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盒子裡供奉著祖師爺田都元帥。田都元帥究竟是誰?有人說是唐玄宗的樂官雷海青,有人說是漢朝劉邦的大臣陳平,也有人說就是田家三兄弟......究竟是誰,無法查考,既是信仰,相信,比較重要,然而,大環境已非昔日,田都元帥還能如何護祐子弟?
問:傳統曲藝沒落,背後都有殘酷的時代悲歌,即使文建會曾經指定陳錫煌為「重要傳統藝術布袋戲保存者」,但每個月獲得補助推廣費用只有4萬元,國寶的身價就這麼明標價碼,區區這點錢其實也只是杯水車薪,無助文化傳承,電影中你沒有一字批判,只是不帶火氣地點出事實,讓觀眾自行思考,類似這麼隱晦的針砭手法,也是你的美學選擇?
答:我以前拍的《拔一條河》紀錄片,描述八八風災重創高雄甲仙家園,居民透過拔河找回信心,透過相互慰問找到再生能量,就是想告訴觀眾,風雨再大,一切仍「有希望」。但《紅盒子》整整拍了10年,愈拍愈厭世,關於傳統布袋戲的式微,有一種無力回天的感歎,如果世間真有「命運」這件事,我真想告訴它:「好吧,這次算你贏。」
我用鏡頭記錄陳錫煌大師的職人生涯時,心裡十分焦慮,國家面對布袋戲,似乎只能將它浸泡在福馬林裡,準備將它做成標本供著,或像恐龍的化石一樣,準備送進博物館典藏,我不想責怪政府,因為我也想不出其他有效又實用的搶救方式。
布袋戲曾經風光一時,因為它曾經是庶民生活的娛樂重心之一,隨著娛樂選項多元化後,布袋戲的沒落也是無可奈何的事,試片那天看到一群小朋友竟然開始模仿陳錫煌老師在影片裡操偶的手勢,實在非常開心,因為只要小朋友肯學愛演,掌中戲的香火還會在風中飄盪。
問:《紅盒子》裡的紅盒子供奉著戲劇祖師爺田都元帥,陳錫煌不但隨身帶著,每回演出前都要虔誠祭拜,但是出人意料地,有一次在海外演出時,陳錫煌的紅盒子竟然不見了,這場戲,你似乎另有所指?
答:是的,我無法確知這麼珍貴的紅盒子,師父怎麼可能忘了帶?難道是陳師父故意遺失在海外?我相信你看見了徒弟急著找,人人滿頭大汗,唯獨陳師父不急不慌,終究徒弟在旅館中找回了紅盒子,但我也讓大家看見了陳師父的神情,他為什麼是這副表情?當時我沒問,看片後也沒再問他,我只呈現事實,其他就讓大家去想吧。
問:《紅盒子》片尾中請陳錫煌演出全本的《巧遇姻緣》,留存記錄下他的真功夫,甚至也找齊了陳錫煌過去的班底琴師再合作一次,你的鏡頭帶著觀眾走進了這群琴師的家,看著他們取出封箱多年的樂器,看著他們斑駁又陰暗的家,《牡丹亭》裡那句「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的無奈,直接就跳進了觀眾的心頭,你刻意要呈現這種時不我與的感歎嗎?
答:這些都是自然發生的。那天演出結束後,我們送琴師回家,看到老師傅將那面30年不曾再被敲響的鑼又裝回去時,我當下很不舒服,因為這些鑼與二胡的封箱才是「日常」,好不容易才又有一場演出,再請樂師把它拿出來演奏,竟然成了「不正常」的,讓人好生唏噓。那場《巧遇姻緣》的錄影,就是這群藝師們的最後一搏,因為拍攝迄今,已經有兩位藝師辭世了,生離死別,人生難再,一位參與的樂師就說過:「好佳在,那回有把大家都找來!」
文化部長鄭麗君看過試片後,問我為什麼想拍這部片,我回答說:「我想用最華麗的方式,跟傳統布袋戲說再見。」「說再見」,不一定得要悲戚愁苦,或許就能像一場絢爛的花火,這場15分鐘的《巧遇姻緣》折子戲就是場獻給布袋戲的花火,不過,觀眾看過《巧遇姻緣》的絕妙身段後,反應都很熱烈,有人慶幸及時得見最後花火,有人則摩拳擦掌,也想學習掌中乾坤,風雨飄搖中,也許我們可以跟傳統布袋戲從再難相見的「再見」,改成後會有期的「再會」。
問:日前,你在臉書貼出一段約9分鐘的《來不及墓園》影片,引發熱烈回響,讓你的紀錄片不再是人生記錄,也有改變人生的可能,你怎麼看這段機緣?
答:南迴公路
我先去詢問南迴基金會,他們原本建議我去找多年來一直在鼓吹南迴醫院的徐超斌醫師,但我認為坊間已經很多徐醫師的訪問,如果他的呼籲有用的話,想必政府早就採取動作,所以請他們提供其他人選。其中一個修墳師傅引起我的好奇,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位修墳師傅福壽伯修的墳墓,很多都是給來不及送到醫院搶救的南迴公路病患,福壽伯修墳多年,也從沒想過竟然有一天會替才40歲的兒子修墳,兒子才剛拒絕北漂,想要回鄉工作,竟然就遇上了車禍往生。
談到南迴醫院,福壽伯似乎已「哀莫大於心死」,對醫院是否成立沒有任何期待,甚至他對過世兒子的喊話是要兒子過奈何橋時要看清楚,下輩子不要在這出生,他對人生所有企盼居然是擺在死亡之後,這是多大的悲哀與絕望,這段9分鐘的影片發布後引起很大的回響,甚至政府也積極動了起來。
我做每部影片時都會有個期待,希望透過影片為社會帶來或大或小的改變,雖然那改變可能很微弱,甚至有時片裡被記錄的人物往完全相反的方向走,但我仍期待可以為社會帶來一點改變。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