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曹保平編導的《李米的猜想》,我笑了,對照金馬獎提名名單,我搖頭了。
首先,《李米的猜想》是曹保平為女主角周迅量身打造的作品,周迅也改變以往的清麗戲路,成了成天叼菸,看似吊而郎當,心中卻為愛所苦的女計程車司機,突出的形像,全新的戲路,卻沒有感動金馬獎評審,今年的金馬獎,她以《風聲》的表演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不是《李米的猜想》,嗯,我很想聽聽周迅的真心話。
同樣地,曾以《集結號》的表演獲得金馬獎影帝的張涵予,在《李米的猜想》中飾演一位正在鬧離婚的中國公安,靠著聆聽與觀察,終於破獲了一起販毒案,兼顧滄桑與老練的表演,只能說是稱職而已,並無令人動容的深刻,卻以《李米的猜想》獲得男配角入圍,顯然只有陪榜的份(因為《陽陽》中的黃健煒與《梅蘭芳》中的王學圻都比他突出),嗯,我很想聽聽張涵宇的真心感受。
中國歌手竇唯則替《李米的猜想》製作電影配樂,竇唯並沒有特別打造旋律鮮明的主題樂章,而是以淡淡的電子樂音做襯底配樂,以淡而可聞的節奏旋律輕輕勾動著主角的心情,符合了清淡寫意派(相對的另一派別就是樂音澎湃的濃烈煽情派)的配樂概念,但是相似的手法,林強在《陽陽》中的配樂更有韻味,更勝一籌(也順利入圍了金馬獎電影音樂),黃韻玲與鍾興民在《聽說》中的配樂也飽含動感魅力,卻不敵《李米的猜想》的竇唯,嗯,我很想聽聽竇唯、黃韻玲與鍾興民的真心感受。
做過電影獎評審,我清楚知道評審的品味與偏好主宰了結果,能夠膺選評審,多少代表術業有專攻,但亦因此很難放下個人偏執,接受別人的見解與分析,因此最後出來的得獎名單,不是充滿拔河妥協的色彩,就是邏輯矛盾的結果,難免輿論譁然,卻沒有人夠份量能夠充份解說給獎原因,以致於總是在疑問聲中畫下句點。
我並非《李米的猜想》的死忠擁護者,我明白曹保平對於電影的用心與用力,也看見了周迅新詮都市男女形象的努力,她的表演方式是在刻意油腔滑調的俗世偽裝下,卻包藏著一份難以言宣的寂寞失落,以及不甘也不信愛情會從人間消失的執著與追尋,那種手法,原本就很能煽動觀影者的心思。
弱只弱在周迅過去塑造的清麗形象太過鮮明,要她猛然急轉彎,不但觀眾不適應,對周迅本人也是極大負擔,特別是真相大白的最後時刻,世人熟悉的周迅重新在銀幕上甦活醒轉的時候,世人終於能夠放下忐忑難安的心情,想要再伸手擁抱她,但是你想摟擁卻是長期以來已有明確名號的周迅標籤,而非李米的周迅,偏偏她需要的卻是大夥對李米的認同。只是,一旦《李米》周迅不能入圍金馬獎,那麼形戲皆略遜一籌的《風聲》周迅,又怎能入圍金馬獎呢?
別傻了,金馬獎只是評審間的遊戲,怎麼吵也不會改變結果的,就戲論戲,其實才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
就戲論戲,其實才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
can't agree you any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