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結尾通常意謂著一個歎息,一個總結,女導演蘇菲亞.柯波拉(Sofia Coppola)的《凡爾賽拜金女(Marie Antoinette)》就安排了一場餘韻如詩的結尾。
那場戲是法國大革命的憤怒民眾攻進了凡爾賽宮,帶走了路易十六和他的家人,但是依舊讓他們坐上了馬車要去接受人民公審,由克絲汀.鄧斯特(Kirstin Dunst) 飾演的瑪莉皇后沒有悲傷,沒有流淚,反而是頻頻看著窗外風景,個性柔弱的路易十六這時不禁問了妻子一句話:「你是在欣賞風景嗎?」瑪莉的回答是:「我是在和它們說再見。」天色剛破曉,陽光正從林梢間穿射而出,應該是個睛朗的天氣,美好的一天才要開始,偏偏他們卻是要前往生命的終點。
陽光普照大地,公平照射著每一個人,然而,處境決定了心情,心境則決定了解釋陽光熱度的態度。
《凡爾賽拜金女》強調的是十八世紀的法國貴族奢華生活場景,全片只有兩場戲和陽光有關,初進凡爾賽宮的瑪莉其實是個任人擺布的女孩,政治聯姻的包袱關係著祖國奧地利的和平幸福,扮演添丁機器,增添法國王室血脈則是另外一個不容閃失的責任,但是人進了深宮,就只能照遊戲規則玩耍,等到人面混熟了,她開始會夜宴嬉遊,嘗到了為所欲為的皇室樂趣,因而就有了狂歡達旦的率性。
蘇菲亞.柯波拉曾經形容她的《凡爾賽拜金女》是一部頹廢年代中,青少年嬉戲玩樂的快樂版歷史劇,瑪莉皇后在深宮裡只關心著絲綢和蛋糕,根本不會察覺革命的騷動正在不遠的巴黎街頭滋長著,所以全片強調的無非就是類似新浪漫主義的那種年輕、彩色和頹廢感情。
但是瑪莉初嘗解放樂趣的時刻就是在凡爾賽宮的水池邊看到破曉時分的太陽,在池塘的水面上拉出澄黃的長影,那是青春極樂的歡呼。只可惜,路易十六早已體力不支,回寢宮睡覺了,獨樂樂的瑪莉硬是熬到了日出時刻,那是體力旺盛的年輕人愛玩的熬夜遊戲。
這個場面讓我想起了姜文執導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夏雨飾演文革時期的年輕學生也是不愛睡覺,大家圍坐在屋頂上,在晨曦中唱著俄國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句句:「夜色多麼好,心兒多爽朗,在這迷人的晚上...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默默看著我不作聲...長夜快過去天色濛濛亮,衷心祝福你好姑娘,但願從今後,你我永不忘...」就成了少年十五二十時的絕美記憶。
太陽其實是每天照常升起的,一旦世人心情好,陽光就變得更明豔了,即使亮麗得張不開雙眼,唇角卻也是歡欣上揚的;一旦心情差,陽光或許就讓人悶氣不耐煩,甚至還會被暴虐的陽光給曬暈厥了過去。《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夏雨,在陽光的反射中發展了自己的初戀,卻也在泳池的陽光倒影中,結束了自己的青春憧憬。陽光未變,人的心情操縱了美麗感受的測量標竿。
瑪莉皇后和路易十六乘坐馬車離開凡爾賽宮時,或許還不確知會被人民法庭斬首,所以才會望著林梢間閃動的曙光悄悄話別。愛看歷史劇的人,或許可以從這句對白中,推論出這對少年當國的皇帝皇后真是不知輕重緩急的亡國昏君,但是逸樂慣的年輕人,向清風旭日說再見,不也是浪漫率性的直接表現嗎?
《凡爾賽拜金女》是古代青年放蕩時光的摩登版,陽光的記憶,陽光的告別,讓皇族男女的青春紀事多了一聲輕快卻也沈重的歎息。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