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人過中年最是憾

starry4227.jpg

 成人世界的崩毀,卻是孩童夢幻的起步,《星空》給予孩童深情的祝福,卻把憾恨留給了成人。

讓人感動的表演,叫做演技;讓人無感的表演,則叫裝飾。但是責任並非要演員獨自承擔,劇本如果原本即已忽視,演員亦很難找到足夠的空間扭轉乾坤。

 

台灣導演林書宇的《星空》找到了劉若英和庾澄慶合演一對貌不合神已離的夫婦,「冷戰」是劇本給他們的主題空間,「落寞,無法溝通」,成了他們的主要對白,「不快樂」成了他們共同要散布的氣氛,「爭吵失和」成了他們烙印在女兒小美身心上的最大壓力,演出「壓力」成了他們的主要挑戰。

 

劉若英和庾澄慶都是很有能量的演員,但是到了《星空》之中,卻退化成為背景空氣,完全無法展現他們的能量與魅力,在令人扼腕的同時,卻也讓人驚覺劇本對演員戲份的關鍵影響。《星空》的對比結構在於用成人的失落對比孩童的憧憬與嚮往,成人生活的沈悶與窒息,都成了對照孩童無辜,自行找尋出口的能源動力,負責傳遞沈悶訊息的劉若英和庾澄慶,自始至終就困在這個難以讓人開懷的困局之中。

 

關鍵不在於他們是不是配角,而在於有多少空間讓這兩位配角得能悠遊?

starry202.jpg 

《星空》並沒有告訴大家,劉若英家中明明掛滿了名畫,不時就能品嘗紅酒,物質生活如此優裕,愛情與婚姻亦都是自己的抉擇,丈夫甚且努力下廚討好一家人,何以她還是覺得不快樂?飯桌上的那通手機響了,劉若英得展示流利的法語與對方溝通,卻又旋即轉身離開飯桌,避開了家人,是她不想工作影響了家人用餐?還是即使用了大家都不懂的法語,還是會洩露自己的情緒?《星空》明顯對於成人世界採取了遠觀隔離的態度,只給現象,不說原因,甚至不關心他們的真正情緒,以致於角色只符合空洞的概念,欠缺了靈魂。

 

正因為處理手法太過制式與概念化,我們看到的是劉若英用餐時喝紅酒,獨處時亦喝紅酒,還搞不清楚「問君能有幾多愁」的時刻,習慣性的生命動作卻已經悄悄離題傳播了「酗酒」與苦悶的刻板印象,亦即我們只看見了符號,看不見動機,這樣的角色詮釋自是欠缺了動人的元素。

starry203.jpg 

其次則是在餐廳中的那場母女共舞。一般人不會在小餐廳的樓板空間中就聞樂起舞,一方面是因四周都是陌生人,另一方面則在於迴旋空間太小,而且欠缺必然的音樂勾引元素(例如,空中傳來一首記憶中的歌),更大的問題則在於有多強烈的心理動機,讓你油生跳舞的衝動(例如,法國小酒館的空間記憶,抑或,某部法國電影似曾相識的時間記憶)?是昔日有過的舞蹈夢(至少,母女不是頭一回跳這隻舞了)?或者是母女無法再共同生活的嗆然?欠缺前因的鋪排(或者交代),以致於驟然見到母女跳舞時,先是錯愕,既而面對劉若英一舞既罷,就淒然落淚的神情,就難免覺得突兀,無法讓感動與同情緊貼著劉若英的淚水。

 

至於庾澄慶派到的角色則是無力留春住的「新好男人」,因為就算他努力下廚做菜,或是知道要關起房門吵架,不要讓失控的情緒與爭執時的口沒遮攔,破壞了女兒的印象,但也因為這樣的男人是如此理性地來面對感性的錯軌,反而讓人迷惑了他們的婚姻生活究竟那裡觸了礁?

starry210.jpg 

我們可以用「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來概括論述每個家庭的內部矛盾,但是戲劇採用這麼簡易的公式規避該有的細節內容時,反而會因招式太老,喪失了關注與同情的熱度,因為一旦只是套用過往模組,就失去了獨立自主的發聲權,人物就扁平了,再也看不見立體曲線,只剩平平淡淡的模糊身影。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曾江飾演的爺爺身上,他何以獨居山林?何以熱愛木雕?劇情只設定了情境公式,卻不交代其心理動機,以致於符號雖然鮮明,卻是空洞而無力的符號,即使高掛牆上,也無法吸聚關注目光了。


5 Comments

雖然還沒看過星空
但是酒館共舞我倒是有個小線索提供給老師

如果老師看這個youtube的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kQZPozjCX8
這部1964年的法語電影裡有看起來相同的舞蹈
根據影片下面網友的回應
這支舞叫"The Electric Slide"
是一支古老的(法國?)舞,在1964年被加入電影情節裡,1976年時又被重新編排
但是英文維基只有提到1976年以後的事

電影裡劉若英心心念念的法國回憶很可能跟這部1964的電影有關
只是星空裡沒有加以解釋
沒看過這段影片的人可能就會覺得沒有頭緒吧

以上也是我看到電影劇照的發想,可能有誤
給老師及各位參考

剛剛又找了一下這個電影
原來是尚.盧.高達1964的經典Bande a Parte/Band of Outsiders
中午片名叫不法之徒
失敬了

多謝你的註解與提供,豐潤了我的文章,亦點出了更濃烈的法國情懷了。

一部電影導演和編劇要負起很大責任。我比較不會去責備演員。演員也許不差,但受限劇本水準和導演詮釋能力,加上資金是否充足等,有時候也受客觀環境現制如天氣,場地影響。我ㄧ眼看到此文章,我不由感到別國如韓國已經制度化製作優良電視劇和電影,我們好像還不開竅。政府主事者短視,民間死氣沉沉。我現在很少開電視看,直接看DVD了。

每個家庭都不一樣,在如此氣氛壓力下的家庭,是否會帶給孩子幼年時期的陰影(?)孩子沒走偏算幸運的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本站文章搜尋(new!)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 馴龍高手2:細胞分裂學

    能夠飛天的人,總是讓人豔羨,《馴龍高手2》的Hiccup是飄飄何所似的天地一沙鷗?還是不願獨善其身的明日帝王?  ...

  • 07月19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台北愛樂電台FM99.7《電影最前線》節目,星期六晚 上八點到十點,聆聽網址如下:http://www.e-classical.com.tw/voice/radio/index.cfm    ...

  • 世界音樂獎:Francis Lai

    世上有幾人能在過去50年間,每個世代,都有代表作品問世?   《男歡女愛(Un homme et une femme)》是60年代的記憶;《愛的故事(Love Story)》是1970年代的經典情歌;《戰火浮生錄(Les uns et les autres)》的「波麗露」,1980年代的影迷誰能忘情?90年代的《偶然與巧合(Hasards ou coïncidences)》與21世紀的《情海浮生錄(Ces amours-là)》,都是癡情人不忍割捨的珠玉,這些電影的配樂全都出自Francis Lai的手筆。...

  • 乾旦路:戲曲浮生錄

    電影資料館7月18日起要在台北市真善美劇院推出「銀燈影戲耀紅氍」影展,精選24部華語經典戲曲電影,壓軸的《梁紅玉》,我童年時曾跟隨父親去(新世界戲院?印象模糊了)看過。1962年,我才七歲,聽不懂徐露女士的唱腔,倒是對武場戲印象深刻,匆匆半個世紀過去,時光倥憁,再也不是字典中的空洞形容詞了。   本文係配合「電影欣賞」主編邀稿寫就,《乾旦路》是一部紀錄片,在世界的角落裡,即使戲曲已然式微,還是有人聽聞鑼鼓喧,就能引吭歌。...

  • 末日列車:階級的框架

     末日不新,理論不新,美術不新,危機不新,結局亦不新,《末日列車》一頭鑽進了自己設定的框架中,大剌剌地駛向末日。...

Plur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