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最前線:媒體角色

 ho009.JPG

看到電視上的這一幕時,你會想起那一部電影?為什麼?px_fMatm087504702.jpg

 

八月二十三日下午,菲律賓解職警察孟多薩(Rolando Mendoza)劫持了香港康泰旅行社的一個二十人旅行團,試圖用人質還他的清白,只因他認為自己遭到誣告,被警方解僱,但他只要綁加旅客就如同走上了不歸路,最後導致車上旅客八死七傷,他自己亦遭菲律賓警方射殺。

 

當天,一位同事看著電視上的實況轉播畫面時,看著孟多薩就站在遊覽車門旁與菲警談判代表談判的姿態,轉身問我:「像不像電影《危機最前線》的再版?」

 

像,當然像,《危機最前線(Mad City)》的故事描寫約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飾演的一位小鎮博物館職員山姆,因為館方臨時裁員,他投訴無門,於是持槍前往博物館準備與館長談判,卻陰錯陽差地在盛怒的情緒下,劫持了館長和一大票正在博物館參觀的小學生,正巧來到博物館採訪的電視台記者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決心利用搶匪成就自己的記者志業,因此有了獨家畫面,也做了獨家採訪,透過SNG的即時傳播,他成了媒體英雄,山姆卻成了十惡不赦的歹徒,已然找不到生路。

picx_fMatm087504710.jpg 

多數台灣影迷是在1998年看見《危機最前線》,只要看過《危機最前線》,就很難不去對號入座。多數人都會想起19971118發生在台北市北投行義路南非駐華武官卓懋祺家中的綁架人質事件,歹徒的名字叫做陳進興,他是白曉燕命案的惡煞,他不但挾持了武官一家五口,也綁架了媒體,沒有一家媒體敢在深夜收播,打通武官家電話的電視台主播,有人陪他聊天,有人陪他唱歌,人人爭先把握這個專訪機會,警方只能乾著急,躲在武官家的陳進興則是好整以暇地看著電視,接受專訪......

 

菲律賓事件落幕後,各界檢討最多的聲浪之一是:警方為什麼沒有切斷電視轉播,導致孟多薩在遊覽車上看見自己家人已經受累被捕,才會決定鋌而走險。

 

問題是,那一定媒體會主動停機不採訪?不做實況轉播,這也是我在九月一日記者節前夕,重新提起《危機最前線》的原因。因為太容易勾起往事,也太容易讓人對號入座了。

 

觀看《危機最前線》時,首先你會想到劫持博物館長及學童的約翰.屈伏塔像不像劫持南非武官的陳進興?其次,那位忙著安撫約翰,卻又積極替自己安排獨家採訪的電視台記者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是像曾經和陳進興那樣在電話線裡聊起天來的台視主播戴忠仁,還是其他電視台曾經和陳進興通過話的電視主播?還有,那位警長像不像侯友宜?博物館外看熱鬧的民眾,像不像白冰冰家門口連地攤都擺起來的民眾?

picx_fMatm087504712.jpg 

阿Q一點的影迷或許會問:《危機最前線》的導演柯斯塔.賈華士(Costa-Gavras)是不是來過台灣,看過台灣社會為逮捕白案嫌犯所演出的集體瘋狂,不然,電影怎麼會拍得這麼逼真,這麼像台灣社會的翻版(其實,這句話對台灣人太苛了,這句話適用於全球的媒體)?

 

《危機最前線》的英文片名叫做《MAD CITY》,就是《瘋狂城市》之意,導演當然不會想到拿1997年的小小台灣來消遣開玩笑,美國自家人在1998年時同樣會因為一個小小的飛碟會升天事件,就在美國達拉斯的嘉蘭小鎮上就圍聚了十幾部SNG車,同步採訪報導這則荒謬的宗教迷信新聞,其他淌血的社會案件,不更讓貪腥噬腥的新聞媒體瘋狂了嗎?當年,我們或許可以拿「世紀末」做為人性滅絕的藉口,但是時隔十多年後,台灣社會沒有進步,菲律賓同樣沒有,全球媒體都很難自外於這股超高傳染性的煽色腥症候群。

 

《危機最前線》的犀利在於電影拍得很寫實,就拿SNG操作的電視專業來說好了,達斯汀.霍夫曼的記者專業那樣逼真傳神,從對焦、採訪到剪接,演員的「演技」全然不比專業的電視從業人員遜色,演員演得比記者更像記者,專業上完全不輸人,那是多過癮的事啊,《危機最前線》其實是夠讓所有的電視記者做為專業範本來參考的(倫理與道德則是另一個議題)。picx_fMatm087504711.jpg

 

首先,要看你的採訪專業,比不比得上達斯汀.霍夫曼,你的臨場反應,現場掰功,會不會比他遜色?要搶獨家的時候,你會不會像電影中的媒體一樣不擇手段,搭著洗窗升降梯去偷拍槍傷患者的獨家畫面?你會不會花大錢去搶槍傷患者的獨家訪問?你會不會用高分貝的聲音質疑傷患家屬:是我救了妳丈夫,獨家訪問應該讓我先做?

 

其次,要看老闆逼你更動新聞內容,抽換你的新聞重點時候,你有沒有勇氣說:「不行!」你沒有膽識說:「我的採訪才是真實的,你的更動是在扭曲事實!」

 

然後,還要看有機會幹到一條獨家新聞的時候,你會真心護衛採訪對象,替他爭取權益,還是狠下心,把他當成名致富的墊腳石?

 

當然,有什麼樣的觀眾,才會養成什麼樣的媒體與者。果你只是一名旁觀者,你可不可以問一下自己,重大刑案命案或是社會事件的時候,你會拚命轉著電視頻道,找最新的消息,找最接近現場的畫面,找最內幕的報導?還是毅然決然把電視關了,安靜地聽一段音樂,看一本書,不理那一群瘋子所做的電視實況轉播?

 

是媒體瘋了?還是我們都瘋了?

 

《危機最前線》提出了很多問題,逼迫願意思考的人好好想想我們的處境,但是這樣的結論顯然太樂觀了。問題在於這是一部十二年前的電影,時間匆匆流逝,歷史還在循環,悲劇還在重演,媒體學不會的,永遠還是學不會。歎息不能解決問題,電影同樣不能解決問題。

12 Comments

有許多人應該跟我一樣
已經習慣邊吃飯邊把新聞當配菜
即使畫面呈現的是暴力、色情、屍體、政黨惡鬥、....

為什麼看了刑案慘狀無動於衷?
因為當事人不是自己

為什麼還吃得下飯?
因為已經麻痺了

為什麼媒體會一再播放無聊至極的新聞?(如:補教人生)
因為會檢舉投訴的就固定那幾隻小貓
大部分的人只會選擇轉台

是啊,電視反應了部份人的偏好 ,也驅使其他人遠離電視,另擇所好。
遙控器,是我們唯一可以操控的選擇。

法治之外尚有一把道德之尺,況且是法治之內,加害者做了道德淪喪違反法治之事卻仍高談闊論而不知恥,被害者受到的肉體及心靈創傷卻一輩子無法平復,也只能靠家人的諒解及貼心陪伴,慢慢重建被侵害過的家園走出陰霾。

如今社會真的不再如自己想像那般美好,日前一出門就有位中年人客氣的打招呼,先說是附近鄰居,又問貴姓,我未回答,他便又馬上說出我的姓,我愣了一下,心想應該是照過面的鄰居只是自己沒印象了,於是禮貌上搭了兩句,後來他開口要名片及手機,我搖搖頭沒給就走了。事後聽了幾位鄰居告誡才知是到處設局欺人的惡棍。

天地悠悠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加害者是罪證確鑿觸法的罪犯,而被害者身心靈的傷害何時才能海闊天空,卻是一條看不見盡頭的漫漫長路。

人與人之間美好生活的分享與互動失去了原意,也就讓人更疏離更沉默了~

是的,受創者的心靈傷痛,非一般人能夠想像,人心難料,世途艱險,只能自求多福。

膠捲的表現已是當今生活常態,而非片面影像了!

是戲劇,可以多元解讀;是人生,則有所為有所不為。

看戲,看人,也看人生,受害者的身心靈創傷,觀影的我們很難透過影像感受。

膠捲的表現已是當今生活常態,而非片面影像了!

是戲劇,可以多元解讀;是人生,則有所為有所不為。

看戲,看人,也看人生,受害者的身心靈創傷,觀影的我們很難透過影像感受。

"是人生,則有所為有所不為"
那些違反法治的歹徒,或許從未有過這樣的思考吧!

違法的歹徒成了英雄,選擇放下的受害者成了箭靶,除了當猴戲在看之外,人的是非善惡道德良知在哪裡?又有多少人願意出面撻伐協助受害者將其繩之以法?如今也才真明白人與人的互動關係及人心的醜陋。
老師願意出面,受害者也才能不再沉默。

這是一篇應該停下腳步好好思考的文章,上方的多篇留言也是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也是一位被偷拍侵犯隱私並且利用片面資訊惡意醜化大量傳播的受害者。偷拍者及觀影者錯誤的解讀,又造成被害者第二次的傷害,除了看戲外,在觀影的同時又有誰想真正認識被偷拍的受害者,看清楚真相。

文字的書寫是老師人生的一角,是戲劇人生也是觀影者的人生。戲劇,可以多元解讀,不必在意;人生,則有所為有所不為,加害者自以為是的所說所做所為,對熟識你的人來說,都覺得不可思議!當今社會,人與人間的暸解除了透過螢幕的猜測,竟然連一絲手心的溫暖都無法取代,令人心寒,如老師所說:「歎息不能解決問題,電影同樣不能解決問題。」

受害者無數次的吶喊,我們聽到了嗎?加害者透過偷拍來批判別人,錯誤解讀他根本不認識的人?偷拍的加害者願意從螢光幕後走出來,對自己毀謗別人的言語負責嗎?我希望他有這樣的勇氣及擔當來面對被害者。其餘可以不必再理會。

很高興見到你,我是和您在紅樓簽書會親自見過面的Jenny,也是Dark Waltz書寫的本人,已和老師分享過許多的觀影心得,書寫過的文字真誠分享。

能見廬山真面目都是讓人興奮的事。
是啊,身正不怕影斜,也就不要理睬那些閒事了。

真的是想要認識鏡頭裡的人嗎 還是因為好奇
我們真的認識這些人嗎 又有多少片面的瞭解 透過鏡頭就想窺見全貌全部的生活
當年看到這則新聞時孩子才國小 如今小孩都要上高中了 時間過的真快 歲月為大家留下了些什麼 有多少是表相的東西 又有多少特意去放大解讀的東西

歹徒拿著自己犯罪的證據,得意洋洋的昭告天下這是他拍的,來證明自己就是行兇的本人。他想表達的到底是什麼,是說他就是惡形惡狀的歹徒本人,還是被偷拍者那一天有多憔悴有多醜來證明他自己是英雄。

對別人照成的傷害 我們永遠不會明白
寧可被害也不要去害人 上帝不在哪兒 在每個人的心裡

能和自己的朋友一起談老 是一件最快樂的事

不玩弄別人
不欺騙別人的感情
不利用別人對你的信任
不做表面友好 背後傷害別人的事
不論人是非
不道人長短

人生有所為有所不為
謝謝你讓我看到了人與人互動的荒謬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本站文章搜尋(new!)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 倫敦奧運:丹尼鮑伊障礙

    深夜守在電視機前面觀看倫敦奧運開幕式轉播,卻意外看見了一場充滿電影語法、概念及顛覆嘗試的多媒體大秀,興味盎然之餘,也體會到未來的跨媒體綜藝秀,必定更善用電影技法,從容遊走於真實與虛擬世界,在我心中,丹尼鮑育已然塑造了一個運動賽典的秀場障礙。  ...

  • 07月28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台北愛樂電台FM99.7《電影最前線》節目,星期六晚 上八點到十點,聆聽網址如下:http://www.e-classical.com.tw/voice/radio/index.cfm    ...

  • 女朋友男朋友:青春刀法

    他們看的書,他們唱的歌,都紀錄著青春的印痕,楊雅喆在《女朋友.男朋友》中找齊了不少青春物件,重現那個1980年代的台灣。  ...

  • 07月21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台北愛樂電台FM99.7《電影最前線》節目,星期六晚 上八點到十點,聆聽網址如下:http://www.e-classical.com.tw/voice/radio/index.cfm    ...

  • 黑暗騎士:黑妞與白妞

    面對截不同的兩款女人,誰才是黑暗騎土的靈魂伴侶呢?《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竟然拍出了愛情電影的趣味,倒是一椿大意外呢!  ...

Plur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