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外電報導,曾經獲得1981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將於
今年二月,台裔球員林書豪旋風般崛起時,宗教信仰非常虔誠的他,多次宣稱他打球的目的就是要榮耀神,日後退休也想傳道。林書豪的每一番談話,都讓我想起了《火戰車》。
《火戰車》的故事時空設定在1924年的巴黎奧運,劇中的兩位主角都是英國當年在巴黎奧運上奪牌的田徑選手,Eric Liddell拿下了男子
Eric Liddell與中國淵源深厚,他的父親是傳教士,1902年在天津出生,還取了個中文名字叫李愛銳,巴黎奧運奪金後,他又回到中國傳教,鼓吹田徑運動,後來卻遇上中日戰爭,他仍努力照顧河北農民,後來被日軍俘虜,死在集中營裡,得年才四十五歲。
Eric Liddell是《火戰車》中真正的主角,關鍵在於他的濃烈宗教信仰,擅長短跑的他,一般看好會在一百公尺上奪金,但是他卻棄賽了,原因是賽程安排在星期天,敬神的他決定遵守教義,星期天休息不出賽,急著想要在田徑場上宣揚國威的英國體育官員急壞了,多方勸說,但是他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的信念,改練四百公尺,終於也奪下金牌。
英國影星伊恩.查爾森(Ian Charleson)扮演Eric Liddell時真切掌握住他在田徑場上,大口呼吸,猛力衝刺的表情,導演休.赫遜(Hugh Hudson)此時做出兩個重要的美學決定:首先,用慢動作攝影,突顯Eric Liddell跑起步來,體內如有神在的神韻;其次,休.赫遜配上了作曲家范吉利斯(Vangelis)的主題音樂,極其崇隆聖潔又優雅的樂音,配合著Eric Liddell的身影,將他那股光熱四射的跑步神情,帶向讓人雀躍期待的終點。
《火戰車》最動人的對白就是透過Eric Liddell的嘴說出:「我相信上帝造我必有目的,祂讓我跑得快,我跑步時,可以感受到祂的喜悅!(I believe God made me for a purpose, but he also made me fast. And when I run I feel His pleasure.)」 這麼具有生命智慧與宗教信念的動人話語,參照著他那大口呼吸的跑步模樣,不但是他感受到神的喜悅,觀眾也充份接受到那股為神明而跑的志節與熱力。
《火戰車》是一部體育電影,是奧運電影,更是一部宗教電影,它拍出了體育競技場上的美姿,但是它更強調信仰、勇氣與決心,縱然時隔了卅年,每逢奧運都會有人提及該片(我在四年前亦以《火戰車》為題寫過一篇文章),那是一部偉大電影暗藏的生生不息能量,卅年後,我看見了一位籃球運動員也堅持著相同的信念,也在每一次的得分時,仰首謝天。
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應是由內而外,自然散發光樂的,從《火戰車》到林書豪,他們的生命堅持,都是何等美麗的人生訊息啊。
很謝謝藍老師特地又提及這部電影,去年因為看了的關係,我特地去圖書館找了這部三十年前的經典,看完後深深被感動,真的是一部不朽的運動電影名作,雖然自己並非教徒,但是在Eric Liddel的信仰中可以看到他對於神的謙卑與原則的堅持,著實是部不容錯過的佳作!
多謝你的回應,好電影要時時勤拂拭,永遠都會有收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