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刻板印象大熔爐

help12.jpg

刻板印象或許新意不多,卻可以清楚傳達必要訊息,俗或不俗之間,全看創作者如何拿捏了。

精彩在表演,膚淺亦在表演。Tate Taylor執導的《姊妹(The Help)》,以精彩的表演催淚,以膚淺的表演逗樂,在笑中帶淚,五味雜陳的烘焙手法下,帶出了1960年代美國南方的種族岐視現象,提供了一個讓人欣然體認人權價值,也願意沈澱對話的思考空間。

 

Tate Taylor是一位既聰明又機巧的導演,處理《姊妹》這種兼具種族與階級議題時,如果全然悲情,就有如開車迎面對撞,慘烈固然慘烈,結果卻是非死即傷,再無轉圜空間,悲喜交錯之下,既有人性尊嚴,亦能突顯主題,算是寓教於樂的高明手法。help74.jpg

 

人權是美麗而且響亮的口號,但是生活與工作卻是更切身的實際話題,《姊妹》的第一個戲劇點選擇了「荒謬的現實」,1960年代美國密西西比州的白人基於經濟的優勢,得以請到黑人幫傭處理家事,從烹飪、打掃到育嬰,無所不包,有黑人幫傭做後盾,主人才得以優雅從容地去從事社交,享受貴婦人生,甚至還去為非洲孩童募款(在眾人面前舉人道口號,用愛心來妝點門面,卻無視自己家中對同樣來自非洲的黑人女僕頣指氣使的雙重標準),更重要的是,在白人家庭的第二代小孩心中,黑人女僕其實比白人母親更懂他們,也更疼他們。明明極其需要女傭,卻又打心眼裡賤視鄙夷女傭,這種不自覺的傲慢,讓《姊妹》的種族歧視議題,得著了人性正確的不敗高度。

 

《姊妹》的劇情主軸在於女主角史基特(由Emma Stone飾演)大學畢業返鄉,好不容易爭取到在報社寫家事專欄的機會,偏偏自己對家事一竅不通,只好向黑人幫傭Aibileen(由Viola Davis飾演)求援,Aibileen每日料理大小事,早就是生活萬事通,不但替史基特解決了諸多疑難雜症,而且帶給史基特寫作靈感:何不專訪黑人女傭,寫出諸多心中塊壘,替她們代言?於是再從Aibileen這一點帶出了另一位受盡委屈的Minny(由Octavia Spencer飾演),兩點成線,擴展成面,涓涓細流,終成江河。

 

家事專欄的寫作是全片最關鍵的觸媒轉化劑,史基特為了飯碗,不得不求援,這種為五斗米折腰的心情,與其他黑人女傭忍氣吞聲,為白癡主人打理家事的幫傭心態,其實只是程度略有小別的變奏曲而已。然而,就在史基特追求寫作高峰,殺出一條專訪寫書的人生血路之際,提供自身血淚經驗的Aibileen Minny也同樣取得「原創」的發言高度,逐步找回生命自信,也開創了始料未及另一條財源。這兩條原本有相當距離的黑白平行線,就此匯併成一條戲劇主線的設計,果然氣勢如虹。

 

黑人角色個個有血有肉,且有多層次轉折,正是《姊妹》最迷人的角色能量,Aibileen平常低調內斂,行事卻果斷;Minny則是嘴硬氣傲,稜角鮮明,家事專業讓她們卑而不悲,生活細節的評論更是切中要害,恰與花枝招展,只會喳呼的女主人形成強烈對比。

help73.jpg 不過,Tate Taylor對白人的刻描就嫌太老套且呆板了,不是蠢笨,就是刻薄,只會生小孩,卻不懂養孩子,更無暇照顧孩子的刻板印像,或許很寫實(女主角史基特不就是因為愛面子的母親曾經因女傭當眾叫了她的小名,極其冷酷無情地把幫傭一輩子的黑人女傭給逐出了家門,才得著了為黑人女傭寫出幫傭心聲的念頭?),卻沒有多就「刻薄寡恩」的身心層面多做描寫,尤其是Bryce Dallas Howard飾演的女性意見領袖Hilly,眾惡集於一身,卻不見有任何的了解、關心與同情,套進了固定模子就定了型,她被整,一點都不意外,她想報復,亦是意料中事,少了意外,就少了驚喜,人生角度就太扁平,唯一的功能就看她何時出糗,再無其他可能,殊為可惜。

 

此外,AibileenMinny的男人不是驚鴻一瞥,就是根本不曾亮相,不管男人是否無力營生,或者只會酒醉家暴,他們的負面能量,都被導演給刻意遮掩了過去,反而是養尊處優的白種女人個個菸不離手(而是是透過一位男人總編輯的嘴警告這些抽菸的女人:「總有一天,菸會害死你們!」),仁義道德的口號不離嘴,定型的負面符號,緊緊黏貼在她們身上,訊息可以清楚四射,但也因為太過清楚明白,就再也談不上什麼層次格局了。

 

還好,Tate Taylor安排了影后西西.史派克(Sissy Spacek)飾演Celia年邁失勢又有點小失智的母親角色,家事大權早已歸女兒掌控,她不能置喙,只能任她做威做福,但是只要有機會,她卻比女僕更想要讓女兒Hilly真的曾經吃屎的糗事傳揚千里,透過一位母親的報復,或者一位女性的報復,Hilly刻薄寡恩的天怒人怨,就有了立體深度。help20.jpg

 

還好,Tate Taylor另外安排了一位受排擠的白人女性Celia(由Jessica Chastain飾演),確實,她很不識時務,確實,她算得上是生活白癡,但是受排擠的真正理由卻是因為搶了Hilly的前男友,這種小鼻子小眼睛的小心眼,目的也只是突顯白人主人的嗆俗。但是Celia給了Minny工作機會,也在Minny的協助下,逐一解決了婚姻與社交難題,導演想要Happy Hnding的祈願,就在Minny的否極泰來後圓滿達成,確實符合好萊塢的政治與商業正確,卻也完美得太不食人間煙火了。

 

1 Comment

不知道藍老師有沒有看過小說?
電影的確不錯看,但就如同老師所說的完美得太不食人間煙火,甚至變得有點青春喜劇的味道(?)
它捨棄小說中白人黑人間的明顯切割、那時代的恐懼氛圍(要黑人白人在明亮的街道上如朋友般聊天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故事結尾,主角三人經過一連串的過程,得到了甚麼同時也失去了甚麼...
著實推薦《姊妹》這本小說喔!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本站文章搜尋(new!)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 馴龍高手2:細胞分裂學

    能夠飛天的人,總是讓人豔羨,《馴龍高手2》的Hiccup是飄飄何所似的天地一沙鷗?還是不願獨善其身的明日帝王?  ...

  • 07月19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台北愛樂電台FM99.7《電影最前線》節目,星期六晚 上八點到十點,聆聽網址如下:http://www.e-classical.com.tw/voice/radio/index.cfm    ...

  • 世界音樂獎:Francis Lai

    世上有幾人能在過去50年間,每個世代,都有代表作品問世?   《男歡女愛(Un homme et une femme)》是60年代的記憶;《愛的故事(Love Story)》是1970年代的經典情歌;《戰火浮生錄(Les uns et les autres)》的「波麗露」,1980年代的影迷誰能忘情?90年代的《偶然與巧合(Hasards ou coïncidences)》與21世紀的《情海浮生錄(Ces amours-là)》,都是癡情人不忍割捨的珠玉,這些電影的配樂全都出自Francis Lai的手筆。...

  • 乾旦路:戲曲浮生錄

    電影資料館7月18日起要在台北市真善美劇院推出「銀燈影戲耀紅氍」影展,精選24部華語經典戲曲電影,壓軸的《梁紅玉》,我童年時曾跟隨父親去(新世界戲院?印象模糊了)看過。1962年,我才七歲,聽不懂徐露女士的唱腔,倒是對武場戲印象深刻,匆匆半個世紀過去,時光倥憁,再也不是字典中的空洞形容詞了。   本文係配合「電影欣賞」主編邀稿寫就,《乾旦路》是一部紀錄片,在世界的角落裡,即使戲曲已然式微,還是有人聽聞鑼鼓喧,就能引吭歌。...

  • 末日列車:階級的框架

     末日不新,理論不新,美術不新,危機不新,結局亦不新,《末日列車》一頭鑽進了自己設定的框架中,大剌剌地駛向末日。...

Plur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