則是二娘見元配,台灣媳婦用笑臉攻勢確保江山;周家則是帶出了飛官同志情,三段故事一字排開接替上演,排列次序一如眷村住家格局,底層卻融注了老兵鄉情的總論,提綱挈領,要言不繁,勾動的情感水花相當漂亮。
可惜的是全劇雖然觸碰到了白色恐怖,卻只沾了點醬油,意思意思就打住了:從消失的匪諜、「投匪」的飛官、程硯秋的唱片、牆上標語的「舉頭忘明月,低頭思古香」的胡扯瞎掰,以及坐冰塊的屁股恐慌症候群,蜻蜓點水,讓人意猶未盡,把恐懼與痛苦都轉成笑點,一笑帶過,更說明了編導無意陷溺在歷史的傷痛之中,所以也就不會有批判與反省,一切只像是昨日風景的跑馬燈,閃閃爍爍中,暗夜哭聲的歷史就這樣輕輕帶過了。是的,回首當年,少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就算有漫天飛舞的棉絮,繽紛熱鬧,落地之後卻沒能蔚成重擊人心的後座影響。
《寶島一村》溫情回顧了那個已然遠逝的時代,然而眷村變了,第二代出走了,新住民來了,民進黨女婿也來了,原本已經失語的趙媽媽,最後雖然在兒子返家後又開始喃喃自語,但是她究竟在說些什麼呢?《寶島一村》迴盪在空間中的聲音,讓人若有所思,亦若有所失。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