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向右走:樂器小秘密

k01

電影中的音樂不只是配樂,有時候更是主角,更是劇情合理化的關鍵。

懂得用音樂的電影,不一定會有樂器現身;不過,懂得用音樂的電影,如果出現了樂器,而且能將樂器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趣味就更增進三成,反之,則嚴重削弱了電影的可信度。

看過從幾米小說改編的電影《向左走.向右走》,你一定不會忘記孫燕姿主唱的電影主題曲「遇見」,旋律優美,歌詞又饒富意境,替電影加了不少分。

金城武在《向左走.向右走》中飾演男主角小提琴家康,每天總是抱著他的小提琴走在路上,坐著捷運,到錄音室裡拉著他的愛琴。有一天黃昏,天空大雨,他遇上梁詠琪飾演的翻譯家,一見傾心,卻因大雨只能匆匆交換寫著電話的字條……他們總是巧遇不著的愛情傳奇,是電影的重點,尋尋覓覓,緣慳一面,當然讓人唏噓,然而金城武在《向左走.向右走》中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下大雨時,他舉起小提琴盒當雨傘遮雨。

如果,你認為他這個遇雨則擋的反射動作是合理,正常的,你一定不曾學琴,不知道就算一般剛入門的小學生所拉的小提琴至少也要十幾二十萬,真正靠拉琴吃飯的專家,他們的琴至少上百萬,總是呵護備至,小心翼翼,就怕受損受潮,而且名琴遇水則啞,就算是傾盆大雨,也是寧可變成落湯雞,也要拱著腰,把琴彎護在懷中,就怕名琴受損。

金城武很會畫漫畫,可是不見得真的會拉琴,對琴的感覺就淡,就不自然,舉琴擋雨的動作,杜琪峰也沒糾正修改,就意謂著杜琪峰很懂電影,卻未必懂得護琴,我沒看過幾米的原著,就不知道幾米的畫作裡是如何表現這一幕了。

再過兩個月就要歡慶七十七歲大壽的義大利作曲家安尼歐.莫瑞康尼(Ennio Morricone)是公認的電影音樂教父,創作人生長達半世紀以上,曾經替五百多部電影寫過音樂,創造過無數感人旋律,勇於嘗試新聲音、新樂器是他替《荒野大鏢客》打造主題樂章時,一鳴驚人的關鍵所在,口哨、皮鞭、槍聲、哼哈聲都是音符的一部分,讓人打心眼裡佩服。

然而他更厲害的地方則在於熟讀劇本,從電影人物的名稱、特色和擕帶樂器上,找到音樂合理出現的場合,找到樂器能夠充份發揮魅力的契機。

在《教會》中,男主角傑瑞米.艾倫斯飾演的耶穌會教士,為了向雨林深處的原住民傳教,千辛萬苦沿著瀑布旁的石縫,一路往上攀爬,終於登上峰頂深入內陸,喘息甫定,他就拿出一直懸掛在腰際的雙簧管,幽幽地吹起了樂章,那首曲子名叫「Gabriel’s Oboe」,悠悠揚揚,美得有如天籟,此時,森林內有一雙雙窺伺的眼睛,一隻隻提躡逼進的腳步,一把把全神戒備,屏息待發的弓箭,裸身的原住民會殺害這位陌生的闖入者嗎?還是接納會吹奏天籟的黑衣人呢?讓觀眾感動的音樂,同樣穿透了原住民的心靈,傳教士靠著音樂超越了種族和文化差異,音樂的魅力處理,合情入理,高明之至。

同樣地,莫瑞康尼在西部電影《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中選擇了口琴做為主奏樂器,悲涼又單薄的口琴聲,最適合在滾滾黃沙的西部開拓史上點出人命如草芥的殘酷事實,查理士.布朗遜在電影中飾演的男主角名字很奇怪,叫做「口琴」,得空時就會拿出口琴吹著,原來,他們兄弟當年曾經被西部強豪亨利.方達蹂躪,竟然要哥哥在脖子上掛著吊環繩索,就站在弟弟口琴的肩膀上,亨利.方達一方面要口琴吹奏音樂,一方面對著口琴的腳旁開槍,口琴自然會嚇得閃躲,然而他只要一閃,哥哥就會失足落下,就被吊死,是誰害死了哥哥,是口琴?還是亨利.方達?今人髮指的血海深仇要如何報復?口琴所吹奏出的悲涼主題樂章,根本就是劇情的一部份,音樂一響,你都要鼻酸,更祝福他能復仇成功了。

同樣的技巧也出現在《四海教父(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中,四位義大利移民的黑道青年從小就在紐約街上鬼混,出生入死,才成就黑道霸業,其中有一位小子沒事就愛吹排笛,浪蕩街頭時就會從口袋中掏出排笛來吹,富貴之後,躺在沙發椅上,也愛反覆地吹著排笛,永遠吹奏的就是哀怨淒測的電影主題,那是「兒湏成名酒湏醉」無奈悲歌啊。

莫瑞康尼相信音樂只要是自然順應劇情存在時,穿透人心的音樂魔力會更感人。《海上鋼琴師》中那位從不下船的鋼琴師1900,正要替唱片公司錄音時,眼睛往窗外一瞄,剛好看到了窗外那位迷濛的少女倩影,就即興彈出了讓人蕩氣迴腸的主題樂章,那是他一見鍾情的傾心樂章,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的最高級境界,音樂的美麗,搭配一則迷離的愛情故事在發酵萌生,你能不心醉嗎?

3 Comments

不知道你還在不在意這個疑問
手邊有幾米的這本畫冊
男主角的確有遇上大雨
不過他是將樂器護在身下

所以....幾米是有常識的
問題出在編劇或導演....或整個劇組
天啊....一個藝術工作團隊竟然連這種事都不知道
不易說小提琴了
就算小筆電我也會拿來擋雨啊....
看來有些人真的把拍電影當製造業呢....

多謝你的提醒,有時候對照原著,答案就很明顯了。

喜歡幾米的畫風
電影真是找對人演了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本站文章搜尋(new!)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 馴龍高手2:細胞分裂學

    能夠飛天的人,總是讓人豔羨,《馴龍高手2》的Hiccup是飄飄何所似的天地一沙鷗?還是不願獨善其身的明日帝王?  ...

  • 07月19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台北愛樂電台FM99.7《電影最前線》節目,星期六晚 上八點到十點,聆聽網址如下:http://www.e-classical.com.tw/voice/radio/index.cfm    ...

  • 世界音樂獎:Francis Lai

    世上有幾人能在過去50年間,每個世代,都有代表作品問世?   《男歡女愛(Un homme et une femme)》是60年代的記憶;《愛的故事(Love Story)》是1970年代的經典情歌;《戰火浮生錄(Les uns et les autres)》的「波麗露」,1980年代的影迷誰能忘情?90年代的《偶然與巧合(Hasards ou coïncidences)》與21世紀的《情海浮生錄(Ces amours-là)》,都是癡情人不忍割捨的珠玉,這些電影的配樂全都出自Francis Lai的手筆。...

  • 乾旦路:戲曲浮生錄

    電影資料館7月18日起要在台北市真善美劇院推出「銀燈影戲耀紅氍」影展,精選24部華語經典戲曲電影,壓軸的《梁紅玉》,我童年時曾跟隨父親去(新世界戲院?印象模糊了)看過。1962年,我才七歲,聽不懂徐露女士的唱腔,倒是對武場戲印象深刻,匆匆半個世紀過去,時光倥憁,再也不是字典中的空洞形容詞了。   本文係配合「電影欣賞」主編邀稿寫就,《乾旦路》是一部紀錄片,在世界的角落裡,即使戲曲已然式微,還是有人聽聞鑼鼓喧,就能引吭歌。...

  • 末日列車:階級的框架

     末日不新,理論不新,美術不新,危機不新,結局亦不新,《末日列車》一頭鑽進了自己設定的框架中,大剌剌地駛向末日。...

Plurk

Close