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動了之後

river02.jpg

不滿足,文化才會進步,觀看「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特展」,你有多少的不滿足呢?這些遺憾,未來能轉換多強烈的進化能量呢?


 

第一次認識〈清明上河圖〉是在1968年,那一年我十三歲,台灣的中華郵政發行了一套七張的〈清明上河圖〉,在那個人們還習慣以紙筆寫信的年代中,能在信封上貼上一張〈清明上河圖〉的郵票,不管是家書或情書,整封信的氣質似乎就變得更加優雅起來了。

 

第二次認識〈清明上河圖〉是在2003年,台灣作家張國立寫成了一本名為『清明上河圖』的小說,雖以畫家張擇端的傳奇為中心,把李師師和宋徽宗,以及『水滸傳』的梁山泊好漢宋江、燕青等人都連結在一起,完成了從一張畫連想出一個時代,再演繹成一本「戛然而止,意猶未盡」的小說。

 

第三次認識〈清明上河圖〉是在2011年,台北市花博爭豔館接替上海世博後推出了「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特展」,看到了110公尺長、6公尺高的動畫版〈清明上河圖〉。river05.jpg

 

從一張靜止的畫,變成一部每隔三分鐘就會從日景幻化成夜景,再從夜景轉化成為日景的動畫,原本不會動的人物、船隻和馬匹,都能動了起來,堪稱是這次特展的最大意義所在。這種名畫世界的「動靜」差異,其實相當符合1895年一場視覺工業革命讓「still pictures」在機械輔助和錯覺效應交相作用下,變成了「moving pictures」的那種觀賞震撼,電影在那一年誕生,爾後的116年歲月裡,不知製造了多少人間財富與傳奇,也豐潤了多少人的娛樂想像。

 

科技都有其局限,電影誕生時,沒有聲音,只是默片,沒有彩色,只能黑白顯影;「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固然有著文明草創時的生猛豪情,卻也同樣呈現出科技限制下的質樸與簡單。

 

在數位技術當道的年代裡,「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特展」透露的文化創意訊息就是可以從古典素材中找到再生的能量與機會,不管是宋朝原本,或清代院本,有原圖為本,重製就有了依據,再依造定型的人物或動物造型發展出肢體動態,就得著了更自由的彈躍空間。

 

但是,靜止的物件變成會動了,在1895年是大事,換到了2011年的時間軸線上,對於從小看著各式動畫電影長大的孩子,卻少了驚天動地的撼動了,反而會追著問:「畫中人物會動了,以後呢?」

river01.jpg 

不是人心貪婪,欲求不滿足,而是有了科技的輔佐後,觀眾不會甘心原地踏步,祈求能更上層樓,一切就如3D技術不再艱難後,觀眾不會心甘情願戴起眼睛看3D,只為趕流行,湊熱鬧,觀眾在意的是你如何運用3D技術,讓世人看到更立體的人生,更複雜的戲劇碰撞。

 

幾無故事可言,應是「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特展」難以迴避的問題。動畫製作公司當然明白光是會動還不夠,所以有了十二個精華區點的故事鋪陳,只可惜,每一個區點的劇本都只是簡單的動作解讀,從原本停格的舉動中去推理該有的環境參數,然而實質進展也不過是從紋風不動,變成了小動六七步,各自前行了五公尺不到後,不是消失在城門裡,就是進了客棧關了門,再無下文可言(反正很快就會日夜易位,光影流動,汴梁人生就又重新來過了),原本可以讓人期待的說書、治病或者漕船搬運的場景,全都只能點到為止,無法給予更豐富的演算,無法呈現更多元的古人生活情貌。

 

河邊夜景堪稱是本次特展的最大巧思,宋人的夜生活到底有多少可能行?不是一定要重現《琵琶行》裡那種「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的樂器獨奏奇觀,也不是一定要重現「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唱蔡中郎」的流行歌謠演出場面,更不一定要真的請出說書人來段「三國演義」的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唐詩中在寒冷的元月都已有了「花市燈如晝」的繁華場景,宋朝〈清明上河圖〉的夜戲場景,相對之下,不就太過寒傖了嗎?稀微的消費力量,要如何打造一個太平盛世的風華?章回小說還有且待下回分解的懸疑魅力,「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則是給人到此為止,再無新貌的悵然若失的空虛感了。

river04.jpg

 

寫實,則是另外一種困境。或許受限於原畫的巷弄車道框架,有些車隊的行進路線就明顯與現實環境起了扞挌,例如左上角四頭牛(或馬)所牽動的車隊原本得順著街道彎轉,就少算了曲度弧線,以致於產生了理應撞毀屋簷牆角的錯覺,甚至車夫的繮繩也垂軟乏力,少了駕控力度的質感;至於夜市人影的光影投射,總是固定光源,少了明暗深淺,只像是複製作業下的機械化產物,讓人不得不歎了!

 

至於理應專業解讀的註解,竟也出錯,倒是出人意料的事,例如主辦單位竟將「萬石船」的「石」當成石頭,翻譯成了「ten thousand stones」,渾然忘卻了石船如何行舟?「萬石船」的「石」不唸做「時」,而是該視之為米糧計算單位,唸成「擔」,至少北宋張舜民的《畫堤集》中就曾提到「丙戌,觀萬石船,船形制圓短,如三間大屋,戶出其背。申甚華飾。登降以梯級,非甚大風不行,錢載二千萬賈,米載一萬二千石。」

 

11 Comments

以小說寫清明上河圖的還有段彩華跟黃仁宇,黃仁宇那部《汴京殘夢》雖然不怎麼有高潮,但也可以看看。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以清明上河圖為背景的創作,我只是書寫自己的見聞。不過,還是多謝提示,可以有更多的參考。

其實,翻成stones不一定錯。英語中stone是重量的單位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one_(imperial_mass)

一石=14磅

要看「石」是「容量」單位或是「重量」單位,若是重量。宋朝的一旦似乎有幾十公斤重,並非14磅可相比擬,古代官秩似乎亦都以配發糧食多少石(擔),做為官階高低之別。

翻成stone是大錯特錯了

萬石船,在古代指的是載滿糧食的船

用以誇飾其船主人的財力雄厚

大致贊同也佩服您的看法,也贊成不滿足以提供持續進步動力的論點。
但會動的清明上河圖似乎也不僅是把一件文明古畫從平面轉為動畫爾爾,在這個時代的投影和動畫技術之外,還多了人性互動的互動裝置應該要被探討,這也是一個新的亮點可被看見卻未見您評論或談及?
試問是否人潮擁擠讓觀眾無法察覺這樣的新巧思? 一個跳脫了從前使畫面"生動"起來的新意之外一個可以在現在這個時代被觀察的點。

確實,人很多,多數時刻我都是站在人潮後面看,沒有注意到互動細節,甚至有些聲音也是含糊不清。不過,互動,也攸關劇本的創意吧,另日再去看一次嘍。

TO: JUI OWL

YOUTU有一部"吃人的城牆"影片

就是觀眾仔細觀察會動的清明上河圖之後

發現到的bug

我倒認為故宮很積極的想要推展藝術文化,為了推廣傳統的東西,接受了很多新的點子,從網路3D導覽到清明上河圖

這不失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可以保存古物又能推展藝術,但是科技與藝術並存終究不能完美

"吃人的城牆",雖然是KUSO之作,但卻提醒了觀眾一件事

你到底在欣賞藝術還是科技?

你提出的問題:你到底在欣賞藝術還是科技?堪大哉問。
看展覽那天,我也注意到了有人騎馬過城門,半天沒動靜,也注意到有的小孩就不見了,卻沒有想出城門吃人的連想(佩服!),技術或許還有局限,但是點出了後人可以努力的方向,畢竟還是美事。

我也覺得這次的清明上河圖讓人失望,彷彿只是當初中國館為了一口氣表現「中國文化特色」+「改革開放以後的科技水準」而砸大錢倉卒作成的產物,細節部分完全不加以雕琢,只要乍看之下可以唬人就夠了。
同樣是讓文物「活」起來的創意,個人覺得故宮之前作成的動畫系列要好得多。

當這張圖還是靜態的時候,人們可以藉由觀賞細節來想像圖內人物的生活起居。

但當這張圖被製作成動畫後,人們只能看到動畫製作者對這張圖的觀點。

科技很棒,但要運用得宜,而非為了科技而科技。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本站文章搜尋(new!)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 08月27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台北愛樂電台FM99.7《電影最前線》節目,星期六晚 上八點到十點,聆聽網址如下:http://www.e-classical.com.tw/voice/radio/index.cfm   ...

  • 史擷詠:電影音樂種籽

    台灣作曲家史擷詠8月19日在台北市中堂指揮演出「金色年代華語電影劇場--電影幻聲交響SHOW」後,因心臟病發,昏倒在舞台上布幕旁,緊急接受心臟手術後,轉入加護病房。   8月20日深夜才得知消息,趕緊撥了手機上的史擷詠號碼,接電話的是他的兒子,聲音低沈,我說不出什麼安慰的話語,只能暗自在心頭祈禱。   8月21日傍晚,好友趙靜瑜打電話給我說:「病情不樂觀。」心情為之悽愴,找出2002年寫過的專訪,想想我們過去十三年淡如水的互動往事,心情沈重黯然。再找出2003年仲夏,他推出《赴宴》原聲帶時接受我在愛樂電台上的訪問,聽他再談一次電影配樂的理念與實務,也算是我的哀思。這段2003年的錄音會在8月27日晚間八時播出。   8月22日中午12時36分史擷詠病逝於台大醫院,得年53歲。 ...

  • 08月20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台北愛樂電台FM99.7《電影最前線》節目,星期六晚 上八點到十點,聆聽網址如下:http://www.e-classical.com.tw/voice/radio/index.cfm ...

  • 接觸未來:電影的承諾

    拍電影不只是編織一個夢想而已,如果還能身體力行,繼續追尋電影的理念,這款電影人生何等美麗?!...

  • 2011世界電影音樂獎:入圍

    這五位電影配樂作曲家堪稱是當年國際影壇作品最多,最搶手的作曲家。...

Plur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